范芮菱 川报观察记者 李丹

成都市内无障碍设施的建设、管理情况怎么样?方便残疾人朋友出行吗?8月9日,在成都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无障碍设施督导员指引下,记者同残障人士、爱心市民一起,实地体验了部分街道无障碍设施的建设情况。

本次活动共有6名残疾人朋友参与,行径路线从成都市残联出发,途径双华路、双桥路,最终在玉双路C口乘坐地铁。为了此次出行,一级肢体残疾人王宵专程从崇州赶来,“先坐火车,再乘地铁,早上7点过就出门了,全程花了2个小时左右。”

盲道真的“盲”了吗?车辆、商家占用盲道的情况严重

在行径过程中,记者发现,大部分街道都设有无障碍设施(包括盲道、坡道等),但存在建设不规范、缺乏监管等问题。如车辆乱停乱放、商家占用盲道、盲道损坏且未修复平整等,阻碍了残障人士出行。

“车子不要停到盲道嘛!”“这个地毯盖住了盲道,残疾人朋友咋个过呢?”在督导员的劝阻下,大部分市民、商家及时改正了上述行为。在位于双桥路213号的某酒店外,停放的车辆完全占用了盲道。督导员在第一时间告知了酒店工作人员,希望其联系车主做出整改,但在两小时后,盲道仍被车辆占用着。

一级视力残疾人宴小虎在体验盲道的过程中,先后被共享单车、电动车、汽车、商家占用盲道等不文明行为阻拦,共计10余次。

“车辆占用盲道的行为,要从根本上杜绝难度很大,只有靠市民提高意识,以及加大管理才能改善。”督导员邓燕有感而发。

“相较于其他公共交通工具,地铁是残障人士出行的首选”

在玉双路地铁C口,乘坐轮椅的王宵按下了“呼叫按钮”。原来,该出口并未设置直升电梯,但残障人士可以通过斜坡升降平台进入站厅层。“滴……滴……”短短几十秒,工作人员便接通了对讲电话,并迅速带着升降平台赶到地面。

几分钟后,王宵顺利进入到站厅层。“全程大约用10分钟左右,虽然不如直升梯快捷,但还是较方便。”他说。在得知有残疾人后,地铁方派了多名工作人员随同,保障了王宵一行人的顺利出行。

“通过监控录像或是车站方通知,我们会立即为有障碍的乘客提供全程陪同服务,确保他们的出行安全及便利。”万年场地铁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相较于其他公共交通工具,地铁是最能感受到便捷和人文关怀的地方了,也是我们残障人士出行的首选。”宴小虎笑着说。

无障碍不仅是设施,还在于一种意识

督导员芶永荣对此次体验活动竖起了大拇指,“感觉自己维护了残疾人的权利,起到了监督作用,也是对社会的一种促进。”

“是不是可以通过电子技术,在盲杖里装入传感器及电子芯片,并在盲道中埋入芯片,通过传感来提醒盲人实时的路况呢?”一级肢体残疾人杨志还在此次出行中想到了一些“点子”。

“无障碍不只在于设备,更在于人们的意识,怕就怕大家存在‘残疾人又不出门,搞无障碍设施干嘛’的观念。”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李劲松说,让残疾人共享社会进步成果,是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让更多的残疾人无障碍参与社会生活,是每一位公民应尽的责任。

链接:

若在出行中发现无障碍设施和服务存在问题

》》》可以点击这里提交

平台会在整理后反馈给相关部门,以便帮助残疾人朋友提高生存质量,增强社会参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