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观看“非一般的诗意四川”

【评赏】

漫游四川 “花间鼻祖”温庭筠诗风大变

川报观察记者 肖姗姗

一个山西人,历史上从未有过他到四川的记载,是如何写出那么多对蜀文化研学精深的诗词?这是晚唐诗人温庭筠留给世人的一个千古之谜。且不说他的《温飞卿文集》,记载了很多四川的事情,就在《诗词若干首——唐宋明朝诗人咏四川》诗集中,他的一首《锦城曲》,就写透了蜀地风光、历史烟云。

10月9日,记者邀请到四川大学教授、诗人向以鲜,对这首七言古体诗进行了深入的解析。向以鲜认为,温庭筠不仅到过四川,更对四川了如指掌,否则他写不出“蜀山攒黛留晴雪,簝笋蕨芽萦九折”这些蕴含着古蜀文化发展脉络的经典名句。“漫游四川,为他的写作打开了一片新的天地。”

对蜀地文化了如指掌

纵览全诗,温庭筠对景物的描写也是细到极致,若非亲眼所见,绝对不可能有如此生动的笔力。

“在中国词史上,温庭筠是绕不过的大山,与韦庄齐名;同时,他的诗也写得好,媲美李商隐,号称‘温李’。但他还有个名字,更能传神地刻画他的才思敏捷,他写一首诗只需要双手叉八次,就像曹植的七步成诗,所以人称‘温八叉’。”向以鲜说,从这首诗,可以看出温庭筠对蜀地文化有着极其深刻的了解。

 “第一句‘蜀山攒黛留晴雪,簝笋蕨芽萦九折’,他点名锦城在蜀山,蜀山指岷山。古蜀人并不是生活在成都,他提蜀山,就是说我们生活在岷山山脉的环绕之内,将古蜀人的生活范围定位得很精准。而九折,是一个地名,即邛崃山九折阪(今雅安市荥经县西),‘簝笋蕨芽’,他连这里盛产笋子、蕨菜等食物都一清二楚。”

纵览全诗,温庭筠对景物的描写也是细到极致,若非亲眼所见,绝对不可能有如此生动的笔力。

向以鲜解析:“‘蜀山攒黛留晴雪’,黛,青色颜料,用以画眉。攒,眉聚而不开。蜀山多苍翠啊,晴天雪不化,黛色和白色,形成强烈的对比,蜀地风光尽在眼前。然后,他写‘簝笋’这句,更是有两层意思,第一就是说明物产丰富,第二这是个巧妙的比喻,笋子挺拔,如蜀山山峰高耸;‘九折’既为地名,又指山路百步九折,写出了蜀山地势险峻。他写成都,开篇却不写大街小巷,为的就是表现成都这个地方富饶美丽,透明度高,甚至能遥望雪山。”

记者 何海洋 摄

温庭筠一来,就是大格局,但他也心细如发。向以鲜说:“第二句,他就把镜头感由远拉近了,‘江风吹巧剪霞绡,花上千枝杜鹃血’,这里的江我认为是锦江,而且他一语双关。这一句中,‘绡’就是丝,暗含锦绣丝绸之意。他一方面写落霞、江水辉映的实景,一方面把丝绸源头在成都这个特殊的文化符号带入了,尤其是‘花上千枝杜鹃血’,写的是锦官城里花团锦簇,恋的是成都丝绸上的娇俏花朵。丝绸的灿烂,古蜀文明源远流长的脉络,温庭筠一言诉尽。”

向以鲜感叹,温庭筠如此了解四川,除了在这里“行万里路”,一定还“读万卷书”,“他应该看了很多与四川相关的古籍、地方志,方能有如此丰富的学识和见识。”

用典致敬历史名人

“这首诗,是温庭筠写给成都的,写给四川的,更是写给自己,写给天下所有漂泊在外,思念家乡的人。”

仅仅用两句,就将厚重的蜀地文明信手拈来,而后面更加精彩。“整首诗是不断递进的,非常有章法,地理空间线索是从西向东,历史脉络线索是由古到今,思想情感线索是从外到内。更有意思的是,他的巧妙用典。”

在这首诗里,温庭筠向望帝、李白、卓文君和王维致敬。

“第二句中,出现了杜鹃血。相传商朝时蜀王杜宇称帝,号望帝,为蜀治水有功,后禅位鳖灵,退隐西山,死后化为杜鹃鸟,啼声凄切。

第三句中,他沿着‘杜鹃啼血’继续写,‘杜鹃飞入岩下丛,夜叫思归山月中’,实写景色,暗含背后广大的历史人文空间——‘岩下丛’,勾画的是成都郊区的风光;‘夜叫’这句,与李白‘又闻子规啼夜月’一脉相承。”而写李白的,还有最后一句中的“白帝荒城五千里”,正是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相互呼应。

第四句,温庭筠写到了卓文君,“巴水漾情情不尽,文君织得春机红”,向以鲜说,“把织锦和文君联系在一起,这是诗歌史上的第一次。因为卓文君传统形象,就是当垆卖酒,而温庭筠却独树一帜把卓文君与纺织写一处,其言下之意是,卓文君会不会纺织并不重要,而她那样一个美丽勇敢的蜀女形象,如丝绸般灿烂,是值得赞美的。”

此外,在第五句中,“江头学种相思子”,就是与王维的一种唱和了,“相思子即红豆,王维写有‘红豆生南国’,温庭筠是非常喜欢红豆的,曾写下名句‘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这首诗,是温庭筠写给成都的,写给四川的,更是写给自己,写给天下所有漂泊在外,思念家乡的人。”向以鲜感叹,他写望帝“怨魂”,写学种“相思子”,写“白帝荒城”,都是因为他漂泊于蜀地,思乡情深。“第五句‘怨魄未归芳草死,江头学种相思子’,芳草死了,红豆种下了。这里“死”和“种”,传递的是生命生生不息,相思延绵不绝。最后一句,‘树成寄与望乡人,白帝荒城五千里’,成都离白帝,哪里有五千里?但一旦思念成海,距离自然就遥远了。他想起李白‘朝辞白帝’,而他归家也要经过白帝……所有的蜀地风物,人情世故,构成了诗歌内在的肌理,就是温庭筠内心细腻柔软的乡愁。”

两次入川终成大家

“四川这片土地,对诗人来说,影响是翻天覆地的,从李白、杜甫等人的身上可见一斑,温庭筠同样受益。他不到四川,可能就写不出那么多绚丽的诗篇。”

在《新唐书》和《旧唐书》的本传里面,都没有提到温庭筠到过四川。但向以鲜认为,从他的诗文集中,完全可以确定他来过。“有的学者,甚至推断他两次入蜀。第一次,大概是唐元和末年,第二次,大概是唐太和四五年,中间相距10年左右。”

向以鲜介绍,温庭筠的第一次入蜀,人生是很灰暗的,因为帮助别人作弊而被禁止科考,他选择了到四川散心。“从初唐开始,在文坛就有一种风气,诗人都要来四川、来成都走一走。这种风气一直延续到宋代,比如陆游、范成大。温庭筠由长安沿金牛道进入成都,从春季待到夏季,不到半年时间。因为他写诗都不落款,没有时间和地点,所以很难确认具体情况。”

在温庭筠的《温飞卿文集》中,他写到了四川各地风物。“《利洲南渡》写的是广元,《旅泊新津却寄一二知己》写的是新津。第二次入蜀,温庭筠写下了《别蜀将》,可以看出他这次主要是来寻找人脉,想要出仕做官,希望得到引荐。当时想要进入仕途,最快捷的方式,第一种是科举,但是他这条路没走通;第二种就是从军,文人主要是做将军的幕僚,相当于参谋。而这次,他也写下了这首《锦城曲》。”

温庭筠两次入蜀,所写诗词不到10首,但蜀地的山川、蜀地的文化,却影响了他一生。他到四川来,带着一个潜意识,是想改变他的写作方式,他也希望在四川得到蜀人的认可,把他的文章在蜀地发扬光大。

从他的诗词中,可以看到他入蜀后的风格转变,中晚年时期,他的诗风从艳丽转向沉郁,阅尽沧桑之感,正如《锦城曲》。这是他早期诗词里没有的,来了四川,境界更大,意蕴悠长。”向以鲜还强调,温庭筠与四川的亲密还存在于著名的《花间集》中,这本由后蜀人赵崇祚编辑的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文人词选集,收录了500余首花间词派诗人的经典作品,其中温庭筠的作品就有60多首,占比超过十分之一,“一本蜀人著作,却如此看重一个外来人,温庭筠如果没来过四川,是无法想象的。”

【杂谈】

当温庭筠遇见四川,织锦如霞诗情遍野

川报观察记者 文莎

“花间词派鼻祖”温庭筠的诗,写得清婉秀丽,备受时人推崇,而一首《锦江曲》却一改其婉约手法,以磅礴之气书写了蜀地的人文地理,仿若一曲唱给四川的赞歌。

一千多年前,当温庭筠遇见四川时,这里究竟散发着何种魅力?10月9日,记者对话巴蜀文化研究学者、成都文史研究馆馆员邓经武教授,听他讲述唐代四川的风物与诗情。

落花流水锦(宋) 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供图

唐代蜀锦引领潮流

“江风吹巧剪霞绡,花上千枝杜鹃血。”《锦城曲》中,温庭筠勾勒出一幅年轻女子在成都锦江边濯锦的画面。邓经武认为,蜀锦是四川繁荣的代表,也是巴蜀文明灿若霞光的印证。

早在汉朝时,成都蜀锦织造业已十分发达,通过丝绸之路,广泛销往中亚、东南亚、欧洲,名扬天下。三国时期,蜀国还在成都专门设置了“锦官”,专门管理织锦刺绣,此后“锦官城”和“锦城”渐渐成为成都最广为人知的别称。

蜀锦贵重,一般作为贡品,供宫廷使用。即便是三国乱世,蜀锦仍被奉为至宝。蜀国军师诸葛亮,就十分重视农桑,在北征时提出“决敌之资,唯养锦耳”。

而到唐朝,蜀锦迎来真正的兴盛,代表了中国古代丝织技艺的最高水平,有长安竹锦、天下乐锦、雕团锦、宜男锦、宝界地锦、方胜锦、狮团锦、象眼锦、八达晕锦、铁梗蘘荷锦等各式各样的蜀锦。“在唐代,蜀地不仅有官方的造锦机构,民间还有很多小作坊,蜀锦也从宫廷走向平民。当时的成都人穿着蜀锦,引领的是一种时尚和潮流,像是现在的巴黎时装一样。”邓经武说。

狮凤圆纹蜀江锦 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供图

诗人从蜀文化中汲取创作养分

《锦城曲》提到两个人物形象,一个是“文君”,另一个是“望乡人”。邓经武表示,透过“文君”和“望乡人”这两个意象,可以看出温庭筠对四川深厚文化底蕴的推崇。邓经武说,“文君是司马相如的妻子,夫妇二人皆擅文辞,司马相如的赋作更是名动天下。温庭筠入蜀,自然会更多地了解到他们的故事以及著作,这也自然而然滋养了他的才气。”

邓经武说,《锦城曲》中还提到“九折”这一地理名词,指的是九折阪,在现在的邛崃山(今雅安市荥经县西)。“卓文君是蜀郡临邛人(今成都市邛崃市),温庭筠站在成都眺望邛崃山,欣赏美景之余,更多的是对先辈文人的追思。”

此外,“望乡人”一词,在《诗词若干首——唐宋明朝诗人咏四川》中,刘开扬注解,“成都城北有望乡台。”

《华阳国志》记载,“武都有一丈夫,化为女子,美而艳,盖山精也。蜀王纳为妃。不习水土,欲去。王必留之,乃为《东平之歌》以乐之。无几,物故。蜀王哀念之,乃遣五丁之武都担土为妃作冢,盖地数亩,高七丈,上有石镜,今成都北角武担是也。”邓经武介绍,“武都山精”神话故事中的望乡之地现在依旧存在,名为武担山,又叫石镜山。不过,它并不是一座山,而是一个小土丘,现在位于成都一环路北边。相传,隋朝蜀王杨秀还依据“武都山精”的典故,在成都北郊建了一座望乡台,在此眺望远在洛阳的亲人。

而这一典故自古以来更是文人骚客歌咏的对象。“初唐四杰”之一王勃、“诗圣”杜甫、才女薛涛、以及宋朝的欧阳修、陆游,清朝的赵熙等都曾对武担山及其典故进行题咏。

四天王狩猎锦(隋唐) 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供图

【寻迹】

荥经古碑老场 讲述茶马古道往事

川报观察记者 游飞

“簝笋蕨芽萦九折”,温庭筠在《锦城曲》的开篇,提到一个长满竹笋、蕨菜地方,名字叫“九折”。根据《诗词若干首——唐宋明朝诗人咏四川》中,刘开扬的注释,九折阪,在邛崃山(今四川荥经西)。

10月10日,记者从成都出发,从成雅高速转到雅西高速上,驱车两个半小时,来到古称严道古城的荥经县。这里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如今何君阁道碑摩崖刻石、新添驿站、靖口驿站、姜家大院等保存较好,能依稀反映当年的繁荣。

茶马古道新添驿站 陶雄辉 摄

“2004年,被许多史书多次提及的何君阁道碑摩崖刻石,在荥经被重新发现,更正了唐宋以来对南方丝绸之路路线走向的认识,意义非同小可。”荥经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陶雄辉介绍。

在烈士乡附近的国道108线路基之下大约10米,记者见到这块摩崖刻石,何君阁道碑整体镌刻在高约350厘米,宽约150厘米的页岩自然断面上。上面岩石呈伞状向前伸出约2米,形如屋顶,有效地保护了石刻免遭日晒雨淋。刻石四周随字体变化凿陈,全文共52字,排列7行。

南丝路物证——何君阁道碑 陶雄辉 摄

题记:“蜀郡太守平陵何君,遣橼临邛舒鲔将徒治道,造尊楗阁,袤五十五丈,用功千一百九十八日。建武中元二年六月就,道史任云陈春主。”翻译过来意思是,汉光武帝中元二年(公元57年),蜀郡太守平陵人何先生,派遣他的下属官吏临邛人舒鲔,率领着服徭役的队伍来此修路。建造了高脚柱栈道,南北共长55丈。用了1198个工作日。建武中元二年六月完成。严道地方官任云、陈春主(记)。

“它的出现,证明了由司马相如开通的西夷道荥经段是从花滩向西,经泗坪—三合—大矿山—泸定,然后才折而向东到汉源的宜东,而不是长期以来被史学界认定的花滩—黄泥—大相岭—清溪一线。其次它还证明了这条官道至少在东汉还在维修使用,而不是有的学者断定的‘东汉初就改走相岭’。”陶雄辉说。

茶马古道新添驿站 陶雄辉 摄

看过何君阁道碑,记者又来到位于荥经县城北部的新添镇,当年从雅安出发的茶马古道,其干线就从这里横穿而过,通往大相岭以南的汉源,再向西进入藏区。来到如今的新添镇新添村,荥经河从这个古老驿站和场镇间穿过。走进老场,百米长街两旁整齐划一的灰墙青瓦老房,以及老屋上残存的雕花门窗和青瓦映衬的精美木刻柱头,偶尔还能见到一两间半门半柜的老店面,仍能让人忆起昔日的熙熙攘攘。

据当地老乡介绍,老街上曾经店铺林立。最多的就是马店和驿站,络绎不绝的人马穿梭于老街,向西“背茶包子”进藏,或者购买盐巴北上贩卖。在场镇口不远处,一间木楼上仍高悬着“兴盛店”三个金色大字。“这是新添驿站保存得较为完整的茶马古店,称得上当时的‘五星级客栈’了,最多可容纳200到300人居住。”陶雄辉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