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报观察记者 肖雨杨 摄影报道

成都市上池正街108号院一间车库里,几摞方方正正的乒乓球底板、几台钻孔机、一堆大小各异的凿子显得十分特别。

工作台前,83岁的曹立熹老人和他43岁的徒弟吴伟正维修着一批球友的球拍。

中国女子乒乓球国家队队员王曼昱的球拍底板多次被曹立熹修理。

“朱雨玲、王曼昱、邱贻可……这些中国乒乓球国家队队员的球拍我们曾都修理过。”细数起这些乒乓界大腕的名字,曹立熹笑得合不拢嘴。在几本维修记录本上,曹立熹详细记录下球拍送修时间、损坏情况及主人的信息,其中还包括每个人的技术特点、球拍重量、海绵和层数等。粗略统计,曹立熹和吴伟一起已经修过上千只球拍。

“梅花桩”底板是把一根根只有两毫米宽的“小木桩”粘在底板上,总共274根,形成一个“梅花桩阵”,从而达到减轻球拍重量的效果。

不光维修乒乓球拍的功夫在全国球友和专业选手中赫赫有名,人称“曹大爷”的曹立熹,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就开始自制乒乓球拍。

曹立熹和吴伟搭起小型影棚,拍摄球拍成品。

如今他的“竹纤维”和“梅花桩”两项制拍技术获得了国家专利,更是成为“中国造”球拍的一股清流。曹立熹回忆,16岁初中毕业那年,他报名参了军。爱打乒乓球的他,在部队期间制作了人生的第一只球拍。

安装梅花桩桩柱颗粒。

60多年过去,曹立熹对制作乒乓球拍的热情丝毫不减。为研制球拍,曹大爷没少花费精力和财力:他成天脑袋里都琢磨着乒乓球拍,一有空闲就坐在家中的工作室里锯、切、磨、锉、粘,精心研究和制作。虽然两鬓早已斑白,但老人的身体还算硬朗,自制乒乓球拍的手艺也从没落下。

切割球拍底板板芯。

从选料到切割底板,再到打孔、粘贴……制作一只乒乓球拍,曹立熹几乎全靠手工。“制作一只小小的乒乓球拍,需要120多道工序,耗时数日。”曹立熹介绍。

使用游标卡尺测量梅花桩桩柱颗粒。

2015年,当曹立熹醉心研发“竹纤维”底板之时,在一家大型国企工作的吴伟正在寻找一只顺手的球拍。经朋友推荐,吴伟来到曹立熹家中。两人一见如故,曹立熹为吴伟量身定制了一只球拍,而吴伟也对乒乓球拍制作和维修产生了浓厚兴趣。

吴伟测量梅花桩桩柱大芯平整度。

2017年,吴伟彻底离开国企,专心跟着曹立熹学习制作和维修乒乓球拍。拜师不久,吴伟索性在离曹立熹家不远的上池正街108号院内买下一间车库,并打造成为属于他们师徒二人的定制乒乓球拍工作室。

曹立熹希望他的专利底板能迈向精造化,这张蓝图倾注了老人大量心血。

在曹立熹看来,和吴伟结缘后,钻研多年的技艺终于找到了传承人。“最想看到我的修拍和制拍技艺能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曹立熹坦言,对于来之不易的两项制拍专利,他不想这些技艺只被记录在书上或仅仅在人们口中提及。

一只球拍制作完成后,曹立熹和吴伟要亲自动手测试球拍的重量、弹性、平整度、受力是否均匀等。

“我和吴伟是中国的工匠,必须具备工匠精神。”曹立熹特别强调,他俩谈不上有什么壮心,只是有些爱好罢了。而这些爱好,恰能透映出生命的价值。

吴伟(右)时常向乒友们推广曹立熹和他亲自打造的乒乓球拍。

如今,越来越多的乒乓球爱好者表现出愿意学制作球拍和维修球拍的热情。“前不久就有成都的球友上门找我,表示想利用业余时间学艺做球拍。”吴伟说,曹老师和他还将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向社区居民免费传授球拍制作技术,争取为社区居民就业开创新途径。

曹立熹老人遇到了和自己一样痴迷乒乓球拍制作和修理的徒弟吴伟,是件幸事。

“国内制作的乒乓球底板市场占有率不高,多数中高端底板都被国外企业垄断着。”吴伟坦言,他立志要和师傅曹立熹一起制作出能为中国代言的乒乓球底板,让师傅的技艺传播到世界各地。

曹立熹老人告诫自己和吴伟,不能好高骛远,要一步一个脚印的设计制作。

制作和修理球拍的工具种类繁多。

吴伟(右)请乒友试用他自己做的球拍,并记录下精彩瞬间。

中国女子乒乓球国家队队员朱雨玲在比赛中。她的球拍曾被曹立熹修理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