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孝云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唐子晴
《四川日报》2021年6月24日 08版
原文如下↓
攀枝花市西区政府所在地有口大水井,它不仅见证了西区历史的变迁,还被完好地保存了下来。
大水井北面的大黑山高耸入云,草木丰茂,吸纳甘露,藏于腹中,遇隙而出,称之龙泉水井,因井大泉清,故名大水井。此水质清澈、甘洌可口、冬暖夏凉,长年不断流,是当地村民生活灌溉农田的重要水源。
相传,很早以前,这里非常缺水。一天,有一个老人路过此地,向一户姓伍的人家讨要碗水喝,主人家说:“老人家,你要吃肉我可以给你,但我们这里水很金贵,没有水给你。”老人仍坚持要碗水喝,主人只得将水缸底下最后一点浑浊的水舀了一碗递给老人,说:“实在对不起,我家只有这一点水了。”老人接过主人递给的一碗水喝了一半,将剩下的半碗水泼在不远处,并对主人家说,“我走了以后你们就在这里挖井,定能挖出水来。”
老人走后,主人将信将疑,第二天请来了两个帮工挖掘,挖到大约1米深处碰到块大石板,掀开大石板,一股泉水喷涌而出。
后来村民在离出水口南面100米的地方修建了碾坊和磨坊,安装了水碾、水磨,利用泉水作动力,碾米、磨面,方便了周边乡邻的生活。
村民在井旁种了好几株黄葛树。数年后黄葛树渐渐长大,这里便成了川滇骡马古商道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过往商客都要在此歇脚、乘凉、品尝清泉。大水井也成了川滇骡马古商道上重要驿站,名扬天下。
1989年,攀钢新建西渣场修地下隧道工程时,意外发现此股泉水,后修建还水工程,便将此股泉水抽回原处。之后,当地政府对原水井进行了保护,留存至今。
(图据攀枝花市西区微信公众号)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