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剧是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之一,集中体现了巴蜀文化、人文历史、民宿艺术等传统文化精髓,是中华民族文化之瑰宝。明洪武、清康雍年间的“湖广填四川”两次大规模移民,形成高腔、昆腔、胡琴、弹戏、灯戏多种声腔并存的川剧。

“资阳河”作为川剧四大流派之一,更属瑰宝中的一朵奇葩。资阳河流派最早兴起于资阳,以高腔著称于世,其艺术分隔严谨,声腔遗产丰富,演出特色显著,居于川剧四大流派之首,成为点缀在川剧这顶桂冠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资阳河”流派源远流长,可追述至清乾隆时期,资阳河高腔就以其高亢清亮的声线,穿透数百年历史,成为流行于资阳、资中、内江、富顺、威远、荣昌、自贡、宜宾等地。

川剧高腔可以说是川剧的代名词,它以四川古代歌谣、吼号子为基调,吸取了江西“戈阳腔”和南北曲等大量曲牌,逐渐丰富形成的一种徒歌式唱腔,其特点是行腔高亢激越,只与打击乐器相伴,没有管弦乐伴奏,一人唱众人和。

高腔演唱的技巧与难度

资阳城隍庙旧址已不可考,据资料显示,明嘉靖十六年,资阳城隍庙迁建于资阳县城城南宣化街轮藏寺故址,万年戏台和城隍庙主体建筑同时竣工。自此,由会首筹资唱戏便成为惯例,“演戏弥两月”。

清乾隆、光绪两代皇帝为资阳城隍庙御赐匾额,给所供奉的城隍菩萨晋爵封侯。据传,这庙内菩萨极为灵验,有求必应。一时间香火鼎盛,香客如织。

每年农历五月二十八城隍菩萨生辰,方圆百里的“善男信女”就齐聚于此烧香还愿,此地也成为三教九流各种行业的集聚之所。各行各业“禳灾赐福”都有自己的手段,而作为川剧艺人,他们就唱“还愿戏”来表达自己的愿景。

资阳城隍会就成了戏剧文化交流的重大平台,而川剧“资阳河”就在这样的环境下逐渐诞生,成就了一段不可磨灭的川剧传奇。城隍庙会的盛况培养造就了大批川剧戏迷、票友和戏夫子,资阳也发展成为全川著名的“戏窝子”,最终形成唱做严谨,帮打唱紧密结合的川剧“资阳河”流派,资阳城隍庙由此成为“资阳河”川剧艺人心中的圣地。据《资阳县志》载:清嘉庆白莲之乱,封资阳城隍为“显忠大王”晋号,显忠灵迹,远著本邑,于阴历五月二十八日演戏近两月,十分热闹,朝会观戏士女如云。

自清嘉庆年间至民国末期,150多年历史的资阳城隍会素以戏资高,戏班好,行当齐,名伶多,演技高著称。多年民间交流逐渐形成了一些不成文的规定,例如上台必演剧目多是高腔犯工戏。为此各班社、各演员之间相互竞争,师友之间相互切磋,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有别于其他河道的“资阳河”流派风格。

作为传统戏剧的川剧,对基本功要求极为严苛,包括唱、念、做、打各个方面的技能技巧、舞蹈动作、特技绝招,称为“四功”,川剧讲求人物造型优美,因此对演员站、坐、行、卧都有特别要求,这就要求对手、眼、身、发、步做规范化训练,称为“五法”。

手眼身法步等表演的技巧与难度

川剧“资阳河”流派音乐上讲究帮、打、唱,俗称“套打”,特别重视锣鼓的接母怀胎,讲锣鼓的韵味,锣鼓敲打的紧、松、快、慢和音的轻、重,三眼一板很严格,自成一体。

川剧曲牌是川剧所用的配曲音乐,可按乐器和表现功能分类,主要起到描写环境、烘托剧情、渲染舞台气氛、配合演员表演动作等作用。高腔最常用曲牌为“红、梭、课”,惟川剧独有。

除了唱念做打等演员的表演因素之外,川剧脸谱作为重要的戏曲元素,也极富含义。它是一种富有夸张和象征意味的造型艺术,除具有图案色彩的装饰之美,更力求鲜明的展现人物的外貌特征和性格特征。有些脸谱,还在图案中不同程度地体现了人民对剧中人物的爱憎情感或评价态度。

川剧“资阳河”流派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戏班以及川剧艺人,他们为“资阳河”流派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那是个班社林立的时代,这些无不是在资阳城隍会戏中经受磨炼而成长的班社。

其中以雁江大名班尤为著名。它成立于咸丰七年,是资阳监生廖鼎丰创办,成立之后,为川剧“资阳河”流派的发展和壮大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后来,光绪八年,“三字科班”又自大名班脱颖而出。大名班聘请名丑岳春、老生萧遐亭等在资阳县凤台山创办“三字科班”,经过严格训练,培养出一批光耀艺坛的明星,如小生蔡三品、周裕祥等人的老师傅三乾、旦角儿刘三凤、正生唐三春、丑角张三林、鼓师彭三庭等,“三字科班”的成立,将清末民初的川剧推向一个高峰,也为川剧“资阳河”流派的兴盛做出杰出贡献。

“阳县修道,成渝找钱!”“不唱资阳城隍戏,就算不上好先生。”等当年流行的说法,诠释了“资阳河”流派高超的艺术水平。可以说,资阳城隍庙的独特土壤,孕育了川剧“资阳河”。

自清朝末期以后,整个中国风雨飘摇战火纷飞,百业凋敝民不聊生的社会状态也使得资阳城隍庙会逐渐凋零,荒废殆尽。而随城隍庙会兴盛的川剧“资阳河”也随着戏班、戏社的散伙而人才凋敝,艺人各自飘零,最后一个戏班“友声社”,也在解放前夕倒闭。

昔日名闻天下的川剧“资阳河”,在如今很多不懂戏的年轻人眼中,不过就是咿咿呀呀的唱腔,红红白白的花脸和夸张的服饰道具的集合,对上了年纪的老一辈人来说,却是难以割舍的记忆。

新中国的成立为中华大地带来了新生,被战火破坏的“资阳河”也迎来了被资阳县剧团老艺人称为“莲花山起义”的川剧团革新。1952年,川剧艺人王冠群、陈君、曾光荣等人牵头,以“起义”的名义对川剧班社体制进行革新,这次革新主要与旧有的门户派别、袍哥习气决裂,组成资阳县新生川剧团。之后又历经1953年、1957年的两次更名,正式定名资阳县川剧团,川剧“资阳河”迎来了新生。然而,1985年资阳县川剧团被撤销,戛然而息止于盛年。川剧“资阳河”用这样极致的叹息,为经典传统艺术的发展作了注脚。

资阳县川剧团曾经的辉煌与有趣的小故事

时代变迁,随着城隍庙会的逝去,万年戏台随之崩塌,川剧“资阳河”失去了它赖以生存的土壤,成为无根浮萍。随着老艺人、老戏迷的逐渐老去,“资阳河”流派走入暮年。如今的资阳河要唱一个完整的戏,连角色都很不容易凑齐了。剧团解散了,川剧 “资阳河”的 坚持完全变成了一群耄耋之年老人的坚守,“资阳河”面临薪火断绝之危。

“戏窝子”的文化盛名不再,引领巴蜀戏曲风气数百年的风采消散,那曾经璀璨的万年戏台,繁星如织的班社都风吹流散。被拯救的“资阳河”从主流文化蜕变成一种属于资阳的文化符号,“资阳河”这种极具资阳地方特色的艺术形式,起于民间,兴于民间。当盛世成为背影,我们能做的只是尽力让它的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延续。

2006年,川剧资阳河流派在资阳市、区两级文化部门的重视关心下被列为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成为资阳的一个极具地方特色的文化符号。

保护“资阳河”的源远流长是我们应该担负的历史责任,尤其在国、省、市高度重视传统文化振兴的今天,川剧“资阳河”流派必将能以它独特的魅力传承延续,为资阳的文化旅游发展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