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产业合作,是川渝合作的重头戏。

在四川广安邻水县机电产业园,110户签约入驻的企业中有82户来自重庆,由此,邻水形成了相对完整的汽摩产业链;

在永川港桥工业园,龙头企业重庆理文造纸有限公司和来自四川等地的造纸企业携手,为永川区打造了第一个百亿元产业集群;

在四川宣汉,国内玻璃纤维棉龙头企业重庆再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厂,解决了原材料供应问题。

……

在川渝合作的大背景下,双方的产业合作渐入佳境。其中,既有单个企业之间的合作,也有川渝企业通过产业园区聚集在一起共谋发展。相关的产业园区可谓星罗棋布,其中不少颇具发展潜力。

招商引资实现“拎包入住”

川渝企业合力打造百亿产业集群

重庆日报记者 黄光红

短短两年,公司年产值就从1.5亿元猛增至5亿元以上;产品从西南地区走向全国各地,并远销东盟国家及澳大利亚;一个本色卫生纸单品,每天线上卖5万-8万单,在京东、天猫、拼多多等电商平台的销量均排名前三。

这是四川若禺卫生用品有限责任公司(下简称“若禺公司”)在永川港桥工业园投资建厂的成绩单。不过,若禺公司创始人梅洪刚却认为,“居头功的,是‘理文模式’。”

“理文模式”是什么?为什么具有这么大的作用?

从生产到销售都能在园区完成

所谓“理文模式”,是永川港桥工业园和重庆理文造纸有限公司(下简称“重庆理文”)联合创造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2016年9月的一天,梅洪刚第一次听说了这种模式。

当天,永川港桥工业园和重庆理文组成的联合招商团队,来到位于成都市的若禺公司总部,向梅洪刚发出投资建设生活用纸厂的邀请。

当时,若禺公司在四川眉山市彭山区已有一个工厂,生产的卫生纸主要在西南地区销售。一开始,考虑到市场和投资成本,梅洪刚担心再建一家新工厂风险较大,并不打算到永川投资。然而,当招商团队详细介绍了 “理文模式”后,他立即改变了主意。

当月底,若禺公司就进入了永川港桥工业园。

进来之前,重庆理文就已盖好了厂房,配置了生产设备,若禺公司“基本上是‘拎包入住’”。再加上自己带的一些生产设备,若禺公司很快就建起了几十条生产线。

新工厂正式运作起来后,梅洪刚发现惊喜连连: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包装及销售,全部都在一个园区内实现。

重庆理文还为若禺公司“授信”:若禺公司可以先使用原材料一段时间后再付钱。目前,若禺公司的“授信”额度已达到6000万元。

低成本建厂,轻松实现产品升级

梅洪刚深有感触地说,“理文模式”,最大的好处是让入驻企业省心省钱省力。

他算了一笔账:重庆理文为若禺公司配置了3000万元生产设备,并按12年折旧的优惠给若禺公司使用。加之7万多平方米的厂房不用自建,仅需向重庆理文按每月每平方米4元的标准支付低价租金,若禺公司在建厂时就节约了数千万元,实现了“低成本”启动新厂;同时,由于可以就近在重庆理文拿生产所需的原材料,若禺公司又可节省每吨约200元的运费成本;再加上重庆理文的“授信”,若禺公司基本不为流动资金发愁。

另一方面,永川港桥工业园还引入了菜鸟仓盟和百世快递等快递企业,在园区内建立了电商分拨中心,解决了企业在电商平台直销面临的时效和运力问题。

借此,若禺公司建立起了“消费者网上下单,厂家直接发货”的快捷销售模式。

更为重要的是,有了重庆理文提供的有机竹纤维本色纸半成品作为原材料,过去没办法做本色卫生纸产品的若禺公司,轻松实现了产品升级。

为永川打造首个百亿元产业集群

有了这种模式助力,若禺公司线上线下齐发力,短短两年多便实现了业务的爆发式增长。

“过去,我们有销售渠道优势,但缺少好的产品和资金,发展较慢。而‘理文模式’正好弥补了我们的不足,让我们实现了快速发展。”梅洪刚信心满满,“预计2019年,若禺公司销售额将从去年的5亿多元增长至8亿元。”

重庆理文总经理颜建国介绍,由于运输成本高,生活用纸的线下销售半径一般只有500-800公里。受制于此,大量四川造纸企业的生活用纸产品很难走出西南地区甚至四川本土。

但“理文模式”改变了部分四川造纸企业的命运。

2016年9月以来至今,“理文模式”共吸引了16家生活用纸后加工企业、2家包材企业和1家纸板纸箱厂入驻永川港桥工业园。其中,四川企业就有10家。

这些川企主要来自成都、郫县、什邡、大邑和彭州等地,都是二三线生活用纸品牌。最近两年多来,它们也和若禺公司一样,陆续将生活用纸产品销售到了全国各地甚至国外,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不仅如此,重庆理文每年要用100万吨竹子,直接给农民创造了至少6亿元的收入,带动了上万农民增收致富。其中,50%以上的受益农民来自四川。

而依靠重庆理文和四川等地企业的合作,永川港桥工业园纸产业集群也迅速崛起,2018年产值突破100亿元,成为永川区第一个百亿元产业集群。同时,重庆理文还形成了全国最大的生活用纸生产基地,产值规模跻身全国前四。

邻水两个产业园

八成企业来自重庆

重庆日报记者 仇峥

在渝邻高速路上,“远亲不如近‘邻’”的广告牌很醒目。“邻”的一个意思是广安市邻水县,第二个意思是邻居——邻水离重庆主城只有75公里,是四川距离重庆主城区最近的县。

为了在产业上融入重庆,邻水早在2006年就开始筹划承接来自重庆的产业转移,目前,已有82户来自重庆的企业聚集在邻水机电产业园。2012年11月开始,邻水又在与渝北茨竹镇接壤的高滩镇打造了一个全新的高滩川渝合作示范园。

距离更近,两地的产业融合也更深。

依托重庆 不断拓展产业新方向

每天清晨,都有8辆货车从邻水出发,往返于四川劲德兴汽车配件有限公司(下简称“劲德兴”)和重庆各工业园之间。

“每辆车每天至少跑两三个来回,工厂目前一个月3000万元的货值,忙都忙不赢!”6月24日上午,公司副总经理冯娟带记者参观生产线,并见缝插针安排工作。

劲德兴是在渝北成立的一家汽配企业,主要给重庆汽车企业生产塑料件,2010年入驻邻水机电产业园。

落户邻水后的劲德兴,继续深耕重庆市场。

劲德兴最初只生产汽车注塑件,在海尔投资重庆后,他们拿到了洗衣机、空调配套订单。随着重庆笔电产业的兴起,劲德兴又进入了笔电配套体系。2017年海康威视在重庆投资后,劲德兴还获得了大量监控器外壳订单。公司产值也从2010年的6000万元,持续增长到去年的2亿元。

邻水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党委委员谭洪波介绍,邻水2006年筹划机电产业园项目之初,就把“借力重庆,配套重庆”作为中心定位。经过10多年的培育,如今机电产业园已有110户签约入驻企业,其中82户来自重庆,园区75户规模以上企业中,56户来自重庆汽摩行业。目前,邻水已形成了相对完整的汽摩产业链,去年仅摩托车的产销量就达到30万辆。一批来自重庆的汽摩制造企业在邻水不仅成功完成搬迁,而且成长为当地的产业小巨人。

产业融合 两地互动再升级

四川力登维汽车部件有限公司(下简称“力登维”)来自九龙坡,由于客户主要集中在渝北、北碚等地,所以2014年主动落户到交通更为便利的高滩川渝合作示范园。

邻水高滩镇与渝北茨竹镇接壤,力登维的厂房与重庆地界只隔着一条公路。

力登维技术总监邓勇说,之前公司主要从事来图加工,技术研发是短板,到了高滩之后有意识地打造核心竞争力。近年来针对汽车节能降耗的需求,主动将一些更轻质的新型材料用于车灯保护罩、工具盒、座椅骨架等部位,可为汽车减重20公斤以上。重庆多家汽车厂都采购了力登维的产品。

高滩川渝合作示范园管委会副主任曹建洲说,今后,渝北区的南北大道向北延伸到高滩后,邻水将融入重庆半小时经济圈。随着川渝合作持续深入,高滩川渝合作示范园在规划、招商、运营等方面正在全面升级,朝着产城融合的新区模式加快发展。目前,高滩川渝合作示范园已有65户入驻企业,其中53户来自重庆。

在新区规划、建设提档升级的同时,高滩川渝合作示范园也在深入研究重庆的产业态势。曹建洲说,之前,邻水主要是承接重庆的产业转移,未来则希望有更多像力登维这样的工厂,能与重庆经济融合发展、协作分工。

用产自四川的天然气

供给“重庆造”环保产品

重庆日报记者 夏元

每天上午11点前后,重庆再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再升科技”)收卷工费长云,都会与工友在位于渝北区两港大道的厂区外,接收来自250公里之外、子公司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宣汉正原微玻纤有限公司(下简称“宣汉正原”)运来的玻璃纤维制作原材料。

再升科技是环保业界有名的高科技企业,其生产的玻璃纤维系列空气洁净产品,广泛运用于建筑保温、冰箱冷库、冷链物流、汽车节能等领域。目前,再升科技已成为国内生产规模最大的玻璃纤维棉制造企业,其滤纸产品大量出口欧美日。

“再升科技能够从环保材料供应商转型为行业引领者,离不开宣汉方面从产业链上游源源不断的原料支持。”日前,在接受重庆日报记者采访时,再升科技副总经理杨金明如是说。

“选择在宣汉落户建厂,是企业经过多番考察后的抉择。”杨金明介绍,一直以来,再升科技的主打产品微玻璃纤维棉、滤纸和VIP芯材等,都是以玻璃纤维为主要原材料,其整个生产工艺对于天然气等能源燃料的需求量非常大。

如何既保证原材料充足供应、气价合理,又能就近进行物流配送?为此,再升科技曾在西部地区多方寻找合适的原材料生产项目基地。

在2010年渝洽会上,再升科技获悉四川宣汉县拥有国内最大产能规模的天然气田,而且气价合理,两地空间距离适中,能够一举解决企业原材料生产供应问题。彼时又恰逢宣汉县政府来渝招商,再升科技很快与之一拍即合。

经过双方数次现场互访,再升科技与宣汉县政府达成落户协议——由再升科技投资,在宣汉普光工业园区设立子公司宣汉正原,制作玻璃纤维原材料成品,每天运送至渝北再升科技总部进行二次加工生产。

宣汉正原成立后,不仅给宣汉当地提供了500多个就业岗位,还带来了玻纤制造这一新兴产业,宣汉县更是在2016年将普光工业园区更名为“普光微玻纤新材料产业园”。

宣汉正原董事长商月红称,经过9年多建设发展,如今宣汉正原每年可为再升科技供应上万吨玻璃纤维,其中2018当年度产量达到1.125万吨创下新高。

“在满足对再升科技原材料供应的同时,企业还实现了产业链纵向延伸。”商月红表示,目前宣汉正原的产品种类增加了空气过滤棉毡、建筑用造粒棉、真空绝热板芯材等,不仅大量出口欧、美、日,还与松下、三菱等知名企业达成长期战略合作关系,有效带动了当地玻纤产业发展壮大。

川资布局重庆智慧产业

一年之内估值增长数倍

重庆日报记者 仇峥

去年6月,重庆九钰智慧科技有限公司(下简称“九钰智慧”)签约落户两江新区。6月26日,九钰智慧董事长程宁接受重庆日报记者采访时说,公司今年的产值有望在去年的基础上翻番,而在资本市场的估值更是增长数倍。

程宁是四川乐山人,他的合伙人——重庆市四川商会执行会长、学平大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彭学平同样来自乐山。自从去年6月份落户两江新区后,九钰智慧加快了在重庆、北京、凉山等多个智慧城市领域的产业布局。

彭学平说,正是由于智慧城市项目的快速落地,资本市场对九钰智慧“身价”的估值已从去年的1.8亿元飙升到了目前近10亿元。九钰智慧在重庆的发展,成为了四川资本近期在重庆智慧产业的一个投资亮点。

彭学平表示,重庆历来是四川资本流向的重要市场。重庆目前已有四川的市县级商会46家,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数超过6000户,四川企业在重庆的总投资过千亿元。重庆华森制药、重庆莱美药业等多家上市公司都是川籍企业家创立的。

随着近年来川渝合作的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四川资本结合重庆的产业特色,纷纷投向重庆的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物联网等新兴产业领域。在重庆的川商去年年底发起成立了重庆川商发展共同体,这个共同体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重点推进重庆、四川两地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项目实施。

彭学平在重庆的主业是民营医院,近期也在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将前沿的生物医学,以及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型农旅项目引入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