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田姣 摄影 欧阳杰

高速列车、重载列车之所以能“跑”起来,需要强大的牵引供电系统做支撑。所以牵引供电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直接影响轨道交通的运输质量和安全。

我国现行牵引供电技术面临电能质量不可控、列车供电不连续、故障难辨识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则导致了电网薄弱区域电能质量恶化、列车速度损失大、牵引网故障停电范围大,严重时造成电网跳闸和行车安全重大事故。

在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由西南交通大学主持完成的“新一代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关键技术与应用 ”获得2020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图为该项目带头人、我国著名牵引供电专家、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李群湛(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据了解,该项目成果有助于彻底解决上述难题。项目团队通过创建牵引变电所电气量通用变换理论等,以及发明基于三相-两相变压器的同相供电、组合式同相供电、分区所双边供电等技术,实现了取消电分相、改善电能质量、提高供电能力和运输能力等目标。

同相电装置全景(山西中南部重载铁路)

该项目技术、经济和社会价值显著。以同相供电技术为例,首先,取消电分相,能让列车不断电顺畅运行,始终保持牵引力和电制动力,保证行车安全;其次,能够消除无电区,避免发生列车过分相事故,提高供电可靠性。


图为该项目带头人、我国著名牵引供电专家、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 李群湛

此外,避免列车速度损失,保证供电能力和运输能力良好发挥,对于客运线路可减少乘客出行时间,对于货运线路可增加运量;同时,有效利用列车的再生制动能量,比传统供电方式节能5~15%;另外,同相供电装置还能综合治理电能质量,确保不影响大电网的安全稳定。


获奖项目团队成员郭锴在奖励大会现场。摄影 欧阳杰

当前,项目成果已经在重载铁路、高速铁路、市域铁路、普速铁路等轨道交通中实施应用,减少了列车断电,保障了供电安全,促进了牵引供电系统节能节电,累计新增产值逾8亿元,创造利润、节约成本逾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