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报观察记者 刘春华

8月6日,一场暴雨后的简阳市禾丰镇丙灵村,满山遍野的果树郁郁葱葱,成片相连的鱼塘生机勃勃,一个环境优美的新农村跃然眼前。在几年之前,这里还是一个省定贫困村,让这个村摘掉穷帽,产业和村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的,是一群外出务工返乡创业人员。

来自省人社厅的数据表明,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返乡创业农民工已累计有68万人,创办企业17.1万余户,带动就业210余万人,实现总产值近4000亿元。从走出去的“民工潮”到引回来的“创业潮”,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返乡创业者活跃在巴蜀大地,成为乡村振兴、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现代农业发展前景,是促使我回乡创业的动因之一。”简阳市禾丰镇丙灵村返乡创业者徐刚在回家乡创业之前,和朋友在成都蒲江县开办了一家印刷厂,在那里他亲眼见证了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当地发展猕猴桃等特色农业产业的前景,决心回乡创业。

“全省经济发展为广大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了巨大空间”。省人社厅农民工处副处长赵华文分析,我省农民工从外出“民工潮”到返乡“创业热”,得益于近年来我省经济发展持续向好,去年全省经济总量更是超过了4万亿元。而全省现代工业“5+1”产业体系和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的初步构建,以及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脱贫攻坚战役加速推进,电子商务、物流快递、交通运输、仓储、家庭服务等新业态不断发展壮大,为越来越多像徐刚一样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政策支持,服务贴心,也激发了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热情。自去年省委省政府出台《促进返乡下乡创业二十二条措施》以来,全省各地纷纷制定细化本地返乡创业政策措施。达州市宣汉县毛坝镇返乡农民工饶猛,就是在得知系列优惠政策后,回乡发展高山脆李5000余亩,年产值达1.5亿元,吸纳1500余名群众务工增收。绵阳市安州区返乡农民工创业者雷顺德感叹:“从土地流转到基础设施建设,全程是镇党委政府在忙前忙后精心服务,让我对创业充满了信心。”

“农民工返乡创业热潮兴起,既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增收,同时推动当地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省人社厅农民工处处长李一漫介绍,以达州市宣汉县和绵阳市安州区为例,宣汉是国家级贫困县,也是劳务输出大县,近年来该县有3000余名农民工返乡创业,引领带动6.7万贫困群众就业增收,有力促进了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而绵阳市安州区抓住农民工返乡创业等契机,打造“花城果乡”、“幸福七里”等一三产结合的农旅综合体,促进了当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在农民工返乡创业热潮兴起的同时,更多有回乡创业意愿的农民工希望政策引导和政府服务能够更细更实。记者在采访农民工时,常常遇到这样的询问:“我回乡具体能干什么?遇到具体困难 如何到政府部门寻找相应支持?”

“下一步将通过提供良好的政策保障和保姆式创业服务,推动全省农民工返乡创业再上新台阶。”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回应表示,引导经过社会实践大锻炼成才的优秀农民工回到农村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开发产品、开拓市场,有利于带动城镇资源要素向农村流动,引领农业转型升级,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形成充满生机的特色小镇和县域经济。下一步在抓好相关政策落实落地的同时,将积极建设好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区,研究制定农民工返乡指导目录,让农民工返乡创业有基地,有目标、有方向,通过吸引更多农民返乡创业,壮大“农民工经济”,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夯实底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