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报观察记者 张红霞

天府家宴大师指导团,右二为石光华。

5月19日午后,当“石光华”之名从畅销书作者,变成面对面的访谈对象时,他首先纠正了记者“川菜大师”的称呼,他更愿意定义自己为“川菜文化研究者”。

作为一名业余的烹饪爱好者,石光华进入川菜美食界的方式,是以美食写作者的角色,以一本出版于2004年的《我的川菜生活》一炮走红,印数达到数十万册,今天仍在再版,“外界的说法,把它当做一本了解川菜的入门书籍”,石光华因此得到了美食界内外的尊重。

石光华是地道成都人,这使得他的语言十分生动,是一种接地气的幽默。他把自己的出名,形容为“在伙食中找伙食”“在伙食中找到伙食”。

石光华是仍然在写诗的文化人,这让他的美食解读充满了对历史、哲学、美学的探究,他的访谈整理出来,就是一篇语言饱有弹性的美文。

石光华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这让他青年时期形成的时代使命感,非常深沉,也充满反省精神。一方面他不愿忙着把名气变现,另一方面他要求自己对川菜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在满是危机的现状中趟出一条未来的宽路。

这样的个人特点,让今天的访谈思想火花迸溅、独创观点频出。也借着这次采访,记者了解到他正在推进的一项川菜的大工程——构建川菜的味道谱系,新解川菜味道美学。

“在伙食中找到伙食”

石光华下过乡,在罗江县一个丘陵山村的范家湾,这里是北宋名臣、文学家范仲淹后人的一支。在这里的经历,让他今后在感悟川菜回锅肉的移民特性时发挥了作用。

1977年11月,石光华参加恢复高考后的首届考试,于次年3月进入四川师范大学就读。作为改革开放后的首批大学生,石光华的一生都充满先锋性,比如在社会对一份正式工作趋之若骛的时候,1988年,石光华从自己任教7年的成都46中辞职,成为自由职业者。

以文化行业为中心,石光华干过多种工作,2000年他决定不再打工,回家做一名职业写作者,“卖文为生”——因为报刊业的发达,稿费标准大幅提高,可以养家糊口了。

2002年,石光华的好友刘泰亨请他为自办的餐厅消闲刊物贡献一篇文章。石光华于是提笔写下《牛肉加萝卜等于美食主义》,1800字左右,交给对方发在刊物上,没想到反响异常得好。

“那篇文章相当于一个无意的试水,让我看到还可以有另外一种写作方式”,在此之前,石光华写的都是散文、随笔等,以文学和人生的思考居多。借此,石光华也看到了自己独有的美食写作的资源优势——因为和四川美食家协会会长李树人关系很好,他结识了如张中尤、卢朝华、王开发等一批川菜大师,加之自己平时就喜欢做菜,他对美食的文学表达有感觉。《牛肉加萝卜等于美食主义》就是写一位已故的重庆名厨、人称“陈牛肉”的陈清云所做的清炖牛肉,他并未见过陈,就是通过大师们的介绍来了解了这道名菜。

此文也在报刊编辑处得到了排他性的肯定:“石光华,以前我们不知道你会写这样的文章,以后你就写这种风格嘛!”美食+美文,石光华趟出了一条路,靠写稿日子过得滋润,也逐渐形成了美食专业主义与诗化写作风格的高度融合。2004年,他在自己的20篇文章里选出14篇集结成书《我的川菜生活》,没想到一炮打响。

“在那两年里,大约有近200家媒体来采访我,央视所有频道都采访过我,包括以突出成就报道的《人物》栏目。可以说,这本书带给我很多名气,也让我经济上收获颇丰”,石光华一时成了餐饮界的人气名人。

“但是,我内心是不安的。那本书里写到的都是已经有的认识,我没有任何自己的独创性见解,内容和文字表现都是很浅的。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不敢写东西,哪怕有很多书商来找我,让我趁热打铁,接着出书。”石光华沉默着,一直沉默着。

2017年7月,石光华的第二本书《我的川菜味道》出版。“老实说,这本书是一本敷衍之作,因为大家都在说‘十年磨一剑,你都十二三年了,还没有新作问世’。我知道,这是大家对我的关心,书里面也还有两篇短文、两篇长文,我是比较满意的。”

其实,石光华这几年的重心,是在另一套川菜的系统思考中,他要在川菜文化中留下“石式”风格。

“在伙食中升华伙食”

2011年10月,川菜大师、美国荣乐园第一任厨师长刘建成以93岁高龄辞世。一次,石光华与他的徒弟们相聚,他问他们:“你们师父一生的烹饪手艺中,哪些是他的精华?他的做菜风格是啥?哪些菜能够代表他,为什么?”对方数人,都答不上来。

石光华感到了危机。现代川菜形成,不过一百多年时间,由于厨师文化程度不高又都专注于在做菜上,没有对理论的疏理和总结,一旦他们年高离世,这些宝贵的经验就流失了,这非常可怕。

2015年,石光华开始了行动。当年8月,他来到绵阳,在川菜大师史正良家中,住了四天。他们一起在,在史正良的100道菜中精选出30道,由史正良一道道讲解,把这些菜的成菜原理和烹饪手法一一细述。石光华获得了宝贵的一手资料。本来,石光华和史正良约好秋后由他亲自做这30道菜,却没想到在9月9日大师意外遭遇车祸离世,十分遗憾。

“必须加快做这些抢救性的工作”,此后,石光华又对川菜大师王开发、卢朝华、张中尤进行深入采访,每人细述30道精华菜。“对王开发大师的30道菜,我采访了两遍,钩沉发微,就是想从各方面吃得更透些”,石光华做完120道菜的挖掘后,一些打通后的想法冒了出来。

“我突然获得了一种顿悟,把一些东西想透了,开始形成一套体系化的思考。” 2016年,石光华开始做资料准备,他用“斗胆”一词来形容他对这个整体性思维的定义:构建川菜味道美学。

概念颠覆先从味道开始。

“川菜的麻和辣不是味道,它是直接作用于我们的嗅觉的,它是一种精神的感觉,这反而让味道有了更大的施展空间。”

石光华认为,川菜具有辨识度的味道恰恰在于麻和辣,与其他菜系上千年的传承相比,百年川菜发展的核心贡献,就是对这两种味道的精彩运用。

“在川菜24种味型中,独有的是10种。它们紧密相关、互为关联,有味道逻辑,它们分列左右,一边从麻起步,一边从辣开始,逐渐向中间汇拢,碰撞出高潮、巅峰的麻辣风味。我为这个着迷,川菜最大的魅力是用了两个不是味道的东西作为自己的灵魂,就是麻和辣。”石光华的观点犹如石破天惊,与记者采访过的几位大师强调川菜丰富味型的表述截然相反。

打开川菜味道谱系,石光华以辣为主味,“我把辣分为6种类型,糊辣、鲜辣、清、干辣、香辣和酱辣,下面又细分了16种小味型”,石光华以此说明他的学术化的体系,但在文字表达上,他会以善长的文学手法来讲述,“这是一种创新和挑战”。

石光华以青、红辣酱作例说明,他的解读视角。“青椒酱要用秋海椒,剁碎了用油炒。或是先火烤再剁碎,就是要经过热经过火,不然做出来会发酸,就不能吃。红椒酱是用红辣椒,就一定不能沾火,不能沾热油,一定是生的直接剁碎,加盐加生菜籽油,然后阴熟,不能晒太阳。”这其中,蕴含着中国古老的阴阳二元平衡哲学,“青椒性阴,所以用火来补,红椒太阳了,就要用阴熟的办法。”

这套充满着中国古代哲学、中国式美学思想的体系,石光华已经思考成熟,正在整理资料和写作中,文字大约30万字,分为上、下卷,预计2020年底出版。

【新闻多一点】

从文化视角,石光华新解——

四川人爱回锅,它为什么这么香?

很多人问我回锅肉怎么诞生的?我说回锅肉是几重文化的交集,且只会诞生在四川,为什么?

第一重,反映中国民族敬天爱人的民族共同心理。

古人把如鸡公、猪刀头肉等食物煮熟了,作为祭祀品,敬奉给上天,敬奉给自然,敬奉给神灵。之后,我们又把它理解为是神灵、上天、自然恩赐给我们了,再把它回锅吃掉。这个过程中,我们通过食物达到了跟神、自然和祖先的交流。

第二重,这跟一件四川历史上的大事件紧密相关。

清初“湖广填四川”,绵延了150年,除了西藏和新疆,中国所有省份都有人口迁入四川,四川人是天下人,这个是不争的事实。由于家家户户离开故土的时间不同,所以家家户户祭祖的时间也不同,祭祖吃回锅肉的时间也就此起彼伏。偌大的四川就形成了天天有人吃回锅的现象,进而成为一道川菜的代表,它饱含着四川人的故园情怀和乡愁。

第三重,是美食本身所具有的“六合之香”。

一道回锅内,用的是猪屁股的二刀肉,肥瘦相间、肉质鲜嫩,首先有肉香。

所用的4种调料:豆瓣酱、豆豉、酱油、甜面酱。前三种都是长时间发酵,在辣味之外又各有风味,如酱香、豉香、盐香,至少两年以上,后一种是轻发酵。这种把食物交给自然和时间的智慧,中国运用得非常到位。回锅肉的香,就展现了食物发酵之后的魅力。

在肉卷成“灯盏锅”时,把青蒜苗放下去,它的清香与肉的醇香相互作用、相互激发,一下就全面激活了回锅的香气全面散发。

我经常建议厨师们要善用发酵技术,那是老祖先留下来的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