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王眉灵 陈碧红/文 何海洋 吴聃/图、视频

6月5日,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正式投运前最后一次、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综合演练举行,1.8万余人次模拟旅客仿照正式投运后的登机流程,完成了值机、行李托运、安检、边防检查、登机、提取行李、中转等演练。跟随模拟旅客,川观新闻记者也进行了一次完整的登机体验,“方便”“快捷”是最大的感受,这受益于多项“黑科技”。

智慧!乘机全程无延迟

智慧安检、智慧引导、自助登机……演练过程中试用了一大批“智慧机场”建设成果,这让值机、登机流程变得快捷,带来全程无延迟的畅快体验。

上午11点半,首批模拟旅客抵达T2航站楼,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他们来到大厅两侧办理自助值机。日常机场都有自助值机的设备,但在这里,自助值机设备非常多,而且不限航司,这让值机的时间很快,几乎没有排队,上百名模拟旅客很快就打印出了自己的登机牌。有行李的模拟旅客办理自助值机时,还能同步办理自助行李托运,把打印出的行李条挂在行李箱上,直接送到托运机里即可。

背着随身小包,现在可以轻松地登机了。掏出身份证,在预安检处进行首次身份验证后,之后的安检、信息查询等全程“刷脸”即可。机场工作人员介绍,天府机场人脸识别技术已经覆盖了乘机全流程,能有效减少排队等候时间。

安检处,排长队?拿错物品?天府机场说“NO”。进入安检区域,一条安检通道上有3个小区块,可同时有3人放置随行物品进行安检;每个小区块配有人脸识别仪和内置芯片的行李框,将旅客身份和放置物品的行李框“锁定”,避免错拿。

走进候机厅,如果找不到登机口、需要快速导航定位,或了解航班的最新信息,通过航班信息查询设备,“刷脸”认证后,马上可得到相关专属信息。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分公司航站区管理中心副经理宋维民介绍,天府机场以“平安、绿色、智慧、人文”四型机场为建设核心,以创新、科技、绿色、生态为发展理念,希望带给每位旅客便捷、愉悦、舒心的乘机体验。

在此建设理念下,就连机场的卫生间,都进行了智慧化的打造!川观新闻记者看到,每个卫生间外有电子显示屏,实时显示着卫生间蹲位的使用情况以及维修情况,旅客可以据此选择等候还是另外寻找附近的卫生间;离开洗手间的旅客,还可以点击屏幕,进行服务评价或留下好的建议。卫生间内的洗手台镜面,实时显示着室外温度、室内温度、空气湿度以及PM2.5等信息,“所有卫生间都建有空气净化系统,能实时监测卫生间里面的空气质量。”

方便!出境、中转无阻碍

“乘坐东方航空MU322航班的旅客请注意,您所乘坐的航班即将起飞……”下午14点,T1航站楼的125登机口,听到广播的模拟旅客起身,自觉排队准备登机,准备前往东京成田。

天府机场正式投运后,T1航站楼将承载所有的国际(地区)航班,T2航站楼将全部用于国内航班停靠使用。今天的综合演练涉及22条旅客乘机流程,包括国际国内进出港流程,国际、国内到达中转流程以及混合航班的部分流程等等。体验过相应乘机流程后,模拟旅客一致认同:“方便!”

川观新闻记者随同几名需要中转的模拟旅客,抵达T2航站楼,提取行李后,不用出航站楼,在一楼的中转柜台即可办理下一航段的值机、乘机手续,再“刷脸”通过安检,来到T2候机厅。步入大厅,左侧就是一个自动扶梯,乘坐电梯抵达地下,即可登上APM捷运系统来到T1航站楼,运行时间仅需1分钟。APM捷运系统是一个类似地铁车厢的无人驾驶小车,快捷往返于两座航站楼之间,且有两列车组同时运行,旅客基本上能随到随走。

出境旅客从T1航站楼入关,会惊喜地发现,这一流程更快——按传统流程,旅客需要分别接受海关和安检对随身行李物品的检查,而天府机场采用了海关安检联合检查的形式,旅客只需要经过一次查验。

按照规划,天府机场本期将满足旅客吞吐量6000万人次需求,为了让旅客更方便地抵达机场,两座航站楼之间建设了综合交通换乘中心(GTC),引入9种交通方式,包括机场专线、出租车、网约车、地铁、高铁、长途大巴、团队大巴、PRT、私家车等,它们都有各自不同的站台和停车区域。

通过!演练结束后将模拟运行

近7小时的综合演练期间,航站楼内的一举一动,实时传送到了几公里外的天府机场运控中心——整座机场运行的“大脑”。

“这次演练设置了139架次国内外进出港模拟航班,演练科目多达132项,覆盖了机场运行保障的所有流程。”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分公司运行控制中心副经理李庆赟介绍,参演单位包括了天府机场第一航季转场的8家航司以及空管、航油、海关、边防等各驻场单位,共计出动了5200余名工作人员进行保障。同时还组织了全国各行业81名专家对本次演练进行全方位评估,希望能够对机场综合保障能力进行全面检验,不断优化完善机场各项安全服务保障机制。

从今年4月底以来,天府机场相继进行了4次大规模、全流程仿真演练,模拟航班量和旅客规模逐次提升,并对夜间、高峰期间等不同状态下机场的运行保障能力进行了检验。

接下来,天府机场将按照真实运行标准继续开展模拟运行,进一步查找问题隐患、落实整改措施,确保6月底正式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