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报观察记者 曹爽

“用诗歌追求文学梦想。”震杳,一个具有诗意的名字。

2月22日,“子昂故里·诗意遂宁”全国诗歌创作大赛评奖结果出炉,来自黑龙江的诗人震杳凭借原创诗歌作品《一品宋韵青》,成功获得本次大赛一等奖。

未断的羽翼 用诗歌追求文学梦想

震杳,本名刘洋,今年37岁,出生于黑龙江大庆市,从小热爱文学的他,一直拥有一颗“文学梦”,在他上中小学时,便开始试着写一些简单的诗词。

“直到高中,因病重被迫退学,便停止了创作。”刘洋说,自己患有先天性的全身肌肉萎缩症,在高三那年病情加重,被迫退学,连高考都未能参加。

“刚退学的时候,确实因为病情的原因有点心灰意冷,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患病的刘洋平时生活无法自理,饮食起居都由母亲照顾。

退学过后,刘洋因为病情的原因,一直闲置在家。

“退学后在家就在网上看一些文学作品与学习视频,也会看一些心理辅导的视频。”刘洋坦言,像自己这样的残疾人,心理健康非常重要。随着时间的流逝,刘洋也渐渐迈过了心理上的 “坎”,“文学梦”也在心中重新升腾而起。2010年,他那已经有点使不上力的手指,重新拿起了“笔”,开始诗歌创作。

如今,9年过去了,刘洋在此期间陆续在《诗刊》、《芳草》、《星星》、《山东文学》、《延河》、《草原》、《奔流》等杂志上发布过诗歌作品及短篇小说,并在2018年荣获第四届“中国诗河鹤壁”国际诗歌大赛一等奖,同时也成为中国诗歌协会会员。

“一品宋韵清” 大赞遂宁宋瓷文化

“此次获奖,既激动又开心,这意味着大家对我创作的诗歌的认可。”刘洋谈及获奖感受时说,“也要感谢主办方的热情邀请,希望以后自己能创作出更多更好的诗歌作品。”

谈及此次的获奖作品《一品宋韵青》,刘洋说,自己虽然对遂宁了解不多,自己也没有去过遂宁的宋瓷博物馆,但通过在网上查阅资料,观看相关的视频,了解了它的历史文化后,便被它的文化底蕴所折服,并花了一周的时间写下了这首诗歌。

“虽然只是一次‘隔空对话’,但宋瓷文化的魅力已足够让我为之沉迷。”刘洋说,“这次颁奖自己也会来到遂宁,到时一定要身临其境,领略遂宁宋慈文化的风采。”

附:《一品宋韵青》诗歌(原稿,由作者本人提供)

《一品宋韵青》

——遂宁宋瓷博物馆

黑龙江/震杳

 1. 

假如命运注定要将我掩埋

我愿像这些宋瓷

1700年前,桓温手指这块宁和之地

为它命名,仿佛就是在等待

这些易碎品,从土化为瓷

再归于土,去国远乡

沉睡在遂宁的地下

泥土深知,创造什么,就得接纳什么

但时间与黑暗,已无法再改变它们清朗的肌骨

锋利的青铜和铁器摧眉折腰

釉色之光更接近于永恒的哨音

当我们探索的手,向下触摸到这些青瓷

仿佛摸到了一个朝代坚硬的天空

2. 

雨过天晴云破处

花鸟皇帝赵佶

用消瘦的字体

为青瓷圈定了美学范畴

风雨飘摇下的宋帝国,急需一次放晴

整饬零落的江山 青,是一阙合于枕畔的梦,从天子到百姓

陷入病态的痴恋

掘流水,采碧霄

今人已无法猜出这种釉色的成份

就像无法接近,一个朝代湿热的呼吸

它特有的记忆与身份

独自挑亮历史晦暗的光,虽然有时

会将自己压碎

3. 

一盏青色的荷叶

像世间所有荷叶的本体,羁留在时间中

时间停留在,一只罐口

你可以向罐内,装入金银、细软

装入粮食或水,用过的梦

无论什么,被一片荷叶盖住

都会成为夏的一部分

你也可以,像一千年前的那个人

在罐内装入,九十九只碟子的祈愿

他一定反复清点,仔细填装

如同盘绕易碎的命运

他何尝未想到,一切都会被流水带走

除了一叶荷,及它体内的青色

4. 

一排排青瓷,在宋瓷博物馆

与你相遇。你不是它们的制造者

也不是它们的拥有者

但你依然可以享有它们的光润与线条

它们依然愿意向你展示

千年前繁华的宋朝

是如何从街巷深处呈上一盘佳果

如何将春酒,从细嘴壶里注入雕花杯

那是你无法领受的生活

却被你的祖先,平淡度过;

被一坛江水 从容使用。

而今,在隔世的灯光下

这些素雅的瓷器唯有空着

只为与它们匹配的事物,俱已消逝

5. 

如果我穿上一袭青衣

是否就可以和这些瓷器称兄道弟

如果我也能凝固唇舌,在柔润的釉面下

打坐,是否就可以

躲过世间的尘埃

当条条缠枝从四面八方涌来,爬上我的肩头

是否会用一片叶

挡住我的脸

但我无法发出那种金属般的铮铮之声

我的骨长在肉身之下

不像你,将最坚硬的部分

放在体外。或坐或立,你从不害怕

七尺之外,自己的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