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若晔 川报观察记者 朱雪黎

根据住建部要求,2019年起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要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生活垃圾分类进入“强制时代”,四川居民准备好了吗?

目前的社区垃圾转运现场。王若晔 摄

今年7月以来,四川省统计局民调中心开展了一项四川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意识专项调查。近日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0%的受访者点赞并愿意配合生活垃圾分类,但与此同时,也有逾八成受访者担忧分类分类难、回收难,认为推行成效不容乐观。

意愿:终于等到这一天,逾八成受访居民“点赞”生活垃圾分类

6月,上海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新规落地实施,垃圾分类掀起一轮全民热议。7月,《成都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也引发不小关注。

“终于等到这一天,可能刚开始会很不习惯,但这绝对是个利国利民的好事,非常棒。”成都某高校老师邓燕第一时间在“朋友圈”分享了自己的感受。她说,自己曾在瑞士、日本等国留学,起初不熟悉垃圾分类投放等规定细节,自己没少“被垃圾逼疯”。但习惯后,回国反而很不适应。“垃圾分类,真的会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自觉地减量。”

和邓燕一样,对生活垃圾分类怀有期待的,不是少数。此次专项调查,省统计局民调中心发放回收了近2500份有效问卷,调查范围覆盖全省21个市(州)。调查结果显示,近九成受访居民知晓当前要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逾八成受访居民愿意配合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

同时,有51.3%的受访居民知晓,按照当前的分类要求,生活垃圾需要“四分类”,即可回收物、餐厨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现状:愿意分不代表分得清,近2500位受访居民分得清的只占1.4%

“尽管绝大多数受访居民愿意配合生活垃圾分类,但分不分得清,调查结果却和意愿大相径庭。”省统计局民调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调查了解受访居民对生活垃圾具体分类是否清楚时,超六成受访居民表示能分清。其中,表示“全部能分清楚”的占10.8%,选择“大部分能分清楚”的占53%。

为进一步验证受访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是否准确,调查中要求受访居民分别对可回收物、餐厨垃圾、有害垃圾三类垃圾进行具体辨识,并专门设置干扰项。例如塑料袋是不是可回收物,大棒骨是不是餐厨垃圾等?调查结果却和意愿大相径庭:近2500位受访居民中,只有34位受访居民在辨识可回收物、餐厨垃圾、有害垃圾时均未出现错误,总体辨识准确率为1.4%。

其中,超六成表示全部或大部分能分清的受访居民,在这些实际垃圾分类问题的回答中,总体辨识准确率仅为1.1%。

记者也随机采访了多位路人,绝大多数人表示需要更加详细、更加系统了解垃圾分类相关知识。“最好能让我们直观看到不同类别垃圾都是怎么处理的,分错类丢了垃圾会有哪些不好的影响。”不少路人表示,除了明确告知分类标准和范围,更需要从后端处置来反向推动人们更好、更细分类。

担忧:分类之后运输、处置跟得上吗?既要分得清,更要分得有实效

“丢垃圾的时候分类之后,运输、处置是否跟得上?会不会出现以前分开丢,回收处理又混在一起的情况?”事实上,这也是不少受访居民担心的事。

家住成都市成华区财富又一城的周信说,小区之前就设置了分类垃圾桶,但大家却都没有分类投放。“每次看到都是一个垃圾车一起拉走,我们有分的必要吗?”

调查结果显示,从受访居民居住小区(村组)对生活垃圾的运输(转运)方式看,表示“混合运输”的占87.9%,“分类运输”的占12.1%。成都市受访居民选择“分类运输”的比例仅占8.2%。

长虹格润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再生资源回收车间。

“生活垃圾分类要真正取得实效,还要下大力气建立完善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和生活垃圾分类处置体系。”长虹格润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吴章杰说,类似旧家电等可再生资源回收,目前主要以利益为导向。“能卖钱的大家多依靠收荒匠等上门回收,不能卖钱的就一弃了之。”

企业也认为,落地落实生活垃圾分类政策,需要进一步打破现有回收模式,分类形成新的回收处理模式,并使其可视化,更具操作直性。“让老百姓清清楚楚知道垃圾分类后,是怎么处理的,哪些可以变废为宝,哪些只能填埋、焚烧。”吴章杰说,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根本在于要更有效地实现生活垃圾的无害化、资源化和减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