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肖姗姗 成博 视频/郑晓飞

读书,是没有时间限制的,无论什么年纪,读书都永远不晚。


陈子昂出生于大富之家,少时不读书,横行乡里,惹是生非,终于在17岁入狱。后被救出,从此发奋读书,终于成为一代大诗人,创作出了《登幽州台歌》等脍炙人口的诗篇。

韦应物出生在权贵之家,名门望族,也是纨绔子弟,不学无术,凭着家族关系,在15岁的时候给皇帝唐玄宗做侍卫。当年京城长安就流传着一首关于他们家族的歌谣:“城南韦氏,去天尺五。”这下更不了得,嚣张跋扈,胡作非为,据史书记载,韦应物当时不仅赌博,有时候还窝藏亡命之徒。但经历了安史之乱后,韦应物发奋读书,后来做官,痛改前非,勤政爱民,千方百计为百姓做好事,写下了“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等诗句。

虽然读书伴随一生,但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我们对书的需求,会有所取舍,也会有不同心得。比如少年时喜欢李白,青春飞扬,豪气万千;中年时喜欢杜甫,沉郁悲凉,浑然大气;暮年时也许就喜欢王维了,淡泊宁静,空灵幽远。不过,无论何时,读书,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从书中读出诗意。诗意是来自于语言和灵魂的至高的力量。因此,通过阅读,我们从时间中相遇诗意。

为什么要阅读

关于这个问题,我想从四个方面来谈:

首先,阅读是丰富心灵、完善思想、充盈生命的最佳方式。明理、求知、善辩,只是表面。海德格尔说“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而诗意的栖居,其中最重要的方式之一,便是阅读。阅读是丰富心灵、完善思想、充盈生命的最佳方式。

其次,阅读让我们认清自己与世界的关系,以及自己与自己的关系。关于这一点,我想引用培根在他的《论读书》里说过的话:“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数学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第三,阅读让我们从中获得人生的乐趣。

第四,对写作者来说,我们会通过直接和间接的经验来获得认知。间接经验在很大程度上便是阅读。而写作的冲动来自于两方面,一是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生命体验,一是阅读给予内心的悸动。但在现实生活中,每天单调重复的枯燥生活,让我们的心灵变得日渐麻木,那种幽微的、稍纵即逝的心灵敏感,往往捕捉不到。所以,由阅读带来的客观刺激,就变得很重要。

阅读什么样的书

当我们对阅读的重要性有了基本的了解之后,就进入到了阅读什么样的书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阅读经典。哈罗德·布鲁姆在《史诗》一书对伟大作品提出了“三大标准”:经典是经过历史检验的、具有审美光芒、认知力量和智慧的伟大作品。审美光芒,指的是语言、诗意、神性。认知力量,是指对社会和人性的洞察。智慧,指的思想性。在他的《西方正典》里,他又说经典之作首先要具有原创性;经典之作给人带来陌生感;经典之作让人获得崇高的审美意识;经典之作具有永生的性质。

列夫·托尔斯泰的“三大标准”则是首先是作品的内容,即内容越有意义,即对人生越重要,作品的品位越高;其次是通过与此类艺术的技巧而获得的外在之美;第三是真诚,即作者对其所描写之物要有真切的亲身感受。

卡尔维诺同样有他判断“经典”的标准,在他的《为什么读经典》里,他从四个方面回答了经典是什么的问题:经典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经典是每次重读都会带来发现的作品;经典是即使初读也像是让你重温的作品;经典永不会耗尽它向读者说出的一切。

在明确了要阅读经典的同时,我也想提醒大家,要警惕“当下畅销书”,远离“二手解说书”,多读原著、多读务虚之书、多读契合自己精神气质和心灵气质的书。

如何从书籍中寻找诗意

诗意是来自于语言和灵魂的至高力量。目前,大多数人对诗意的认知,还仅仅局限于语言层面上字、词、句子所构成的摩擦力、弹性和张力。在这样的情况下,那些富有诗意的句子,在字里行间提供多维的向度、丰富的弹性、含糊的巧妙,向我们传递出微妙的、捉摸不定的奥义,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美妙,甚至有时还会给人带来一种匪夷所思、目瞪口呆的梦幻感。但事实上,诗意还包括以情感和思想所建构起来的内蕴、节奏和气息,带给我们以情感的共鸣和精神的振动。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首波兰诗人塔杜施·鲁热维奇的诗作《见证人》:

亲爱的,你知道我在里面

请你不要贸然进入

我的房间

你会看到我在里面

面对白纸

无语

听着被屠杀被侮辱者的哭声

我怎能描写

爱的场面

看着孩子们的笑脸

我又怎么能写下

死亡

请你不要贸然

进入我的房间

你将看到

一个暗哑、被桎梏的见证人

见证了

被死亡压倒的爱

事实上,所有伟大的作品,都是具有诗意:我们可以从《百年孤独》中发现拉丁美洲魔幻现实生活下的那份波澜迷离、恢弘变幻的诗意;可以从《静静的顿河》中找到顿河流域上那份波澜壮阔、苍茫雄浑的诗意;可以从《战争与和平》中找到俄罗斯大地上人民战争跌宕起伏、风起云涌的诗意;也可以从《包法利夫人》中找到在情与爱背后日常生活的幻想与毁灭的诗意……而要达到这种诗意的发现,需要我们做下一些功夫:

首先是有规划、有系统地阅读,并且做读书笔记。读书笔记不是摘抄,是阅读的随感、随想;可以赞赏,亦可批判,还可升华、增补。如此,才是活读书,不是读死书。

其次,要挤时间阅读,并且详略得当。朱光潜在《给青年的十二封信》里把这个问题说得很明白:“你试抚心自问:你每天真抽不出一点钟或半点钟的功夫么?如果你每天能抽出半点钟,你每天至少可以读三四页,每月可以读一百页,到了一年也就可以读四五本书了。何况你在假期中每天断不会只能读三四页。你能否在课外读书,不是你有没有时间的问题,是你有没有决心的问题。”

第三,做一个真正懂诗的读者。一个人真正地读懂诗歌,必须要具备一定的诗歌常识和诗歌判断,以及具备一定的诗歌触觉和诗歌敏感度。当具备以上的条件,也许就能够从文本中找到诗意:从内容上感知诗意的力量,并试着靠近伟大作者的灵魂,试着超越世俗层面上精神的庸俗;从语言上感知文字的诗性之光。

总结来说,不论阅读,还是写作,我们的鉴赏力和创造力,都是伴随着个人的情怀、境界、气象的提升而不断向上。因而,做一个有境界、有情怀、有气象的人尤为重要。

如何培养阅读的兴趣

关于这个问题,我想简单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心得:首先是多读、常读,读好书,兴趣自然就形成了。不读书,未能从书中获得乐趣、知识和真理,肯定就不会有兴趣。其次,常买书、勤借书对于阅读兴趣的培养也是有促进作用的。最后,要做到摈弃干扰,尤其是来自手机信息的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