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来,我区29名帮扶干部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带领凉山干部群众先行先试,不断破解彝区产业发展难题,推进了一批又一批带动作用明显、脱贫效果稳定、易复制推广的产业扶贫项目在当地开花结果,为彝区群众尽早脱贫致富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大坝乡位于昭觉县城西南,由于境内地势平坦,一直以来就是昭觉县的水稻主产区,种植面积达5300亩,可受当地传统种植技术的限制,产量一直提不上去。

       广安区大有乡党委副书记、昭觉县大坝乡党委副书记唐剑锋告诉记者,他们了解到当地老百姓种水稻种子是没有经过育种的,抗病虫害的能力不强,发根率不好,根系不够发达,稻穗不够长,产量不高。

       如何提升产量,成为摆在唐剑锋面前的一道难题。通过实地调查研究,他决定带领帮扶队员一道,通过试点示范的形式进行杂交水稻试种。

       面对新鲜的事物,当地村民却有不少质疑。“这些汉族水稻种植间距怎么这么宽啊?”“如果他们种植的这个水稻产量高的话,我们明年就可以跟着他们学。”“哎哟,太宽了,我们问下唐书记呢。"每次路过试种水稻田,村民们总会对唐剑锋的试种表示怀疑。

       正在查看秧苗长势的唐剑锋抓住机会,向老百姓普及种植技术。“这个水稻是杂交水稻,根系要发达些,亩产可以达到1200斤左右。”

       除了试种这0.2亩水稻,唐剑锋还带领村干部试种了山药和8种玉米新品种。起初,群众积极性不高,唐剑锋拉上村支部书记挨家挨户的讲政策、作动员。帮扶队员把彝族同胞当做自己的亲人,在真情实意、温暖备至的关怀下,彝族群众也把他们当作最能依靠的人。

       “驻村工作队组织我们到雅安考察学习,那里的气候和我们这里差不多,土质也差不多,我们就决定试种这种山药。种的技术方面都是驻村工作队教的,种子也是他们拿过来的。”大坝乡特洛村支部书记尔古阿牛告诉记者。

       由于没有项目、资金支持,山药种子等费用是由唐剑锋带领帮扶队员自掏腰包解决。他们唯一的心愿就是通过试点示范,能够为村民们拓宽增收渠道。“就是想通过帮扶干部这个身份试种示范,种植一些产业,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让当地的老百姓看到这个确实给他们带来了好处,改变他们种植的传统习惯,从而达到一个长期助农增收的效果。”唐剑锋说。

       大坝乡乡长俄木拉者告诉记者,他们缺乏这种优质农业,唐书记带来了这种理念,还根据市场来发展优质农业。山药产量高,市场需求也很大的,不愁销路,从这个方面发展优质农业,农民可以提高很多的收入,对脱贫攻坚助农增收有很大的作用。

       在唐剑锋忙着与村民交流玉米种植经验的同时,20公里外的新城镇跳窝坝村驻村干部刘笃安也正在村民土比尔果家里询问试养的西门达尔牛的长势。           “现在这个西门达尔牛养殖会了后,养殖情况怎么样?有没有什么困难,在养殖方面还有哪些需要我们协助的?”

       土比尔果是刘笃安在村上发展的西门达尔牛试养户之一,刘笃安希望这一产业不仅成为全村的致富产业,而且成为让当地群众不返贫的支柱产业。      广安区兴平镇畜牧站助理畜牧师、昭觉县新城镇跳窝坝村驻村干部刘笃安告诉记者,他们现在发展西门达尔牛的试点养殖,让一小部分农户试点养殖,看养殖的情况,收益、效果如何,如果好的话,让其他的农户看到实际的收益,再以点带面,让他们参与进来,在未来两年,发展成大型的西门达尔牛的养殖规模化。

       彝山彝水“一家亲”,攻坚不胜誓不还。在我区的29名帮扶干部中,还有教师、农艺师等,他们怀揣着爱心与激情投身凉山,在抓产业发展、医教帮扶、民族交融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他们是脱贫攻坚的“先锋队”,也是彝族群众的“贴心人”。


全媒体记者:蹇泓波  张    曙   唐永军   范菊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