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历程 辉煌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今天(24日)在北京展览馆正式开启,展览将生动再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

本次展览共选择展出了150个“新中国第一”。其中一个就是“新中国第一家农家乐”,四川日报·川报观察重磅策划“随老记者再访新闻现场”就曾关注这个备受瞩目的农家乐。

一起回顾一下吧↓↓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壮丽征程,川报见证。重温历史,奋斗新时代。四川日报·川报观察推出《记者一线行·随老记者再访新闻现场》全媒体报道,以四川日报60多年来的优秀新闻报道为线索源泉和观察窗口,以老记者为新闻“向导”,通过重返若干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新闻现场,追踪新闻事件的发展变迁和现实新貌,展现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讴歌四川人民艰苦奋斗、创新拼搏的精神,梳理四川对全国发展做出的重大探索和重要贡献。同时,在薪火相传中,锤炼新时代新闻工作者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

本组报道将持续至9月。记者程文雯、肖雨杨与老记者石化高一起重返新闻现场,成都市郫都区友爱镇农科村,感受乡村振兴新脉动。

【我们的70年·旧闻识 ⑧】


如今 每个城市周边几乎遍地都是农家乐

那你知道

中国第一家农家乐 官方盖章的那种

诞生在哪里吗

成都市郫都区友爱镇农科村

这里曾经和中国千万个乡村一样,全靠种粮饱肚子。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上世纪80年代>>>农科村大力发展花卉产业,在此基础上,村民徐纪元利用自家院坝,开办起了中国第一家农家乐。

上世纪80年代的徐家大院

就是这样一个农家小院,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农家旅游模式——农家乐。

1986年 第一代农家乐徐家大院诞生,最初在自家小院做餐饮

1996年 在第一代农家乐旁边,一栋蓝色别墅式仿古楼拔地而起

1991年6月>>>农科村举行乡村赛歌会,美英日等八个国家的客人体验中国乡村农家乐。

2003年5月>>>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评审委员会正式将农科村“徐家大院”命名为“中国农家乐第一家”。

2003年 在第二代农家乐不远处新建两栋古典中式别墅

2006年7月>>>“首届国际乡村旅游论坛”召开,十五国与会代表来到农科村,研讨乡村旅游发展。同年,国家旅游局授予农科村“中国农家乐发源地”称号。

2012年>>>农科村挂牌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2012年 徐家大院新增乡村酒店,填补了国家4A级旅游景区农科村的空白

2015年>>>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亚太旅游协会将郫都区评为“世界十大乡村度假胜地”。

2018年>>>3月,成都市农科村景区管理运营有限公司正式揭牌,农科村核心景区逐步被打造成“精品民宿聚落”。同年,成都全市乡村旅游蓬勃发展,总收入达393.85亿,同比增长21.49%。

如今的农科村  记者 肖雨杨 摄

中国农家乐发源地

欲变身精品民宿聚落

2000年,《四川日报》推出“跳出‘农门’促增收”系列报道,聚焦全省各地乡村转变观念,促进非农产业发展,用新思路拓展农民增收新空间的火热实践。《农科村 旅游村》一文就是当年的系列报道之一。7月24日,本报记者程文雯、肖雨杨与该文作者——老记者石化高重访农科村,感受农家乐火遍全国后,这个当年敢立潮头的村庄在乡村振兴中发生的新变化。

老记者石化高(左)与记者程文雯(右)重返成都市郫都区友爱镇农科村采访。 记者 肖雨杨 摄


7月24日一大早,记者和石化高一起驱车前往农科村。刚下高速路,正前方的指示牌就标出了4A级景区农科村的方向,汽车右转前行,不到一公里就到了目的地。

雨后的村庄,干净整洁,绿意盎然。记者问及能否找到当年采访的具体位置,石化高十分感慨:“想不起来了,当时没有高速公路,到农科村要先穿过郫县(现郫都区)城区,整个村子也已经完全变了样。”

如今的农科村  记者 肖雨杨 摄

农家小院仍在

农家乐和基础设施大变样,成为4A级景区的一部分

采访第一站,记者一行来到位于农科村景区核心区的临水轩。“快坐下喝杯茶。”得知2000年就来采访报道过农科村的老记者来访,主人吴彬热情地招呼大家。

“这个就是我当年写的报道,跳出‘农门’促增收,当年农科村是典型代表。”刚刚坐下,石化高从包里掏出了精心收藏的老报纸。泛黄的报纸被小心翼翼地剪下,贴在一张A4纸上,“农科村旅游村”六个大字映入眼帘。

“2000年的时候,我还在农科村当党支部书记。当时,正是农家乐最火爆的时候。”吴彬打开了话匣子,“临水轩是1993年开的,开始就是在河边搭个水泥瓦房,大家喝茶打麻将,吃饭就到对面的老房子,还有6间房可住宿,一晚30元。”

老记者石化高(左)与原农科村村主任宗竹林(右)畅聊采访往事。记者 肖雨杨 摄

当时的农科村,像临水轩这样的农家乐还有不少。上世纪80年代,村民们种植了大量花卉苗木,吸引了南来北往的客商上门购买和洽谈承包绿化工程,不少城里人也喜欢来这里参观游览。一开始,村民们免费提供吃住,后来,徐纪元等几户村民干脆利用自家院落专门接待客商和游客,生意红火引来全村效仿。到2000年,村里的农家乐发展到100多家。2006年,国家旅游局授予农科村“中国农家乐旅游发源地”的称号。

徐家大院

“我们现在坐的地方,以前就是片泥巴地,整个房子都是2010年以后新盖的。”闲谈间,吴彬饶有兴致地介绍起现在的临水轩。“专门请设计师设计过,面积从1.5亩扩大到15亩,新修了接待厅、会议室,住宿房间增加到28个,一晚上300多元,受欢迎得很。”整个院子里,川西民居与仿古建筑融为一体,假山、池塘、小桥、盆景相得益彰。“精致,有些苏州园林的味道。”石化高评价道。

观景楼

在临水轩斜对面的观景楼,记者一行遇到了当年石化高采访过的农科村时任村主任宗竹林。“这报纸现在可不好找了。”看到写有自己名字的老报纸,宗竹林一下子乐了,拉着石化高进了院子。

“你看看这院子,还认得出来不?”眼前,是一座白墙青瓦、檐角飞扬的三层观景楼,院子里草木繁盛,还新修了茶室和连廊。“变了变了,完全认不出来了。”石化高感叹,“气派多了,之前院子里只有几张桌子椅子。”

农科村现任村主任侯云秀告诉记者,2012年,农科村正式挂牌成为国家4A级景区,村里基础设施大变样。改扩建旅游环线公路13公里,完成8.5公里供水、供气、排污等管网建设和6.8公里旅游干线绿化、亮化、美化等景观营造;豆瓣坊、豆花坊等“十坊八店”形成新的旅游景点……

农科村

【一枝独秀不再】

川西平原休闲旅游目的地越来越多

农科村成立运营公司,欲打造精品民宿聚落

农科村乡村旅游发展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2010年左右,川西平原上的休闲旅游目的地越来越多,面对三圣花乡、三道堰等“后起之秀”,农科村农家乐的硬件水平、专业化程度日渐滞后。除了徐家大院、观景楼、临水轩等几家“龙头”率先提档升级,大部分经济实力不足的小农家乐因为缺少客源只能歇业,核心景区的农家乐从最初的40多家减少到只剩10家左右。

出路在哪里?2018年3月,成都市农科村景区管理运营有限公司正式揭牌。该公司由农科村集体资产管理公司主导,目标是将农科村核心景区打造成“精品民宿聚落”

如今的农科村  记者 肖雨杨 摄

公司与村民商定,通过租赁、转让、入股、联营的形式,将原本分散的农家乐收归公司统一打造运营。同时明确“一院一主题”,围绕艺术、中医汤道、陶艺、汽车、茶道、文创等主题,通过项目招商的方式,吸引有实力、专业化的投资人,形成IP集聚的经济效应。

书画、古琴、匾额……走进位于农科村核心景区的子云书院,典型的川西民居院落里充满了浓浓的“文化味儿”。“这里原来是一家叫桂花园的农家乐。”主人梁琳筠是一位作家,2018年,赶上公司项目招引的契机,她和丈夫出资200万元租下这座经营困难的小院,改建成以国学为主题的精品民宿。“开业几个月,已经接待了好几拨20人以上的团队。”梁琳筠说。

子云书院

诗歌朗诵会、曲艺交流会、主题读书会……文化的魅力让这里很快“活”了起来。“开业几个月,已经接待了好几拨20人以上的团队。”梁琳筠说,遇到超出书院接待能力的时候,客源还会分流到周边其他乡村民宿酒店。

外来的新理念让村里的“龙头”也有了新想法。“从农家乐到民宿,关键是要有一个主题。”吴彬正琢磨着多跟外来的民宿老板交流学习,找准自家的主题定位。宗竹林也将观景楼彻底交给女儿打理,“不再像过去一样以接待散客为主,而是用更加专业的服务吸引团体客户,现在的预订已经排到下个月20号了。”

农科院的客栈

目前,农科村已拥有乡村酒店40余家,其中星级乡村酒店9家,全村乡村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达3000余人,2018年接待游客122.5万人次,旅游收入超过1.2亿元。

记者从成都市农业农村局获悉,当前,成都乡村旅游业态整体已经跳出“喝茶吃饭打麻将”的单一模式,从零星分布、分散经营向集群化、集约化转变,功能也向集休闲、教育、康养等多功能于一体转变,经营主体从农户转向乡村旅游合作组织和社会资本共同投资。

目前,成都全市各类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经营主体超过1.6万家。2018年全市乡村旅游接待人次11867.5万人次,同比增长10.2%;乡村旅游总收入393.85亿元,同比增长21.49%。


记者 程文雯

2000年,四川日报的老记者们以超前的眼光关注农村发展变化,探寻农村通过非农产业增加农民收入的新路径。农科村,成为当时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经验的典范之一。19年后,再回新闻现场,带给记者的思考是,跳出“农门”之后,该怎么办?

打开思路,不断探索。广阔天地间,乡村振兴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

26分钟前

川宝,石化高,宗竹林,吴彬等

程文雯:抓住“人”这个关键。接受采访的吴彬,从种植花木、做绿化工程,再到开农家乐、改造升级,他的奋斗历程像是农科村发展的缩影。正是有了这样的村民,眼界开、思路活,才创造出农科村的辉煌。尽管经历转型的阵痛,但村民们并未止步不前,外界引入的专业化人才正在为农科村带来新的活力。

擦亮农业这张金字招牌。无论“农门”外的世界有多精彩,与土地的连接,永远都是一缕乡愁最深的根源。把目光看向全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不断深入,新型经营主体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不断创新,农业绿色发展制度不断完善,也为乡村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农门”本身已经越来越宽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