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80多年前,中国工农红军完成了史诗般的壮举——长征,而四川是红军长征中路程最长、停留时间最久、活动范围最广的省份,四川各族人民为红军长征的胜利作出了卓越贡献。

7月17日起,四川日报、川报观察推出“红军在四川”专栏,以丰富的图文、视频资料,探寻红军长征在四川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大纵深、多角度反映红军在四川的壮阔历程和不朽丰碑。

红军踏入的大草地是什么样?美国记者索尔兹伯里称它“魔毯”,而九死一生的老红军却称它“地狱”。


这片草地位于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连接段的川西北草原,如今分别划属红原、若尔盖、松潘、阿坝四县。草地纵横300公里,海拔从3500米至4000米左右。这里,水草盘根错节,结成片片草甸,覆盖于沼泽之上。

长征干部学院的学员体验过草地

1935年8月21日,红军开始过草地。行军队列分左右平行前进。右路军由毛泽东、周恩来、徐向前等率领,自毛尔盖出发,首入草地走了7天,很多人在寒冷、高原反应、饥饿、中毒、身陷沼泽中死去。右路军行军队列分左右两翼,平行前进。左翼为林彪的红1军团,先行;继后是中央领导机关、红军大学等。右翼为徐向前、陈昌浩率领的红30军和红4军。彭德怀率红3军团殿后,走左翼行军路线。

红军过草地主要体现在“四难”:

一是行路难。草甸下积水淤黑,泥泞不堪,浅处没膝,深处没顶。沼泽水不仅不能饮用,而且破了皮的腿、脚如果被这些泥浆泡过,就会红肿溃烂。一旦下雨,脚下更软、更滑,稍不慎就会掉进泥沼。

二是食难。一般战士准备的干粮两三天就吃完了,这时候草地才走了一半或不到一半。接下来的路程红军就得靠吃野菜、草根、树皮充饥。有的野菜、野草有毒,吃了轻则呕吐腹泻,重则中毒致死。

三是御寒难。草地天气,一日三变,温差极大。红军战士过草地前,大多衣单体弱,穿草鞋、甚至赤脚的也不少。有老红军回忆说,脚是湿的,衣服是湿的,身上几乎没有干过,能冻死人。

四是宿营难。草地到处是泥泞渍水,一般很难夜宿。在草地里露宿往往要两人或几人背靠背,才能增大面积避免陷下去。多位老红军回忆,有时晚上风雨交加,气候寒冷,高海拔缺氧,次晨就会发现一些战友已经停止了呼吸,甚至是跟自己背靠背休息的战友也牺牲了。

长征干部学院的学员体验过草地

红军为什么能走出草地?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对党中央北上路线的坚持,是对中国革命前途的坚持,是对工农红军胜利信念的坚持。就是这样的坚持,使得党和红军走完了长征,建立了革命根据地,打赢了抗日战争,解放了全中国。

今天在新的长征路上,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免不了艰难困苦,荆棘挫折,只要怀揣信念,坚持到底,就一定能走出心中的草地,到达胜利的彼岸。

红军长征在红原

红原因红军长征而得名,1960年由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亲自命名为红原县。红军长征在红原境内爬雪山、过草地、越沼泽,历时一年零两个月,镌刻下中国革命史上那段最为艰难、最为悲壮的征程,留下了长征途中海拔最高的红军烈士墓、长征过草地牺牲红军战士最多的日干乔大沼泽等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以及“金色的鱼钩”、“七根火柴”等动人的故事。

一起来铭记这些红军长征在红原的动人故事吧>>

(一)

勇尝百草的张思德

张思德(1915-1944)四川仪陇县人。1933年12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参加了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反六路围攻和红四方面军长征。到陕北后,调任中央军委警卫营通信班长和毛泽东的卫士。

193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7月,带领战士到延安以南的土黄沟烧木炭,受嘉奖。1941年冬,参加南泥湾开荒生产。1944年到安寨山烧木炭。9月5日,因炭窑崩塌牺牲。9月8日,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举行追悼大会,毛泽东在会上作了《为人民服务》的演讲,称赞张思德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精神。

在长征过草地途中,为了战胜饥饿,走出草地,完成北上任务,组织发出了“尝百草”的号召。在茫茫的草地上,野草遍地,毒草丛生,要尝出一种能吃的野草是很不容易的,往往是要付出很大的代价,轻者中毒,重者可能死亡。那时候,张思德在“尝百草”的活动中,总是抢在前头。见到一种草,他总是首先尝一尝,找到一种能吃的草,然后马上去告诉兄弟单位。

有一回,部队来到一片水草丰盛的沼泽旁宿营。一个小战士来到水塘旁,忽然叫起来:“野萝卜!野萝卜”!张思德过来一瞧,果然离水塘不远的地方长着一丛丛野草,叶子绿,跟萝卜叶子差不多。

那个小战士兴冲冲地跑过来,拔起一棵就往嘴里送。张思德忙赶上去,一把夺过来,先放到自己的嘴里,细细嚼了嚼,感到又甜又涩。不一会儿,张思德感到有些头晕脑胀,全身无力。

又过了一会儿,他感到肚子一阵绞痛,随着吐出一股股清水。他急忙对小战士说:“这草有毒,快,快告诉……”没等把话说完,张思德把手中的草样一扔,就栽倒了,失去了知觉。

半个多小时以后,张思德慢慢醒来,模模糊糊地看见小战士端着瓷缸蹲在跟前,他急忙说:“不要管我,快去告诉其他同志。”

(二)

红军帐篷

——摘自《光辉的篇章》昔扎(藏族)葛艾

红原县壤口乡老牧民多尔杰家里,如今还珍藏着一顶红军长征时留下的帐篷,这是雪山草地的革命文物中十分可贵的一件。帐篷为藏青色棉布制成,略呈方形,三根木杆即可支撑,长宽各二、三米,中高过人,帐内可容七、八人躺卧。仔细观察还发现:帐篷用布是十分结实的农家土布,由手工缝制,针针线线,细密均匀,总体设计雅观大方,式样特殊新颖。

多尔杰对这顶帐篷视若珍宝。在当年的白色恐怖下,为防备追查,他将帐篷的方形式样略加修改,制成普通牧民的圆形帐篷使用,饱经风雨,历尽艰辛。解放后,他逐渐明白了这是一件宝贵的革命文物,不但是红军艰苦奋斗的纪念品,而且是教育子孙的物证。他向干部反映请求把帐篷送进博物馆,同时把它拆洗得干干净净,折叠整齐后收藏起来。

多尔杰老人讲述帐篷的来历:1935年8月,使用这顶帐篷的红军战士们罹尽了人间罕见的困境。饥饿、疫病,国民党的追堵,飞机在头上轰炸,藏族中一些不明真相、受到挑动的人趁火打劫,阻击红军,这些给红军队伍带来了重大损失。许多红军战士的鲜血染红了草原。壤口河边的柳林中、查真梁子的雪山下,埋葬了多少白骨。

这顶帐篷是从龙日曲中捞起。当时河面上漂浮着战士的遗体,河底沉没了战士的遗物。此后多年,发现和打捞起来的枪枝,有十几支、几十支的,都被折断了枪柄,丢撒了枪栓,破坏了零件。

从这可以想象勇士们牺牲前的壮烈情景。他们意志坚定,视死如归,一息仅存时还保持了坚贞气节,不给敌人留下任何武器,不让敌人从革命者身上捞取半点便宜。

龙日河曲最窄处仅二、三米,但水深难测,一根长杆还探不到底。红军在大路经过的河上搭起了一座便桥(借用附近牛栏的木杆)。但就在这座桥下多尔杰和他的两位伙伴(现已辞世)发现了一个驼鞍,鞍上绑着帐篷和一个布褡裢。

他们费尽力气打捞上岸时,才看清原来褡裢里装了满满的两袋铜元,估计有好几十斤,驼鞍是木架草垫,质地低劣,而帐篷是最值价的财富,当时牧区很难得到的棉布。

他们立即商定保护帐篷,舍弃铜币。因为,在兵荒马乱的年月,货币并不要紧。草地流行以物易物。据他们分析这帐篷是红军的一个后勤机关所有,战士们在催马过桥时,驮马踩翻了圆木跌入河中,死力挣扎,绷断绳缰而逃,帐篷连着铜币沉入河底。因为失马,战士们无力打捞,指挥员立即决定开枪打死脱缰的马匹,让战士们一饱口福,维持体力,继续前进。帐篷的故事,就这样长期流传在龙日河畔,流传在壤口草原……

(三)

风雨忆当年

(红1方面军的长征 节选 聂荣臻)

右路军8月21日开始向草地前进,1军团由2师4团作先导,走前卫。随后出发的是右路军司令部和毛主席、张闻天、博古及红星纵队的一部、红军大学等。然后是4军和30军,最后是正在病中6天没有进饮食的周恩来同志带着3团殿后。

离开毛儿盖北行40公里就进入草地。草地可以说极本没有路,当时由侦察科长苏静同志,带了一个指北针,找到了一位藏族老太太当向导,在前边为部队开路。那位老太太有病,我们派人抬着她走。

红军过草地,苏静同志在前边开路是有功的。我们走了20里地就到了腊子塘,路不好走,晚上把树枝架成棚子宿舍。第二天走了50里到达分水岭,在附近森林中宿营。

第三天走了70里到了后河,能导见单株树的,在树下宿营。第四天在离色既坝40里宿营。这一夜没有下雨,附近也无森林,选择了一些干燥的高地,勉强对付了一夜,第五天才走到班佑。

这只是水草地,整个草地的景像,真是“天苍苍,野茫茫”,千里沼泽,“复不见人”、“鸟儿不下,兽铤亡群”,这就是草地。我们的红色战士,就是在这样的荒原上,燃篝火,食青棵野菜,互相激励,相扶而行,天气是风一阵、雨一阵,身上是干一阵、湿一阵,肚里是饥一顿、饱一顿。走起来是深一脚、浅一脚、软沓沓,水渍渍,多少人挺过来了,不少人倒下去了。……

诗词欣赏:

长征组歌

萧华

风雨浸衣骨更硬,

野菜充饥志越坚。

官兵一致同甘苦,

革命理想高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