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王晋朝 华小峰

6月10日,“重温光辉历程 传承红色基因”网络名人川渝行沿着红军当年的行军路线来到了阿坝州红原县。提起如今的红原,人们脑海中最先浮现的是川西草原的自然美景。但于无声处,革命先辈却用“红原”这个名字时刻提醒着后来者去铭记一段光荣的历史。

瓦切镇红乔驿站

1960年,周恩来总理亲自为红原县命名,意为“红军走过的草原。”红原,就是红军长征走过的“草地”。老红军,张闻天夫人刘英曾在回忆录中写道:红军过草地的牺牲最大,这七个昼夜是长征中最艰难的日子。“走出草地后,我觉得是从死亡世界回到了人间。”

乘车在红原草原上向日干乔大沼泽行进,蓝天白云下,一些小型湖泊点缀其间,成片开放的小黄花,野趣盎然。让人很难将这里同红军走过的那片“死亡沼泽”联系起来。但当地牧民旺青甲告诉川观新闻记者,远方那些开满鲜花的地方都有可能是沼泽。“经验丰富的牧民也不敢把牦牛放牧到草地深处,一旦陷进去就再也爬不出来了。”

湿地旁的花海

“草地的险恶就在于它外表的美好。”微博博主“半杯馊茶”告诉记者,1935年8月21日,红军开始过草地时,正值草原雨季,加上黑白两河迂回泛滥,远远望去是一片绿色的海洋。但红军人和骡马走上草地后发现,须脚踏草丛根部,沿草甸前进。不慎陷入泥潭,无人相救,会愈陷愈深,乃至被灭顶吞没。“半杯馊茶”已经不是第一次来到日干乔,不过这次草地之行也给他带来了新的“惊喜”。“这一次看到的草地,就更像文献中描述的那样,一片水草茂密的高原湿地。”他说。

红原县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80多年前,红军通过这里时,日干乔大沼泽中央是一片面积很大的天然湖泊,周围因排水困难而湿地密布。“生态修复就是要把这里还原成红军当年通过时的样子。”他介绍说,这些年来当地通过蓄水保温、填沟还湿、禁牧休牧、围水造湖等工程,恢复湿地面积53.5平方公里。

红军过草地纪念碑

当年,草地是阻碍红军前行的天险。但如今,恢复好的日干乔湿地已经为当地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红原县瓦切镇距离日干乔湿地不到3公里,瓦切镇党委副书记李顺芳告诉记者,随着这里的自然生态逐渐恢复,高原湿地的奇美景色,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地旅客。“2019年我们在日干村建起了民宿风格的红乔驿站。”李顺芳介绍,红乔驿站营业第一个月,就收益3万多元。到现在,驿站可以为全村村民人年均增收一千多元。

此外,瓦切镇还在德香村建起了体验式“藏家乐”悠牧部落。在这里游客可以体验从骑马射箭到磨糌粑、捣酥油的藏族生活。当地藏族女青年德青措之前一直在阿坝县做会计,她告诉记者,现在回到家乡德香村,在悠牧部落当讲解员一个月可以挣到三千多元。“家乡旅游业的发展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到家乡创业。”德青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