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80多年前,中国工农红军完成了史诗般的壮举——长征,而四川是红军长征中路程最长、停留时间最久、活动范围最广的省份,四川各族人民为红军长征的胜利作出了卓越贡献。

7月17日起,四川日报、川报观察推出“红军在四川”专栏,以丰富的图文、视频资料,探寻红军长征在四川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大纵深、多角度反映红军在四川的壮阔历程和不朽丰碑。

1935年1月22日,党中央、中央军委电告指示:“川陕根据地红四方面军,迅速集结部队,向嘉陵江以西进攻。”一四方面军配合作战,胜利会师,进一步巩固与发展了川陕革命根据地。

红四方面军于当年3月28日在苍溪塔山湾强渡嘉陵江,连克九座县城,歼敌十二个团万余人,打乱了敌人的“川陕会剿”计划。紧接着继续西进,向岷江地区发展,先后攻占了茂县威州、理县地区。

猛固桥和马鞍桥。高华康 供稿

两个方面军将要会师的喜讯传遍了四方面军,鼓舞了四方面军的广大指战员。此时,一方面军亦已经抵进邛崃山东侧的天全、芦山、宝兴边沿,形成红军两大主力汇集懋功的军事态势。

1935年6月8日,一方面军一军团占领天全、芦山。中央军委下达红军战略方针、任务的指示中明确指出:“用一切努力,不顾一切困难,取得与四方面军的直接会合”。

1935年6月12日(民国二十四年,农历乙亥年,五月十二日),一个伟大的历史时刻终于在懋功境内达维夹金山麓出现了!

红军长征过懋功时期的报刊

一方面军一军团二师师长陈光同志,带电台一部,率领一军团二师四团(团长王开湘、政委杨成武)和四方面军排除的策应部队,九军二十五师、七十四团,团长杨树华在懋功达维木城沟尾夹金山脚下的两岔河处(当地群众也称此处叫“两河口”)意外地相遇了。

三官桥。红军抵达懋功县城时,曾在此与敌激战。

四军团的战士叫喊着,从山坡上蜂拥而下,四方面军终于迎接到了一方面军,中央红军终于和四方面军会合了。两支同生死共患难的革命武装部队胜利会师了。

见面的历史时刻里,两支部队的指战员,互相拥抱,紧紧握手,热泪盈眶,狂欢不止。

1935年红一、四方面军在懋功达维喇嘛寺前的广场联欢,庆祝胜利会师。(高华康 供稿)

1935年6月14日(民国二十四年,农历乙亥年五月十四日),中央军委负责人率中央直属纵队及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张闻天等中央首长、中央机关,浩浩荡荡抵达懋功达维,并在达维桥头受到四方面九军二十五师所属部队的夹道欢迎。

毛主席和一方面军到达时,震天动地的欢呼声、口号声,响彻云霄,“中央红军来了!”“欢迎一方面军的老大哥!”,一阵胜过一阵的口号声,像一阵一阵的春雷,震醒了高山峡谷!

红一、四方面军在小金达维胜利会师。图为达维会师桥和老磨坊。(高华康 供稿)

驻在达维的红四方面军接应部队(红九军二十五师七十四团和三十军八十八师一部)早在达维做好了迎接中央红军的准备,筹办了粮食,牛肉等主副食物品,为伤病员准备了医药。

红三十军政治部主任李天焕同志在此以前就曾召集过团以上政治部主任和科长以上的政工会议,专门布置了迎接中央红军的各项准备工作。徐向前在得知会师消息后,立即派部队将衣服、草鞋、毛袜、毛毯等慰问品,一批一批送往会师地区。当天晚上,一、四方面军会师的部队,在达维喇嘛寺前的一块开阔的地上,举行了会师联欢大会,热烈庆贺两大主力的会合。

小金老县城全景。(高华康 供稿)

1935年6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懋功北部的两河口召开会议。会议的召开是为了统一北上建立川陕甘根据地的战略方针。

会议正确分析了国内的政治形势,强调坚持北上抗日的方针和党对红军的领导。否定了张国焘的错误主张,明确提出北上建立陕甘革命根据地,以便领导和推动全国抗日运动的战略方针。

两河口政治局(扩大)会议会址。(高华康  供稿)

会师后,红军以北上建立川陕甘根据地为战略方针,决定将两个方面军混合编为左、右两路军过草地北上。

歌词欣赏:

《两大主力军会合歌》

陆定一

两大主力军邛崃山脉胜利会合了,

欢迎四方面军百战百胜英雄弟兄。

团结我们工农武装不可摧毁的力量,唉!

团结我们工农武装不可摧毁的力量,

坚决赤化川陕甘。

万余里长征经历八省险阻与山河,

铁的意志血的牺牲换来伟大的会合。

为了实现抗日救国解放民族的事业,唉!

为了实现抗日救国解放民族的事业,

高举红旗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