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燕巧 文/图/视频

文庙档案


剑州文庙位于广元市剑阁县普安镇剑阁中学内,前临闻溪河,门对鹤鸣山,是四川省内现存为数不多的“学庙合一”的文庙。


历史上,孔庙和教育始终紧密相连,往往“因庙设学”“庙学合一”。文庙作为祀圣贤、习礼仪、讲经籍、议文事之地,无论是左庙右学、右庙左学、前庙后学还是中庙旁学,总是庙学合为一体,学在庙中,庙中有学。


剑州文庙,也叫剑州学宫,自北宋庆历年间创设,南宋淳熙年间迁建于卧龙山下至清末,一直是古剑州、今剑阁的教化重地,剑州文庙历经多次修缮,先后以剑州儒学、隆庆府学、剑州学宫名留青史。至今日,剑州文庙与剑阁中学也共处一地,依旧保持“学庙合一”的布局形制。


历史

平均每30年就有一次修建

剑州文庙位于普安镇,这是曾是剑阁县的老县城,从南北朝时期到公元2003年,这一千多年的时间内,普安镇历来是郡、府、州、署、县治所。

4月19日,走进剑阁县普安镇剑阁中学,迎面而立的是学校的教学楼,学校格外安静,只能听见老师讲课的声音从教学楼传出。

剑州文庙就位于学校的西北角,占地大约有5亩。一块“剑州文庙”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立在文庙前。大门上挂着牌匾“兼山书院”,上面写着“光绪乙亥九月”。剑阁中学副校长伏天祥介绍,“兼山书院”这四个字是光绪年间剑州知州李榕在重修兼山书院时题的字,现在这块匾就是根据当时的题字拓的。

剑州文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

宋代开始,剑州修庙兴学进入有志可考的时期。剑州官学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北宋庆历年间。庆历年间是官学复兴的重要时期,全国出现三次兴办官学的运动,在这个洪流下,剑州儒学应运而生。

南宋时期,剑州儒学经过迁建得以不断完善和拓展。淳熙六年,知州张渊将已有130余年建校历史的儒学从城西迁建于闻溪东崖卧龙山麓之东园,之所以要迁建,是因为旧学频临龙泉涧,水患不断。且学校紧靠百姓房屋和集市,嘈杂不堪,实在不是个办学读书的好地方。张渊冲破种种阻力,快速地将儒学搬迁到了东园,他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举动,将剑州的翰墨与造士之根深植于卧龙山麓,至今仍根深叶茂,生机勃勃。也自此,卧龙山成为剑阁的儒学主山。

由于张渊的迁建“幸于速成”,祭祀孔子的大殿褊窄,宋淳熙十三年,当时的剑州知州杨为缉重修文庙大成殿,建起了一座高耸庄严、光彩宏丽的大成殿,这个规格和水准,当时川内还没有哪个学宫达到这个程度。

南宋绍熙元年,剑州儒学改称隆庆府学,并进行了大规模重建。进入明代,先后进行了10次修建。

清代乾隆至光绪年间,剑阁文庙又进行了13次维修扩建,最大且为近代最后的一次维修是光绪二十九年开始的对大成殿的修复工程,这次维修以剑州知州茹汉章主持。

由于上一年火灾,大成殿被烧毁,茹汉章委托李培坤、王仕魁等地方绅士重修,曾任重庆、顺庆府教授的邑人李开元监修,整个修复时间达两年之久,至此,剑州文庙的形制完备,布局科学,建筑精良,气势恢宏,其名远播川陕甘。现在大成殿的左右梁上,都还可以看到当时重修的题字。

有意思的是,清雍正年间,兼山书院曾迁建于剑州学宫前约200余步的东街上,文庙与书院相伴而处。

剑州文庙在自北宋开创到南宋迁建、重修,再到明清两代的重建、增修、修葺,800余年的时间里,文庙的建设不断,有史可查的共计29次,平均每30年就有一次修建,沿袭至今,始终都是办学的佳壤宝地。

传承

至今依旧保持着“学庙合一”

进入近现代,剑州文庙随着时代变化也命运多变,但至今日,依旧保持着古时“学庙合一”的布局形制。

1905年,因教育改革,兴办新学,城内学校布局调整等原因,剑州文庙暂停办学,学生入剑阁高等小学堂学校就读;1912年,剑州设立教育机构“劝学所”,主管全县教育工作,地址仍在文庙。

1930年,剑阁县立初级中学设址兼山书院,1934年又停办,1939年向四川省政府申请复立,校址又改迁到文庙,民间以为,将初级中学迁到文庙办学,有利于剑阁的文运兴隆。

上世纪战争时期,文庙内师生离散。1950年,剑阁初级中学在文庙恢复,将当时的初中生新组成一个高中班,这个班级只办了一学期就停办,当年秋剑阁初级中学并入剑阁师范学校,从文庙迁出。直到1958年,剑阁初级中学迁回文庙,改名为剑阁中学,正式招收高中班,成为完全中学。自此,剑州文庙一直是剑阁中学的办学之所,1981年,剑阁中学被确定为四川省首批重点中学。

2005年,剑阁中学全面维修已有千余年历史的剑阁文庙,恢复“隆庆府学”旧观,并将“兼山书院”牌匾挂于文庙戟门处,以期贯通书院与文庙的气脉,使千年文庙再展新姿。近年来,剑阁中学建设校园文化,将文庙的东西厢房等处辟为校史馆、展览室。“展览室对外开放,有很多学生、家长、校友、社会人士来这里了解剑阁厚重的文化。”

2021年4月,剑阁中学内书声朗朗。伏天祥介绍,剑阁中学占地150多亩,目前学生有4200多个,360多位在职老师,80几个重点班。“本科上线最多时有1000多人,重本上线200多人,本科分数线升学率55%以上,是其他学校的总和。”

形制

左庙右学,整体风格气势雄浑

全国各地的文庙,其建筑形制大致相同,均有棂星门、大成殿、文昌阁、泮池、崇圣祠等纪念建筑,作用大致有三:一为祭祀孔子的场所,二为教育场所,三为科举考试的场所。

剑州文庙坐北朝南,以供奉孔子的大成殿为中心,其他建筑沿中轴线及中轴线两侧分布。

走进大门,剑阁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吴成介绍,这个大门是文庙曾经的“戟门”,也是大成门,是通向文庙主体建筑大成殿的大门,也是进入大成殿前须整肃仪容的地方。以前,在“戟门”前,还有泮池、泮桥、棂星门、照壁、万仞宫墙。

在大门进门处右边,映入眼帘的首先是一块学宫图,学宫图来源于雍正年间的《剑州志》,从“学宫图”可以看出,剑州文庙的总体布局是左庙右学。

正殿,也就是大成殿,是文庙中最重要的核心建筑。现存的大成殿为单檐歇山式清代风格的建筑,青瓦覆顶,正脊鱼龙吻,两边檐角为8个神兽,殿前有6根圆柱支撑,悬有“万世师表”牌匾,面阔5间,大门共9扇,平常只开正中的3扇。整个建筑气势雄浑、风格俏丽。

大成殿殿内为300余平方米的大厅,整个内部建筑均为朱红色。进门先看到殿正中的孔子雕像,雕像后即是“先师孔子行教像”,“先师孔子行教像”两侧就是孔子的名言摘录和剑阁县历史文化。

环顾大成殿,8根圆柱支撑着高高的屋梁,抬头仰望,正中左边抬梁写有“大清光绪癸卯年季冬月,吉日,剑州知州茹汉章,剑州儒学学正熊祥谦,训导张锡畴”。右边抬梁写着“监修拔贡李开元,协修教授何钦朝,文生何天华……”等字样。

伏天祥介绍,左右两边的抬梁和支撑8根圆柱的石墩是剑州文庙在2012年被评为四川省第八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重要依据,川观新闻记者在大成殿看到,石墩花纹清晰可见,工艺精湛,保存完好。

走出大成殿,乡贤名宦祠位于“戟门”与大成殿之间的东西厢房。现在,这里是剑阁中学的展览室,左边“文英馆”供奉着黄裳、赵炳然等卓越的剑州籍人士事迹,右边陈列着从古至今名人大家们描写剑阁的诗歌,包括接地气有保存意义的剑阁方言。

剑州州学兴隆不绝,进士辈出,特别是南宋剑州人黄裳,高中进士后,官至礼部尚书兼侍读,他不仅是一位受人尊敬的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和天文学家,他所制作的《天文图》在世界天文史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是世界上星数最多的古代星象图,比欧洲人领先300多年。

“戟门”的右边是剑阁中学校史馆。从1930年,剑阁中学建校开始,在剑州文庙(学宫)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教育也有了近百年的历史。

2011年,剑阁中学在清明节举办了祭孔大典。“举行祭孔大典,旨在传承中国历史文化之经典,弘扬尊师重教的风尚,聆听圣哲先贤的训导,弘扬剑阁文化。”

如今行走在剑阁中学校园里,也处处可见儒学元素,食堂外,宿舍旁印着“弟子规”“三字经”,千年文庙与现代教育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