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四川新闻奖的新闻摄影类评选,经过层层筛选,最终专项奖项已通过定评。近期于四川省新闻工作者协会网站公示完毕。我们为大家整理了获奖作品,供大家赏析。


一等奖(3幅(组))

《德国总统成都品盖碗茶、转糖画》(组照) 王熙维/成都日报社

2018年12月7日,四川成都。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来到市人民公园,体验转糖画后,到百年老茶馆鹤鸣茶馆,露天品尝极具特色的盖碗茶。

《神秘贴金人 重绘大慈寺贴金壁画》(组照) 谭曦/四川日报社

造像平直的地方一张金箔贴上即可,真正考验他们的是那些凹凸的部位。

公元1056年(宋嘉祐元年),苏轼与其弟苏辙游成都大慈寺,对唐代画师卢楞伽的作品倍加赞赏,称大慈寺壁画“精妙冠世”。历史上,大慈寺所有的壁画均毁于战乱,现今无一幅存于世。

壁画贴金不可多,仅为点缀。多了的话,金灿灿的反光会抢了壁画的颜色和韵味。

961年后的今天,四位山西大同的神秘贴金人亢守广、曹建全、宋青、任贵禄在大慈寺重绘贴金壁画,第一幅长4米高2米的天龙八部贴金壁画已经在他们手中面世。你很难相信,眼前憨厚淳朴的师徒四人原本是山西地地道道的农民,他们将在这里重塑大慈寺壁画的精彩。

人们很难想像匠人们是如何将黄金打造成薄如蝉翼的金箔,又如何将柔如丝绸的金箔贴饰在各种物体上的。

贴金箔,简称“贴金”,是一种古老的技艺,延续了数千年。3000多年前的商代中国人贴金箔技术就日臻成熟,被广泛用于皇宫贵族或佛像寺庙的贴饰。自古以来,金箔的配方和贴金箔的绝技是密不示人的。人们很难想像匠人们是如何将黄金打造成薄如蝉翼的金箔,又如何将柔如丝绸的金箔贴饰在各种物体上的。

师徒四人,左起曹建全、宋青、亢守广、任贵禄。

白壁为底,师徒四人用他们流畅的笔触和纯熟的贴金技艺将一幅震撼的天龙八部壁画呈现在世人眼前。细看壁画,人物造型简约生动,色彩清淡雅丽,人物肌肤得益于立体晕染竟然有少许莫高窟的绘画遗风。“能将我们绘制的壁画留在成都,这是我们的幸福。接下来我们还要将更多的壁画留在成都。”

贴金结束,匠人们的手上贴满了细碎的金箔。

每次贴金下来,匠人们一头一身都是细碎的金箔,必须用高压气枪吹遍全身才行。

平时工作期间很是枯燥,一杯清茶外加手机播放点音乐是他们工作时的唯一娱乐。

师徒四人用他们流畅的笔触和纯熟的贴金技艺将一幅震撼的天龙八部壁画呈现在世人眼前。

《蛟龙越天险 高铁助腾飞》(单幅)  马燕/四川工人日报

纵横交错,四通八达。蜿蜒而行的西成高铁,在天地间盘踞,在山水间延伸……穿巴山越秦岭,西成高铁的开通让险途变通坦,蜀道不再难。改革开放40年来,日新月异的交通运输带来深刻变化,山路、水路、陆路……西南铁路建设的迅速发展为四川经济腾飞作出骄人贡献。几代建设者的足迹,踏出了铁路人的工匠精神,也谱写了浓墨重彩的辉煌篇章!

二等奖(5幅(组))

《扶》(单幅)   石本驹/成都铁路局

2018年9月29日,四川扶贫产品直销店在成都东站正式营业。根据四川省境内秦巴山区、大小凉山彝区等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特点,公益性“慢火车”不断开向贫困山区。一趟趟公益性“慢火车”优化开行时刻和停靠站,最大限度满足广大群众的出行需求。仅2019年上半年,成都铁路局集团有限公司开行公益性“慢火车”便运送旅客约136万人次。

公益性“慢火车”助四川沿线贫困地区百姓走上致富路。

《他让牦牛绒制品从草原“出海”》 何海洋/四川日报社

仁青卓玛是当地一家手工纺织企业的手工艺人。企业负责人求央益西拿着仁青卓玛制作的毡帽介绍说,这是专门为台湾客户订制的,在帽檐设计中加入了时尚的几何纹样,很受欢迎。“我们的产品都是用牦牛绒作为原材料,纯手工制作的。”在他身后的展柜上还摆放着围巾、手包、针织帽等30多种牦牛绒制品,售价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它们通过互联网远销海外,赢得众多外国朋友点赞。

工人切布使用捻线机,每日手工制作出50多米的牦牛绒毛线。

工人在厂区内晾晒毡帽,这是他们半个月来的产品。

阳光下,团队一起制作牦牛绒产品。

制作牦牛绒产品需要的工具多达20多件。

求央益西(左二)给工人讲授新款毡帽的制作工艺。

《汶川地震幸存者蒋雨航:重生后,我就成了你》(组照)

江宏景/新华四川分社

《留守孩子的足球梦》(组照)  吴传明/四川日报社

绵阳市安州区迎新乡地理位置偏远,人口稀少,是该区唯一一个不赶场的乡镇。该乡仅有的迎新乡小学,四周被田园围绕,被形象地称为“田坝小学”。迎新乡小学在校学生336名,70%是留守儿童。

球场上守门员彭一家飞身扑球。

2006年,该校政治课老师、副校长马顺洗在校务会上提议,建立一支运行成本低、对留守学生有吸引力的校园足球队,以竞技体育帮助留守孩子远离孤独,树立信心,自强自立。在学校和家长的努力下,迎新小学足球队应运而生。

教练马顺洗坚持每天与同学们一起进行体能训练。

足球队的孩子们坚持每天进行体能训练。

被农田围绕的小学,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足球苗子。

孩子们每天换下来的脏衣服都交由马顺洗的妻子帮忙洗涤。

天真烂漫,充满活力的留守儿童足球队。

《川金丝猴“食堂”开饭了》 (组照) 何海洋/四川日报社

川金丝猴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灵长类动物,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川金丝猴是大熊猫的伴生物种,相对于大熊猫,四川的野生川金丝猴科学研究比较落后,这次平武县通过人工辅助投食逐渐固定了川金丝猴群,这对于近距离观察研究四川金丝猴的种群数量、行为生态学打下了基础,为川金丝猴的精细化保护提供了良好的保障。”西华师范大学珍稀动植物研究所所长黎大勇表示,“下一步我们还打算推进‘四川省川金丝猴研究中心’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等措施,助力我省川金丝猴的科学保护和有效管理。”

两只在林间休息的川金丝猴。

一只川金丝猴在山间觅食,不远处就是喂猴人的观测棚。

一只川金丝猴在林间飞跃。

把生鸡蛋放入掏了洞的苹果中,就成了猴群最喜欢的食物——“夹心苹果”。

科研人员正用望远镜观察川金丝猴的日常行为习惯。

雪后森林中的川金丝猴群。

来自陕西的专业喂猴人和本地的护林员组成了保护川金丝猴团队。

平武县小河沟自然保护区生活着川金丝猴、大熊猫等多种珍稀动物。

链接:2018年度四川新闻奖新闻摄影类获奖作品赏析(二)

https://cbgc.scol.com.cn/news/157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