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邵明亮

近日,位于内江隆昌市的一家花椒种植专合社销售门店内人流如织,大家争相前来选购各类花椒产品。记者注意到,每件产品的外包装上,都有一个蓝绿色调、印有“四川扶贫”的标识格外显眼。

“四川扶贫”公益品牌商标

“这个商标的作用可不小!”花椒种植专合社负责人张建感慨,在“四川扶贫”公益品牌商标的辐射带动下,自己所在的专合社通过大力发展花椒种植和加工,助力3个贫困村、百余户贫困户实现脱贫增收。

受益的远不止隆昌,更远不止花椒——依托“四川扶贫”公益品牌商标这一助农增收的法宝,我省众多扶贫产品在近年来实现了“华丽转身”。

农户点赞:

“知名度提高了,我们的农产品才能卖得好!”

2019年12月,在广东省佛山市的援建下,一个300多亩的菜心种植基地在凉山州喜德县鲁基乡拔地而起。然而,这个蔬菜基地却不知应该如何把品牌打响。

直到去年4月,鲁基乡的农产品获准使用“四川扶贫”公益品牌商标——一下子,该村农产品不仅销路拓宽,价格也有所提升了。

“知名度提高了,我们的农产品才能卖得好!”鲁基乡一名农户说。

2018年12月,“四川扶贫”公益品牌商标注册成功,让川内各地的扶贫产品有了共用、共享、共建的“身份信息”。“‘四川扶贫’涵盖的,并不局限于贫困县生产的产品,还包括使用了贫困地区原材料的产品……”省扶贫和移民工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如今,全省已有2901家企业使用“四川扶贫”公益品牌商标,用标产品总数达6105个,为促进扶贫产品销售和贫困群众持续增收奠定了良好基础。

使用“四川扶贫”公益品牌商标的农产品(四川省扶贫开发局供图)

企业看中:

政策引领,多部门合力提升企业热情

眼下, 在宜宾市高县来复镇通书村,村里的桃树已经开始坐果,柠檬则已进入丰收时节。

该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卢伟说,为了推动村集体经济未来的进一步发展,公司最近正向有关部门提交使用“四川扶贫”公益品牌商标的申请。“希望能尽快获得授权。”卢伟说,加入“四川扶贫”大家庭后,政府将对相关企业有系列帮扶政策。

“打上‘四川扶贫’的标识,只能说明产品来自贫困地区,具体怎么卖出去,还要多部门合力。”省扶贫移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四川将充分发挥商务、供销、机关事务管理部门在消费扶贫中的主渠道作用,推动各级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等带头参与消费扶贫,直接采购“四川扶贫”产品;同时,展开“八进”行动,大力推动“四川扶贫”产品进市场、进餐企、进商超、进高速路、进机场、进机关、进社区、进网络,不断带动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和贫困户增收。

“作为基层小企业,我们迫切需要相关部门的指导和扶持。”卢伟说,平时因为忙于工作,自己和同事们很少有机会走出去学习各地先进经验。“希望企业等申请通过后,未来能得到来自政府进一步的资金和专业技能培训等方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