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德平 内江观察 张啸 川观新闻记者 郑志浩
“现在不出门就能挣钱养家,不用再去外面打工了。”3月16日,内江市资中县银山镇金紫铺村七社村民彭兴华正在该村一家水产养殖公司干活,接到以前工友“一道出去打工”的电话,他委婉地拒绝了。
然而在2013年,面对村子里残破的农房、荒芜的农田,彭兴华曾撂下这样一句话“村里穷成这样,谁留到这儿谁就是傻子。”
对于彭兴华的改变,该镇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黎敏一点也不意外。“你瞧瞧我们村现在多漂亮。”站在村子里最高的观景台——小尖山上,黎敏向远处眺望,青翠的果树长势喜人、白墙青瓦村舍错落有致、水产项目紧张施工。
从“出去才有活路”到退出贫困村序列,再到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在资中县纪委监委的帮助下,金紫铺村依靠改进干部作风、发挥跟进监督作用,让全村干部群众拧成了一股绳。
转变干部作风 干群齐心拔“穷根”
“按照现在项目进度,月底能如期投产么?还需不需要叫更多的村民来帮忙?”3月11日,天空飘着毛毛细雨,金紫铺村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马忠军来到村里的双林水产养殖项目现场查看进展情况。
据了解,这个水产项目是村上的省级财政农业改革科技创新示范奖补项目,它的投产将为该村集体经济增加数十万元收入。“主体工程已经全部完成了,我们正在对87口玻璃钢养殖池进行最后的清洗、蓄水工作。”该项目负责人表示,村民积极性都很高,进度比预想中要快。
而在以前村子穷的时候,不仅群众眼里看不到出路,就连很多村干部也没啥精气神。如何解决这种状况?金紫铺村决定首先从改变干部作风开始抓起。
针对村民说的的“干部难找”,村两委在村务公开栏上面公开了村里所有干部的姓名、照片、手机号码等基本情况,村上实行所有干部坐班制,手机24小时不关机;村监委严格督促村干部切实落实“一次告知制”“ 限时办结制”等机制,实现村民办事只跑一趟;紧盯村务公开,让村民对村级规划、工程建设、扶贫资金使用等重大事项做的心中有底,眼中能见。现在的金紫铺村,干部说话有人听、干事有人跟,干群齐心往脱贫致富的大道上奔。
管好集体资产 监督跟着产业走
“这几天菜花开得很旺,很多游客要来村里耍,我得再去村上停车场瞧瞧。”3月8日中午,金紫铺村监委委员陈代明匆匆地吃了几口饭,便骑上摩托车出门了。
该村生态停车场是扶贫产业项目,在不久前对村里产业项目工程质量监督检查过程中,陈代明发现停车场存在地面不平、水泥标号不够的问题。
“虽然我们现场就要求施工方立即更换建材,及时整改,但还是要多检查几次才放心。”陈代明蹲下身子,用手在停车场的水泥地面上来回擦拭,“现在的游客来村里玩看得不仅是景色,体验感也很重要。”
“把产业项目的实施落实情况纳入日常监督重点,守好村集体经济这块有利于群众增收的‘蛋糕’就显得十分重要。” 该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曾山表示,随着乡村建设步伐的加快,资中县纪委监委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坚持监督跟着乡村产业发展走。
在村监委的协助下,金紫铺村针对村集体资产探索出“一查、四审、两监督、一集中”的管理模式,将道路、石田坎等基础设施进行自查估价,经村党组织、村两委、村民代表大会和镇党委审核后,统一由村委将道路、石田坎租赁给企业,收取租金作为集体经济收入,村监委会和镇纪委全程跟进监督,用铁的纪律切实为产业振兴保驾护航。
规范“用权” 群众心里更敞亮
近日,在金紫铺村2021年度收益分配方案表决会上,会场分发的“操作指南”吸引了村民代表的关注。
“操作指南”正是村上结合该县纪委印发的《资中县村级事务小微权力事项清单及流程图》,梳理本村特色服务事项,编制的“个性清单”。
这份清单包括了该村重大决策、重大活动、重大项目和“三资”管理、工程建设、扶贫项目等48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和村社干部履职中的重要小微权力事项,并逐项绘制了权力运行流程图,标注了每个环节的廉洁风险点,初步形成了村民“照单办事”、村干部“照单履职”、村监会“照单监督”的良好格局。
“随着乡村产业的发展,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增加,各种惠民政策的增多,村干部能否做到知风险、慎用权、不踩线,直接关系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能否落实到位。”资中县纪委监委信访室主任周届辉表示,对村级小微权力规范后,群众对村干部违规用权的举报也相应地减少了。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