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报观察记者 程文雯 徐中成 摄影 何海洋

8月7日,记者一行来到九寨沟漳扎镇第二人民医院。如今,这里有了新名字——九寨沟国际医院(国际旅游应急医疗保障中心)。

名字也是定位。未来,这家医院将承担起九寨沟旅游应急医疗保障的重任,为国内外游客提供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

一家位于小镇上的医院,凭啥链上“国际范”?震前,九寨沟每年有超过40万国内外游客,本身就有国际化的服务需求,加上这里距九寨沟口只有几公里远,开车仅需10多分钟,是承担当地旅游应急理疗保障最合适的医院。

眼前,一座五层高的建筑红白相间,充满川西藏式民居风格。项目经理王明鸣告诉记者,医院的抗震设防烈度达到8度。医院总用地面积1.5万平方米,主要由综合楼、康养楼、液氧中心站、污水处理站四个单体组成。医院内设置有门诊、急诊、内科、外科、骨科、儿科、放射科、检验科、公卫科、手术室等科室,设有107床位,同时配套营养厨房、行政办公、专家公寓、职工单身公寓、倒班楼、液氧站、污水处理站等设施。“项目2018年4月开工,目前基本都已完工,还剩下草坪绿化等一些收尾工作。”

医院综合楼前,一块还是泥巴地的空地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是医院的停机坪。”王明鸣的话让记者有些吃惊。

“通过救援直升机快速转运是目前比较先进也比较受推崇的方式。我们华西医院也为这家医院转运来的病人开通了绿色通道,能够提供强大的医疗保障。”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余海放博士曾亲自到医院参观,在他看来,医院的医疗救治能力实现了“鸟枪换大炮”的提升。“设计紧凑、流程合理,设备也很齐全。”

走进综合楼内,可以看到这里为病患、体检、医护分别设计了不同的流线,其中病患可以由北侧规划道路进入基地,直达综合楼主入口和综合楼室外停车场;体检则由北侧规划道路进入基地,直达综合楼右侧体检门厅,经楼梯上至二楼;医护人员由综合楼医技部分的南侧位于高压氧舱与后勤服务楼之间的景观内院进入,经医护出入口进入,也可由体检门厅乘坐医护电梯上至二层与三层手术室医护入口。“对于一些传染风险更高的发热和肠道门诊,由建筑西北侧进入独立的发热和肠道门诊等候区,与其他区域完全隔离。”

不仅如此,医院还分级分层,让有不同需求的病人在不同区域就诊。设立危重病人抢救室,有2张按重症监护标准设立的床位,可以为重症患者提供服务;急诊诊断室里,则可以为病情稍轻的急诊病人服务;另外,还设有座位输液室,可以放置20多张座位;3间观察病房里,可容纳至少12张床位。“放射科、检验科等辅助科室布局都很紧凑,能够有效方便患者,节约就诊时间。”

面对综合楼,左侧还有一座康养楼。九寨沟生态环境优越,加上海拔只有2000米左右,适合作为从高原到平原的过渡地带。未来,这里将成为一处高原病康养中心。

“硬件已经非常好了,下一步关键是提升医护人员的水平,让这些硬件真正发挥出最大作用。”目前,该医院已经有2名医生在华西医院进修。此外,医院正在计划加入华西专科联盟,定期获得华西医院的培训指导和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