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阚莹莹 文/图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寿光以“中国蔬菜之乡”美誉早已名声在外。那么,除了蔬菜,寿光还有什么?

“山东济南,中国青岛,世界潍坊,宇宙寿光”,走进寿光,当寿光人自己提及这个网络梗,我们能感受到的,这不只是调侃,更多是自信。

这份自信,不仅来自于随处可见的农业先进科技的普及应用,使得寿光的蔬菜产业不断迭代升级,继续保持着产业领先地位,也来自于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核爆”效应,乡村发展被全方位良性引爆,敢于“出圈”,乡村振兴有着N种打开方式。

试水电商,网红村“出圈”

“这款羊角蜜又脆又甜,想吃瓜的宝宝们,赶紧点击购买链接。”5月17日,在寿光市寨里村电商小院,一场直播卖瓜活动正在进行。主播一边介绍当日售卖的羊角蜜,一边回复网友提问。

这样的场景,在寨里村每天都在上演。

寨里村直播卖瓜 

寿光蔬菜产业快速发展,很早就进入了电商业者的视野。果蔬生鲜电商也在电商行业中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并逐渐与一系列新的业态、产业模式相融合。近年来,直播等新形式电商拔地而起,改变了电商行业的版图。寿光蔬菜瞄准直播风口,走向了更广阔的市场。

“鲜馥”直播小院便是一个典型代表。鲜馥是一家农产品电商公司,基于寿光当地的产地优势,鲜馥打造了包括贝贝南瓜、蜜薯、羊角蜜甜瓜、绿宝甜瓜、三色小番茄等网红产品,201为了带给消费者更好地网购体验,“鲜馥”电商坚持每周6场直播,每场3个小时以上,通过淘宝、抖音、拼多多等平台进行直播,通过讲解、烹制、到大棚直播等多种形式,介绍不同的产品,直播带货每周可以做到400万的营收。

2020年1月—7月份,鲜馥电商开展直播230余场,线上交易额1.3亿元,同比增长320%。天猫2020寿光蔬菜采摘节期间,仅一天鲜馥就销售44352单,位列天猫蔬菜销量排行榜首位。示范带动下,一批批优秀的短视频创业团队争相咨询入驻。电商平台的入驻和网红直播与周边园区形成了互生互长的良性“生态系统”。

农旅融合,不只会种菜

紧邻寨里网红村的,便是人文古村韩家牟城村。韩家牟城村汉字文化渊源深厚,古仓颉墓和仓颉石室就在牟城。

随着大棚蔬菜让村里人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韩家牟城村开始瞄准村里的文化资源,计划走一条农旅融合的乡村振兴路。

韩城牟村文化中心,村民农闲可学习书法、国画等。

于是,村里的仓颉书院、汉字文化馆、书香房、国学堂、民间技艺传承馆等活动中心逐渐落地,村民的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

在村民活动室,村里的老年人喜欢来这里下象棋、打扑克,年轻人喜欢来这里打台球;在书香房,共有各类藏书1万余册,所有的书籍实现了与寿光市图书馆和文化中心进行信息联网,村民借阅图书可以通借通还;国学堂以弘扬儒释道国学文化为主,村里定期在这里开展文化研讨活动和各类培训活动,学校也经常组织师生到这里开展研学活动。

“过去人们认为寿光人只会种大棚菜,如今经过全面整治,韩家牟城正在朝‘农文旅’融合迈进。” 韩家牟城村党支部书记韩祥国说。

不落一人,养老服务升级

乡村振兴不能留下任何一个人。如何解决好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双王城生态经济园区将这作为改善民生事业的突破点。

等待就餐的寇家坞留守老人

上午11点,双王城生态经济园区寇家坞四村的博瑞康养中心餐厅内已经坐满了前来就餐的老人。

为了提高老人们的生活品质,2020年,寇家坞四村通过上级政策扶持,由村集体多方筹资,建设了占地2500平方米的博瑞康养中心,除了每天为老人提供中、晚两餐外,还建设了多处活动室,提供免费看电影、休闲娱乐和60岁以上老人免费洗澡等服务。“中心于 2020年10月21日开业,目前村里来此就餐的老人近50人。在这里,70岁以上的老人一顿饭2元钱,80岁以上的老人一顿饭1元钱,90岁以上的老人一顿饭5毛钱,村民们普遍反映很好。”博瑞康养中心工作人员介绍。

目前,双王城寇家坞一村、二村、三村、四村、六村以及六股路村康养中心已陆续开业。以寇家坞联村为试点,双王城生态经济园区正全面推进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发展。

盘活村级经济,农业村华丽变身

大棚蔬菜蓬勃发展的寿光,土地问题一度成为老大难。

屯西村,曾经是寿光一个普普通通的农业村,通过体系结构调整、城中村改造,现在已经发展成城市新社区的典范。

走进屯西村,宽敞的文化中心、整洁的小区大院,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一个城中村。

屯西是如何做到的?

屯西村投资1000多万元配套建设社区物业中心,老年活动中心等六大服务中心。

屯西村党支部书记葛茂学,曾经担任过企业负责人,1999年,他上任第一件事,就紧紧抓住了村级主要矛盾——土地分配不均、地块布局不利于经济发展。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葛茂学大刀阔斧进行了土地结构调整。平掉全村的老旧蔬菜大棚,重新划分地块,根据全村群众意愿签订协议——愿意多种大棚的向村里交小麦,不愿意种大棚的由村里补偿小麦,每亩800斤。截至2002年,屯西村全部土地调整完成,全村建新式蔬菜大棚760多座,村集体增收76万元,群众的经济实力也大大增强。

2003年,屯西村一鼓作气,着手推进第二件大事——根据村庄独特的地理优势,对村庄进行了二次规划。

原来,寿光城区的老南环路从屯西村东西方向穿村而过,形成经商的优势位置。有的户愿意经商,就想把房子建在主干道旁边,有的户不愿经商,就没有这种需求。

于是,屯西村打破原宅基地界限,重新划分宅基地,而且进行了招投标。根据村民不同的需求,征得村民同意后,屯西村分7批进行了招租。他们用这种方式增收386万元。

此外,屯西村还建设商住两用楼。一次性缴纳50年费用,通过这个办法村集体增收180多万元。

三件事,三步棋,短短三年时间,屯西村脱胎换骨,盘活了村级经济。

外债全部还清,村集体经济还有了结余。屯西村开始改造村貌,村内17条道路全部进行了硬化,投人资金 700多万元,没向老百姓要一分钱。 短短几年时间,绿化、亮化、排污、自来水.....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样板逐渐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