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是历史永恒的凝固


 陈鹏 老照片制作



作为数码作色技术的应用者、实践者,四川日报视觉中心有幸为一位叫西德尼•戴维•甘博的美国人100年前黑白老照片上色,我们希望能通过对历史影像的主观理解,用鲜艳的颜色还原经典,并致敬那些终生致力于影像记录先行者,让读者通过我们精心作色去感触100年前那个时代的物象气息,一睹百年前四川人的生活片段,感受这一百年来的变与不变。






消失的老手艺 你可还记得


老图片作者: 西德尼·戴维·甘博 | 谭曦 文




放木排,这项惊险高危、生死无常的古老职业从春秋战国时期就传承下来,凡有大江大河之地,放排人的身影就川流不息,成都的70后依然还有在都江堰看放木排的记忆。到了80年代,这一行当才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岷江沿岸山林茂密,江水湍急,道路崎岖,在没有铁路、公路的时代,想把藏于深山老林中的木材运输出来,只能采用肩挑、马拉再用水运的这一传统方式。放木排这一技术行业由此应运而生。


木排古称桴,是木材水运的一种主要方式。所谓木排,就是用绳索将多根原木、原条或竹材编扎成一定形状,利用自身浮力在水上运输的组合体。放排得先伐木,伐木一般都在冬季。深山伐木工一个冬天都要在山林里砍伐原木,沿崎岖山路将原木运到江边。原木在江边用藤葛或绳索穿成木排,这时就要等到一江春水向东流了。


老匠人会观看江水上涨的位置,水大水小都不能放排,只有等水涨到岸边长草的地方,才是放排的最佳时期。木排还需要捆绑结实、牢不可破,否则在流放的过程中一旦散花,就前功尽弃了。开排那天,一切准备就绪,随着一声吆喝:“开排了”,工人们解缆绳,木排离岸,浩浩荡荡沿岷江漂流而下。木排漂流的速度几乎与江水的流速一致,一天能行驶几十里路程,水急则快,水缓则慢。经过数天几百里的急速漂流,从深山中伐下的一人怀抱粗的大树会在都江堰水势缓慢的地方囤积,等岸边的收木工收木。


原木到岸后自然少不了锯工了。旧时没有电锯,分拆原木全凭手工的大锯条,一人在前一人在后拖拉锯条,分拆木板的艰辛可想而知。成都著名评书艺术家李伯清年轻时为讨生活登过三轮,拉过大锯。他在评书中曾经讲过拉锯人的辛苦,大锯上拉下拽,肩膀肌肉生疼,但想到有钱挣能吃饱饭,只有忍受,为打破拉锯时的枯燥乏味,跟随拉动节奏自己在心中默数“五分一角,五分一角”。旧时这些拉锯人是最底层的工人,虽然艰辛但也只能糊口。随着电锯和专业机床的应用,这个行业也就消失了。


成都周边水路众横,在沿河临水之地,人烟聚集形成的村落旁,一艘艘摆渡船便成了两岸人员物资往来的首选。市内南河的九眼桥更是大码头,渡船,货船云集,场面壮观。四川省内渡船也一直是水上交通不可缺少的一环。它一度促进了四川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因时代变迁而日趋衰落,并逐步走向消失……小小的摆渡,渡人无数几百年。

(根据成都民俗专家刘孝昌老人口述)

 


 

知道:

美国人西德尼·戴维·甘博,1917年至1919年间在中国期间,先后共拍摄了5000多幅有关中国的黑白照片、500多幅彩色幻灯片、30盘16mm电影胶片。他在四川拍摄了400多张照片,其中标明在成都地区拍摄的有100多张。得益于美国杜克大学的鲁宾斯坦图书馆的数据库,我们可以一睹百年前成都的人的生活片段,感受这一百年来的变与不变。


《跨越世纪黑白老照片》

主办机构

四川日报视觉中心  视觉四川

☛ 图片征集活动:


每一张老照片,记录着过去的印记与回忆,

每一幅照片的背后,都记录着一个时代的光影。

那些泛黄的照片记录下了你、我、他难忘的人难忘的事,画面中承载着的可能是某个幸福与感动的瞬间,某段艰难的岁月,某些已经消逝的珍贵的景与物......


☛ 图片征集要求:

1、每张图片精度不小于300DPI,大小不小于800K;

2、图片只限80年代前以前黑白老照片;

3、图片内容人物、场景皆可;

来稿请传QQ:4287297



☛ 此图由佚名网友提供原图,我方后期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