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上桌,今天的饭菜肯定符合你们的口味。”见有人前来,井子比日夫妇热情地招呼着大家,并从冰箱里拿出几个大馒头放入蒸锅。

大约10年前,井子比日随家人迁至高桥村,“环境美,空气好,交通也方便”,刚到新家,井子比日对新的生活环境非常满意,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交流不顺畅,饮食不习惯”,这两个最明显的生活差异导致的落差愈发凸显。

“让他们快速融入新的生活环境,这对基层社会治理、脱贫攻坚等工作都有促进作用。”兴业乡党委书记解寒强介绍,为了让他们适应新环境、发展新产业,兴业乡从中选择了3名精通汉彝“双语”的联络员,重点负责政策传达、意见收集、产业介绍等工作,在帮助他们在适应新环境的同时,精准找到适合发展的产业。

1年前,24岁的沙马木扯婉成为了联络员,期间,她学习了茶叶种植,并积极向乡亲们宣传。“我会将大家召集起来召开种植培训会,分享优质种植户的经验,并将省、市、县相关农业扶持政策及时传达到位。”在沙马木扯婉的言传身教下,全村现有14户贫困户开始种植茶叶。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大家的感情日益增进,交流障碍显著减少。

“沙马木扯婉和农业专家多次到家给我宣传茶产业的前景与收益,并手把手教我种茶。”眼见屋后茶园中的茶苗愈发枝繁叶茂,井子比日非常高兴。

“今年,计划在高桥村建设2个百亩茶产业基地,带动全村14户贫困户参与其中,确保全乡23户凉山自发搬迁贫困户每户至少有一项产业。”解寒强说,有了联络员的帮助和协调,各项工作顺畅了不少,这也为高质量完成脱贫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川报雅安 张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