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报观察记者 张红霞

金牛区马鞍东路有一条闻名成都的“粽子一条街”。6月5日,这里举行“我们的节日·端午粽子文化节”活动,现场设置了文艺演出区、祈福端午区、千年端午区等6个区域,现场活动活跃着许多社区志愿者。据悉,马鞍东路“粽子一条街”还将可能被注册为商标。

从2009年开始,每年端午节前夕, “我们的节日·端午粽子文化节”都会如期在金牛区驷马桥街道马鞍东路社区举行,到今年已经第11届了,意在增强社区居民互动融合,增加爱国情感,弘扬传统美德,共建和谐社区。

2015年,随着旧城改造项目“曹家巷广场”顺利落成驷马桥,为“粽子一条街”的“文化惠民”活动提供了新的场地,马鞍东路“粽子一条街”民俗文化街注入新的活力,“粽子一条街”民俗特色街得以延续。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文化节日之一,已于2009年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每到端午节,“成都粽子一条街”就会引起人们的关注——一个是媒体群,这里是一个与端午紧密相连的符号,是必访之地;一个是顾客群,节前来这里买些婆婆们包的粽子,好象被传统文化照拂过,有一种别样的温情。

这条街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满街看到的都是以“婆婆”命名的粽子摊呢?

故事要从从上世纪90年代讲起。

马鞍东路13号的李婆婆是首创者。当时,她给家里人准备的午餐就是粽子,有时做多了就分给院内邻居尝尝,久而久之大院里的主妇们学会了,就在大院门口摆起摊卖,来换取些零用钱以贴补家用。

同院的“马婆婆”周启玉退休了,每月老俩口凭着退休工资生活不成问题,“但想贴补一下儿女就困难了。”

受到李婆婆影响,周启玉拉着邻居叶新芳和张兴碧筹划起了粽子生意。她们买来25斤糯米,又到火车北站附近的菜市场买到了粽叶,三个人的粽子摊就扯开了。

白粽3元一斤,红豆粽子4元一斤,三个人开始还担心卖不出去,但一出摊立刻就被抢光了。那年端午节,3个婆婆靠卖粽子,每人分了500元钱和20斤糯米,一炮而红。

三个婆婆合伙卖了3年粽子,随后单飞,粽子生意就这样固定了下来。张兴碧回忆说,“那时候生意好的时候还要排队,从摊子往外头要排出去一两百米。”

开创马鞍东路“粽子一条街”的4位婆婆都住在马鞍东路13号大院,老街坊都知道:马婆婆名叫周启玉,梅婆婆名叫叶新芳,任婆婆名叫张兴碧。“去世的李婆婆姓谭”,马婆婆周启玉笑着说,“那些年生都是跟着老头儿的姓喊的。我们老头儿姓马,大家就喊我马婆婆。”

“我和老伴都是工人,要供养一家不容易,卖粽子对我们家很重要。”靠着这些收入,她的3个孙子都读上了大学。“第三个孙子在西南交大读书,昨天都回来帮他妈妈包粽子。”周启玉自豪地说。

每年端午前夕,卖艾草和菖蒲的小贩也会来这里凑热闹,在粽子摊前做生意。市民们把一束束菖蒲、艾草和粽子一起带回家,已成为成都端午“赶集”一景。

随着马鞍东路的“粽子”名气越来越大,商家逐年增加,粽子的口味、形状也不断改进,引来媒体争相采访报道,马鞍东路“粽子”和马鞍东路13号院的的孃孃们火了,成为成都一道与端午相配的民俗文化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