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报观察记者 李婷

在四川的土地上,开着一种不知名的红色小花,它们一串串生长在针般细长的叶子间,五角形,鲜红色,被不少人浪漫地称为“红军花”。“这种小花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于是我花了10多年时间,创作出舞剧《红军花》。”7月19日,来自四川省歌舞剧院的国家一级编导马东风感慨,多年过去,这些小花在她心中依然鲜艳。

根据长征真实故事改编

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中国艺术节“文华优秀剧目奖”“文华导演奖”“文华表演奖”,“巴蜀文艺”特别奖……舞剧《红军花》的艺术分量,离不开对历史独辟蹊径的挖掘。

1998年,马东风在四川省阿坝州看到一座怀抱婴儿的红军女战士雕像,同为女性的她,在雕像面前伫立许久:“男性参加长征都如此艰苦,那这些女子怎么长征呢?”这颗种子种在了她心中。

偶然,马东风读了藏族作家章戈·尼玛写的纪实文学《通往天国的路》,书中女红军战士的真实经历令她触动,于是舞剧《红军花》的雏形渐渐明了。

舞剧《红军花》根据真实故事改编,以红军长征北上抗日,途经川西康巴高原为背景,描写三位女红军战士雨香、米儿、小妹因伤势太重被部队留下所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在聚散之间,在相互寻找中,经历生死磨难的小妹,告别长眠雪山草地的雨香、米儿,留下一枚红五星当信物。与以往同类题材的主旋律作品相比,舞剧《红军花》用极致而高难度的舞蹈,让观众沉浸在儿女情、战友情、家国情等各种交织的感情中。“以肢体语言为表达方式,又要推动剧情便于观众理解,最终传递出人性之美的丰富性,使整个剧目的看点更加丰富。”四川省舞蹈家协会主席王玉兰如此评价《红军花》,不少看完《红军花》的观众都被真实历史的冰山一角所打动。

为铁血长征添一抹柔情

在舞剧《红军花》中,没有正面展现红军飞夺泸定桥的硝烟战场,也没有着眼跋涉夹金山的艰难,在这里只有几位女性红军伤员在舞台上唯美地旋转、跳跃。“她们在绝境中,柔弱又坚强,绽放着自己的美丽,就像那些小小的红军花。”马东风说。

这部舞剧的三位女红军,其实是整个长征中女红军的缩影。马东风通过探访还在世的女红军或他们的后代来获得素材,通过艺术化处理,最后用舞剧来展现她们的长征生活。2011年7月,剧目在北京演出的前两天,马东风还拜访了曾参加过长征、当时已98岁高龄的女红军王定国老人。马东风回忆,当时老人见到自己,非常慈祥地合影、写字苍劲有力,她14岁就参加革命,1934年就随红四方面军参加长征,越雪山、过草地,还见到了毛主席。

女红军一般在队伍中不少充当着“后勤”角色,有的为伤员治疗病痛,有的用文艺作品为长途跋涉的战士加油鼓劲。当时王定国在队伍中曾作为文艺战士,在长征途中穿梭在各个部队之间,为官兵唱歌跳舞,带去精神力量,而这样一台反映长征精神的艺术作品,仿佛将她的思绪带回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红军花永不褪色

2009年,舞剧《红军花》在成都首演,2011年,《红军花》赴北京参加“2011年全国现代戏优秀剧目展演”,并作为压轴大戏演出两场。2012年,该剧获得中宣部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至今《红军花》的魅力也没有褪色,经历多次改编,换了一代又一代演员,常演常新……

“红军花代表着去长征的女红军,同时也代表着一种不忘初心的精神。”在马东风看来,在那个战火纷飞,枪林弹雨的年代,女红军们像一个个枢纽,她们脚下的路连接着国家的未来,她们怀中的婴儿,又连接着一个个普通的家庭,她们既是英勇的女战士,也是渴望爱情,充满母爱的女性。她们一边克服着自己的生理极限,一边又让自己柔弱而渺小的身躯,绽放出鲜红的生命色彩,这些行为所投射的精神,是铸就“中国梦”永不过时的精神财富,为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源源不断地注入着新鲜的精神内容和营养。“《红军花》,它没有着力表现激烈的炮火,但其实歌颂着战争下的人性与生命。”马东风动情地说道。

舞剧《红军花》共分为离(序)、寻、痛、爱、聚(尾声)5个章节,采用多线条叙事方式,而这样的安排,又何尝不是每个普通人所经历的跌宕人生呢?默默绽放的红军花,闪耀着红色的光芒,一如红军战士,坚守着信念和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