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报观察记者 罗之飏   

每个人、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小账本,每个省也有自己的大帐本。1月14日,四川省每年最大的账本——《关于四川省2018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9年预算草案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提请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审议。

报告显示,2018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718.3亿元,今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984亿元,两年累计支出将超过1.8万亿元。这份报告详细记录了过去一年钱花在了哪儿?今年又会把钱投向何处?堪称是今年四川“含金量”最高的账本。

账本往往能反映个人或家庭的生活状况,同样,每个省的收支结构也能反映出当地发展情况。与往年不同,四川今年提交审议的账本从“谋篇布局”、“构思基础”到“写作手法”均有不同,细读这份沉甸甸的账本,今年四川的发展重心跃然纸上。

看“谋篇布局”

首次按“三保一优”要求提升财政资源配置效率

做好“为民理财”工作,不同于往年,《报告》将今年支出的重点放在“三保一优”上,即保运转、保民生、保重点、优结构。省财政厅厅长陈炜认为,保运转、保民生是财政基本职能的体现,而保重点、优结构是为了进一步提升财政资源配置效率,集中财力办全省大事要事。

一方面,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四川财政增收压力进一步加大;另一方面,脱贫攻坚、生态环保、高质量发展等刚性增支需求较大,同时,伴随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政策实施,今年四川财政收支矛盾将进一步凸显。

如何保重点?《报告》提出,严格支出管理,除刚性和重点项目支出外,省级部门预算一律按不低于5%的幅度压减。“集中起来的这笔钱将全部用于保障省委、省政府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四向拓展 全域开放’等重大决策落实。” 陈炜透露。

如何优结构?《报告》中全省税收收入预算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算比重为72.4%,较2018年提高2个百分点,税收收入占比进一步提高;民生支出占比达65.1%,财政收支结构进一步优化。

看“构思基础”

首次以“课题调研”形式奠定预算报告编制重心

让财政预算报告编制更全面科学,既要算好“纸上数据”,也要摸清“地方实际”。四川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报告》编制前,省财政厅成了10个课题小组,对支持“一干多支、五区协同”、三大攻坚战等财政保障重点方向进行再论证、再把握,为预算报告编制提供理论支撑。

有对标中央决策。党的十九大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作出了新的安排部署,明确提出要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课题《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对四川财税制度的整体设计、改革推进的系统谋划、改革任务的全面落实、预算管理的持续强化进行了探索,就是对标这一要求的体现。

有落实省委部署。10个课题研究方向绝大部分是对财政如何保障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落实的细化研究,涵盖“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项拓展、全域开放”、高质量发展、三大攻坚战等重大决策部署,堪称是如何落实四川省重大决策的“财政答卷”。

也有立足基本省情。“人口多、底子薄、不平衡、欠发达”的最大省情决定了社会民生保障仍是财政支出的“重中之重”,课题《支持保障和改善民生财政政策研究》深入分析研究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未来一段时期内全省财政支持基本民生保障的重点方向,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看“写作手法”

首次用“开门问计”的方法回应人民群众关切

《报告》编制耗时3个月,历经反复论证修改,大到一笔支出,小到一个数字,看似是海量收支数据的罗列呈现,实为对人民美好生活的“精打细算”。

开门编预算。从2018年11月起,四川省财政厅即由厅党组成员带队组成9个工作组分赴全省21个市州,每到一处,走访当地部分国、省两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召开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收集社会各界关心急盼支持解决的重大问题,广泛凝聚民意。

出门写报告。《报告》编制过程中,省财政厅与省发展改革委、省经信厅等厅局多次座谈,征求意见建议,对财政保障重点和亮点进行修改完善,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各大领域的资金保障需求,让报告更加科学全面。

“加大财政政策统筹力度,在产业扶持、支持川陕革命老区发展”、“要让群众知道政府花了多少钱,花到什么地方,找群众关心的点位,财政是怎么考虑到,怎么支持的”……这些来自不同地区和部门的意见建议均可在《报告》中找到答案。据统计,在预算报告及解读读本中累计采纳了187条各地各部门对《报告》的意见建议,意见采纳率超过三分之二。

四川省财政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