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逸四川

——献给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天府新画卷(五)

川观新闻记者 吴晓铃 刘春华 边钰 海报制作 汪银

端午小长假期间,汶川映秀人杨云刚的“幸福酥肉”“带劲豆花”又卖火了,相比地震以前,“现在收入翻了好几番!”

凉山“悬崖村”村民某色拉博,已搬进县城新家,“幼儿园就在家隔壁,新生活超乎想象。”

重庆妹儿杨谊在成都享受到补办身份证的便利,“川渝通办,现在办证不用两头跑了。”

……

这是生机盎然的巴蜀大地,这是和乐融融的幸福生活。

党的七大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写入1945年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贯穿于中国共产党阔步前进的每一个瞬间。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从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到疫情灾情下的生命至上;从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四川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动民生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安逸生活的画卷在天府之国徐徐展开。

一切工作只为增加百姓福祉

“最近身体有没有哪里不舒服?”6月,50岁的叙永县叙永镇银顶村村民严朝均定期接到“家庭医生”的随访电话。4年前刚被查出患有重疾时,她以为“这下家要遭拖垮了”。没想到党委政府送来健康大礼包,不仅看病住院的费用大多能“报账”,而且还可持续享受免费体检和“家庭医生”定期随访。她逢人便夸:“国家的政策,硬是越来越好!”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扎扎实实为民办实事。

民生投入只增不减。全省财政收入从2007年超过1300亿元上涨到2020年10个月就接近4000亿元。“钱包鼓了”,民生投入有了保障。全省财政民生投入也从2007年的999.9亿元,一路增长到2020年的7314亿元。“十三五”时期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民生支出达到3.12万亿元,是“十二五”时期的1.6倍,支出比例近年稳定在年度公共财政支出的65%左右。

工作抓难点抓落实。“十项民生工程”“30件民生实事”……都是老百姓最关切、最迫切的教育、医疗、社保等“急难愁盼”问题。每年办好一批民生实事,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

成果显著有目共睹。学有所教,教育规模西部第一;病有所医,在全国率先实施县级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的政策,全面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城乡居民主要健康指标和卫生健康服务效率均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全国率先开展“农民工住房保障行动”,惠及30多万农民工;民政兜底保障民生更有力,补贴制度每年惠及128万残疾人……

亮眼的数字背后,是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之利。

宣汉县毛坝镇天坪村村民徐义昌,不为住房发愁了。从原来山上漏风漏雨的瓦房易地扶贫搬迁到公路旁的楼房,“电视、冰箱、空调啥都有,条件好了许多。”

成都市民王小楠给全家人购买了“惠蓉保”,“每人一年只需要几十元钱就可投保,万一得了大病能减轻不少负担。”

中江县富兴镇茯岭村村民张永花通过了“涉老服务养老护理培训班”考试,“将来外出务工,找活路也要方便得多。”

一路走来,四川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工作中突出重点,破解难点,回应热点,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仅2020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96.2万人,442万困难群众纳入城乡低保,新改建农村公路1.6万公里,建设城乡公办幼儿园662所,为8000多万城乡居民提供12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实实在在补齐民生短板。

发展路上不让一个老乡掉队

6月下旬,理县桃坪镇佳山村的李子快要采摘,苹果也已挂果,村民龙朝志粗略盘点了一下,“挣十几万元没有问题。”

佳山村曾是贫困村,村民几十年前一年到头能吃饱就不错了,“没想到这辈子还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

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脱贫路上,四川一个都没有少。作为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四川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聚焦大小凉山彝区等深度贫困地区,下足“绣花”功夫、做好“精准”文章,历经8年接续奋斗,全省8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1501个贫困村全部出列、62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无论是面对汶川特大地震、新冠肺炎疫情,还是去年的特大暴雨洪涝灾害,省委省政府都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汶川特大地震后两年时间不到,在一片片曾是废墟的土地上,一座座新城拔地而起,学校书声琅琅,车间机器轰鸣;新冠肺炎疫情突发,四川从依法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应急响应到全省561例确诊病例除3例死亡外全部治愈出院,只用了90天。

民族地区,一项项暖意融融的政策不断出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9+3”免费职业教育计划、“一村一幼”计划等全面推进,补齐民族地区教育短板,阻断贫困代际传递。马边县的孕产妇持续享受到免费孕产保健、布拖县拉果乡阿布洛哈村通了车……民族地区医疗、交通等问题不断改善,托起了百姓小康梦。

今年3月,西昌农民工沙马里呷安心踏上了省外务工的返岗之路。“现在返岗有专机、专车服务,我没有理由再等靠要,未来努力挣钱,奔康路上不掉队。”

2500万农民工,一直是省委省政府的牵挂。从上世纪90年代省政府成立劳务开发领导小组,到近年连续在春节组织专车专列接送农民工返乡、返岗;从推出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春潮行动”、发展农村贫困家庭新成长劳动力职业教育,到搭建欠薪求助通道,农民工服务保障措施不断细化完善。

安逸是不断增加的获得感幸福感

60多岁的刘秀英至今记得30多年前丈夫离开后,自己日子的艰难,“拖着两个读书的娃儿,全靠兄弟姐妹帮衬才撑过去。”现在,两个孩子收入丰厚。她自己搬进了电梯公寓,退休工资也有3000多元,“每天都和老姐妹一起到公园练拳锻炼身体,生活真是安逸。”

安逸是什么?是越来越鼓的钱袋子。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全省就业人员从1952年的2027.9万人壮大到2018年的4881万人,就业人员平均工资达到74520元。既保障就业,也支持创业。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到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农民工返乡创业,群众干事创业的干劲更高了。

安逸,是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这几年成都的空气质量一年比一年好。”成都妹子杨萍说,她的过敏性鼻炎这几年冬天基本不发作了。

数据佐证杨萍的“体感”:2020年,全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率达90.8%,四川人的朋友圈里晒出各种“成都蓝”;87个国家考核断面中水质优良断面达86个;森林覆盖率增加到40%,老百姓的“生态环境幸福指数”持续上扬。

安逸,是社保网络越织越牢。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社会保险从无到有,实现了从城镇职工“单位保障”到统筹城乡“社会保障”的根本性转变,基本建立起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有力保障了群众基本生活。2020年,全省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2830.1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3224.2万人。养老服务也致力于打通“最后一公里”,82岁的洪雅县中保镇联合村空巢老人李素华,从去年开始得到互助养老服务队的帮助,“有人送降压药,有人帮忙加工大米,还有人陪我聊天……”

生活过踏实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更加受到重视,构建起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截至2018年,全省建成公共图书馆204个,文化馆207个,博物馆252个。三馆不仅免费开放,错时、延时开放还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如今,每年的春节假期,各大博物馆精品展览多,“博物馆里过大年”已成为四川人的新民俗。

在成都市郫都区工作的刘旭经常上夜班,“现在治安这么好,没人敢抢包包……”和谐与安宁是老百姓生活的基本追求,四川扎实抓好全面依法治省重点工作,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四川,营造更安全的生活环境,群众安全感不断攀升。

百年沧桑巨变,从老百姓最初追求的吃饱穿暖到安居乐业、精神富足,四川,越变越安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