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县域经济是特色经济,县域之间的竞争本质是特色之争——这是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大会作出的重要论断。如何理解县域经济特色发展的内涵和要求?各地如何走出“全能经济”的误区,走上自身最擅长的赛道?我们邀请两位专家撰文探讨。



县域经济为什么是特色经济?

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推进,县域经济需要更多地参与域外的经济循环,加强与其他区域的协作互动,凭借、利用和发挥自身的优势,建设特色更为显著、专业程度更高的经济体系,才能有效参与区域分工体系的构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获得一席之地,实现经济跨越发展。


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推进,县域经济需要更多地参与域外的经济循环,加强与其他区域的协作互动,凭借、利用和发挥自身的优势,建设特色更为显著、专业程度更高的经济体系,才能有效参与区域分工体系的构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获得一席之地,实现经济跨越发展。




□鲁荣东


县域经济发展历程奠定特色发展的重要基础


县作为一个古老的行政区划,自春秋初期起至今,历经众多朝代更替而不变,走过了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如新都区建治于春秋末期,距今约2800年历史,泸县、富顺等县也都拥有千年历史,阆中古城依然保留至今。全省大部分县域的行政区划和边界都延续了历史上的形成路径,长期的历史积淀赋予了各个县域独有的文化习俗、风土人情和精神传承,推动县域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中内在联系紧密、特色鲜明的经济体。同时,由于地理、气候、资源等在各地千差万别、复杂多样,各县在发展过程采取不同的发展策略和发展路径,有的突出商贸、有的突出加工业、有的突出农业,使得县域经济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具体演化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地域特色,为特色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社会分工不断深化创造特色发展的先决条件



社会分工的不断深化是推动生产力水平提升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社会分工的发展一方面体现在部门和行业之间以及内部各个环节分工的细化,另一方面体现在区域之间协同的加强和经济结构专业化程度的提升。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社会分工不够发达的情况下,县域经济发展主要围绕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需要来组织和运行,更多体现为以满足居民日常需求为导向的“民生经济”或“草根经济”,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推进,县域经济需要更多地参与域外的经济循环,加强与其他区域的协作互动,凭借、利用和发挥自身的优势,建设特色更为显著、专业程度更高的经济体系,才能有效参与区域分工体系的构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获得一席之地,实现经济跨越发展。如义乌市成为全球小商品集散中心,晋江市成为全球鞋业制造中心等,无一不是在全球产业链的重构中,实现了专业化发展的突破,带动县域经济快速腾飞。目前,我省正在加快推动形成“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这会带动区域分工体系的重构,县域特色发展需要把握好这一机遇,加强区域合作,找准在经济板块中的功能定位和角色分工,为特色发展创造条件。



主体功能定位明确特色发展的基本要求



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根据主体功能区定位,我省将183个县(市、区)划分为城市主城区、重点开发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四大类别,确定了这些主体功能区县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对不同功能区县实施不同的政策支持和考核评价,推动各县在主体功能定位下实现差异化发展。主体功能定位和相应的政策体系只是为各县特色发展提供方向指引,并不能明确所有的发展内容。各县需要在主体功能定位与自身实际之间做好衔接,如作为重点开发区的绵竹市,虽然拥有丰富的磷矿资源,化工产业基础雄厚,但随着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建设,以及沱江流域综合整治的开展,需要把保护生态放在更为重要的位置,实现绿色发展;作为农产品主产县的安岳县,需要加快推动相关加工业的发展,才能充分发挥特色农产品的资源优势,在新型工业化引领农业现代化发展上实现突破。每个县特色发展的情况都不一样,需要在主体功能定位与结合自身实际间做好衔接,需要走出适合自身的特色发展之路。



优势转化产生推动特色发展的主要动力



经济学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无论一个区域处于什么发展水平,即使总体上处于一种劣势,也能在许多方面找到相对优势,并且依托这些优势,都能在区域分工体系中找到成长的根基。推动特色发展的关键在于实现各种优势之间的链接互动,把这些比较优势加快转化为现实的市场需求,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推动这些产业规模化和品牌化发展。拥有丰富物质资源的县,如果只能出售资源产品,不能形成知名品牌,不能培育壮大相关产业,就无法为区域特色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只有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政策优势、环境优势等优势形成有效衔接,打通比较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通道,产生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才能有效推动特色发展。如安吉县利用丰富的竹资源,大力拓展竹材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无论竹林培育、竹产品开发与利用、竹旅游资源开发,还是产品品牌打造都取得了显著成效,使得竹产业成为当地支柱产业。



优势创造形成推动特色发展的持续支撑



各个区域在分工中的比较优势并不是固定和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个区域的比较优势也会发生变化,如矿产资源优势可能会被人力资本优势所替代,区位优势则可能被环境优势所替代。区域比较优势也可以内生形成,通过专业化学习、投资创新及经验积累等人为因素创造出来。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苏南各县就是全国县域经济发展的领头羊。直到目前,全国过千亿元的县(市)中,苏南仍然占了三分之一多,排位前四位都是苏南的县(市)。苏南经验里面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重视人力资本的投入,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苏南人就实施了“重教兴科、经教(科)互补”的发展战略,不断提升劳动者素质,这为后来培育和挖掘新优势,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创造优势需要宽广而长远的眼光谋划,锲而不舍的精神推进,青海海东地区发展富硒农业,仅是攻克一项富硒种植技术就花了5年时间。只有持续培育和创造区域的发展优势,才能为县域经济特色发展创造强劲而充足的后劲。



依托市场发力构筑特色发展的重要保障



特色发展必须遵循市场规律,依靠市场化来实现。县域经济是行政区划经济,这决定着县域经济受县级政府调控政策的直接影响较大。当前,县域产业布局和要素流动大部分通过政府行为来协调,政府主导、统筹安排经济社会资源的痕迹在县域较为明显。在推动县域特色发展中,政府发力过猛会导致特色产业缺乏市场竞争力,难以发展壮大。特色产业的发展必须把更多决策权还给市场,射洪锂产业的发展,就是引入天齐锂业收购射洪锂业,并全力支持天齐锂业在A股上市融资,收购澳大利亚泰利森锂矿,壮大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基础锂产品供应商,并带动关联企业入驻园区,形成了产业集群发展的态势。特色产业的人无我有、人有我精必须在市场竞争环境中形成,在这一过程中,政府也要发挥好作用,强化服务意识,切实帮助市场主体解决实际问题,为特色发展营造好环境。


(作者系省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




县域特色之争凭什么取胜



充分挖掘县域内具有地域专属和独占性的区位优势和资源要素,传承和创新独特的生产技术、生产工艺、生产工具、生产流程和生产组织方式,制造和提供具有独特使用价值或品质的产品和服务,培育形成独具特色和竞争优势的产业


充分挖掘县域内具有地域专属和独占性的区位优势和资源要素,传承和创新独特的生产技术、生产工艺、生产工具、生产流程和生产组织方式,制造和提供具有独特使用价值或品质的产品和服务,培育形成独具特色和竞争优势的产业



□戴宾


县在我国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类型多样,其承载的主体地域功能各异,发展县域经济的基础条件各不相同。


从地形地貌看,有平原县、丘陵县、山区县,各处平原、丘陵、草原、高原、山区等不同自然地理区域。从区位条件看,有的县邻城、靠海、倚江、沿边、临路,有的则地处边远地区,远离城市和交通枢纽。从生态环境条件看,有的县水土资源承载能力较强、环境容量大,发展经济成为其主体地域功能。有的县生态环境脆弱、水土资源承载能力较低、环境容量小,生态涵养保育、自然文化资源保护成为其主要地域功能。从资源条件看,有的县自然禀赋好,资源类型多、储量大,资源组合状况较好,有的县则资源极其匮乏。从社会发展条件看,有的县人口众多、分布合理,人文厚重,城镇规模较大,城镇化水平较高。而有的县人口稀少、空间散布,城镇数量稀少、规模较小,城镇化水平较低。


地形地貌、区位条件、生态环境、资源条件、社会发展条件的差异对县域经济的发展基础、发展方向、发展方式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其发展路径也各有不同,不能简单照搬硬套。县域又是一个有限的地理空间单元,有限的空间、有限的人口、有限的资源对县域经济涉足的产业领域、聚集规模形成极大的约束性。受有限地理空间、资源要素的限制,在一个县域范围内不可能建立起相对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难以拥有多个产业门类和行业,也难以支撑过多产业群体的发展。因此,试图给县域经济找到一条共同而具有普识意义的发展道路是不可能的。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因地制宜,立足于自身的特点和优势,走特色化、专业化的发展道路,避免产业发展中的“小而全”。这是县域经济发达省区给我们提供的有益启示,也是四川县域经济发展自身的经验总结。特色是县域经济的优势所在,是县域经济的竞争力所在,更是县域经济的生命力所在。


四川是我国县级行政区数量最多的省,地域广阔,处于我国地形第一、二台梯转换地带,拥有平原、平坝、河谷、丘陵、中低山、高山和极高山、高原等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海拔高低落差大。县域之间资源禀赋悬殊,自然生态状况不同,区位条件、社会发展条件各异,地域差异性尤其明显突出。四川发展县域经济更需突出县域的自身特点和优势,走特色化、专业化的发展道路,形成各具特色的地域功能和地域经济。




要积极探索县域经济的不同发展模式。四川山区县、丘陵县占比大,大多远离大中城市,发展条件欠佳、发展基础薄弱。因而尤其需要积极探索丘陵和山区县域经济发展模式、远离大中城市县域的经济发展模式、远离交通干线枢纽县域的经济发展模式,资源丰裕和资源匮乏县域的经济发展模式,推动更大范围内的县域经济发展。





要大力培育发展特色产业。独具特色的资源要素是特色产业形成的基础,独特的生产技术、生产工艺、生产工具、生产流程和生产组织方式是特色产业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生产提供特色产品、特色服务是特色产业的核心。要深入认识、深刻把握特色产业的内涵和形成条件,充分挖掘县域内具有地域专属和独占性的区位优势和资源要素,传承和创新独特的生产技术、生产工艺、生产工具、生产流程和生产组织方式,制造和提供具有独特使用价值或品质的产品和服务,培育形成独具特色和竞争优势的产业,使其成为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要推进县域经济专业化发展。要立足县域自身的自然资源优势、劳动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强化社会生产的地域分工意识,精准定位主导产业,凝炼产业发展的技术方向和产品方向,培育发展几个专业化、专门化的产业部门,提高产业集聚规模,促进产业成链发展,提升县域产业发展的专业化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形成县域的产业比较优势。






要实现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势转化。良好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是发展县域经济的潜在优势,潜在优势必须转化为现实优势才能形成现实生产力。要增强创新意识和竞争压力,把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把先天的自然禀赋优势转化为后天的发展竞争优势,抓住国家和地方发展的新机遇,顺应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迭代更新的新趋势,适应消费升级的新要求,发挥区位条件的新优势,挖掘资源的新用途,推动县域产业转型升级,创造产业发展新空间,提升县域经济的竞争实力,促进县域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要推进县域经济开放式协同发展。县域经济具有相对独立性,但不具有完全独立性。要合理发挥地方政府组织调控经济活动的积极作用,激发县域经济发展的能动性,强化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统筹,科学组织、合理引导县域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必须打破“行政边界”的空间分割,加强与区域中心城市的纵向经济联系,推进与毗邻县域的横向区域合作,构建合理的跨县域经济合作与利益分享机制,将县域的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城镇发展、交通建设等纳入中心城市、城市群和区域板块,成为更高层级区域空间体系、产业分工体系、城镇体系和交通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推动县域经济开放式协同发展。





要强化县域经济发展的分类引导、分类施策、分类考核。县域经济具有相对独立性,但不具有完全独立性。要合理发挥地方政府组织调控经济活动的积极作用,激发县域经济发展的能动性,强化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统筹,科学组织、合理引导县域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必须打破“行政边界”的空间分割,加强与区域中心城市的纵向经济联系,推进与毗邻县域的横向区域合作,构建合理的跨县域经济合作与利益分享机制,将县域的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城镇发展、交通建设等纳入中心城市、城市群和区域板块,成为更高层级区域空间体系、产业分工体系、城镇体系和交通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推动县域经济开放式协同发展。



(作者系西南交大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