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鱼嘴”

王林 川报观察记者 王成栋

2000余年前,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成都平原因之以成“天府之国”。时至今日,都江堰灌区已经发展成为灌溉面积超过1000万亩的超大型灌区。工程的伟大性,早已不言自明。

但是,入选“世遗”需要是否以此为标准?都江堰水利工程及灌区工程体系成功“申遗”的背后,又有哪些故事?加冕“世遗”之后,工程该如何保护?“申遗”成功,又对灌区今后的发展有哪些影响?带着前述疑问,记者走访了中国水利科学院、省水利厅和省都江堰管理局相关负责人。

“申遗”有啥要求?

10项硬指标,“一个都不能少”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是世界上最大的灌溉排水非政府组织——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以下简称“国际灌排委”)评选并授予的荣誉称号。其与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景观、世界农业遗产、国际湿地遗产并称为世界遗产,属于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在概念上等同于世界文化遗产。

什么样的工程才能入围名录?

翻看国际灌排委设置的“申遗”门槛中,里面包含10个硬性指标。即,申请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工程必须具有如下价值:是灌溉农业发展的里程碑或转折点,为农业发展、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做出了贡献;在工程设计、建设技术、工程规模、引水量、灌溉面积等方面领先于其时代;增加粮食生产、改善农民生计、促进农村繁荣、减少贫困;在其建筑年代是一种创新;为当代工程理论和手段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在工程设计和建设中注重环保;在其建筑年代属于工程奇迹;独特且具有建设性意义;具有文化传统或文明的烙印;是可持续性运营管理的经典范例。同时,入围的工程建成投用时间,应在100年以上。

“这10项缺一不可。”中国水利科学院水利史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刘建刚看来,前述规定,“标准不可谓不严苛、门槛不可谓不高”。

部分工程“年龄不够”咋解决?

灌区超七成灌面为近70年新建,“申遗”过程首开先例

作为世界史上最古老的无坝引水灌溉工程之一,狭义上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渠首引水部分)一直被认为是水利工程史上的杰作。

但记者注意到,本次申遗的范围,则涵盖整个灌区7市38县(市、区)的灌溉工程体系。而省都江堰管理局提供的数据显示:而纵观整个都江堰灌区,1076万亩灌溉面积中有800万亩均是1949年新建的,换言之,整个灌区中超过七成“年龄”不到70岁,并没有达到“申遗”的年限门槛。

“这里面涉及到一个概念性问题。”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11月,都江堰管理局启动“申遗”程序。今年1月、4月,出国“赶考”——参与初审前,国际灌排委、国家灌排委先后组织国际和国内专家对都江堰灌区工程进行考察。

在大量的事实面前,“国际灌排委明确表示,肯定和支持灌溉工程不断建设与发展。这也算破了先例了。”前述负责人说,灌区面积能在当代急剧扩大,本身就说明了工程具备了超前性、科学性,“所以才会如此有生命力。” 换言之,国际灌排委的对都江堰水利工程及灌区的态度是:不限制和反对古代水利工程在现代的发展。

“这么多年来,灌区一直在改扩建,一直没有失去活力。这就是都江堰灌溉遗产与其他静态遗产最鲜明的区别。”省都江堰管理局高级工程师旷良波说,在国际国内专家的眼中,都江堰水利工程,杰出之处绝不只是宝瓶口、飞沙堰等渠首工程,而是整个灌区工程体系。

此言非虚,在国际灌排委官方网站上,记者见到了对于都江堰水利工程的评价:工程非常有活力、非常有价值。

加冕“世遗”之后咋保护?

制定保护规划,组建专门保护机构

实际上,这不是都江堰水利工程第一次加冕“世遗”。2000年,都江堰水利工程和青城山景区联手申遗,当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6年7月,作为“四川大熊猫栖息地”的一部分,都江堰水利工程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换言之,此前都江堰水利工程已经拥有两块“世遗”的牌子。

“但是,这些没有一块是专门颁发给工程或者灌区工程体系的。”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认为,这一次,都江堰水利工程和灌区是“真正的主角”。

那么,本次成功申遗后,是否意味着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世遗”头衔“戴稳了”?

“也不能这么说。”刘建刚透露,国家灌排委员会正在与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协商,建立针对入围名录工程的定期检查、监管制度,“如果出现改变工程功能、形态或者价值的行为,不排除考虑‘摘帽’。”刘建刚看来,水利工程的历史性、科学性、文化性和实用性,便是评价一个水利工程能不能“申遗”或保住“世遗”的标准。

也因此,“申遗”成功之后,强化都江堰灌区工程体系保护,已经被提上日程。省都江堰管理局党委书记杨斌认为,“申遗”带来的直观影响便是保护思路的转变,“过去,不同程度存在着只注重保护渠首枢纽工程,而今后,管理38个县(市、区)的配套工程都将纳入保护范围。”杨斌说,有了“世遗”这块“金字招牌”,无论是督促灌区内政府加大保护力度,还是吸引国内外保护力量参与,都有了说服力。

其实,在“申遗”成功之前,四川水利系统便开始着手相关工作。

杨斌介绍,目前,省水利厅和都江堰管理局正在邀请国内专业结构和力量参与制定《都江堰水利灌溉工程遗产的保护规划》。同时为保护都江堰水利工程和整个灌区入围“世遗”部分,都江堰管理局还拟设立都江堰水利灌溉工程遗产的管理委员会,“主要任务就是管理保护遗产”。据了解,目前,都江堰管理局已经启动遗产调查、现状判断、规划重点以及保护重点。

今后灌区咋管理?

推行用水强度和用水总量“双控”,灌区“提质”先于“扩域”

作为水利工程,都江堰已经滋润了成都平原两千多年。那么,申遗之后,灌区如何管理,是否还会扩域?

“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因为,这不仅涉及到遗产保护的问题,还涉及到整个水资源承载力和用水方式的问题。”旷良波认为,相对于灌区“扩域”,更重要的是,要提升既有灌溉范围内的用水、管水和护水能力。

这个观点,也得到了省农水局相关负责人的印证。“‘申遗’成功后,都江堰灌区更要修炼的是‘内功’。”前述负责人认为,相较于“扩域”,灌区当务之急要做的是“提质”。

统计显示,目前,都江堰水利工程水资源使用率已经接近70%。近年来,都江堰水利工程年平均供水量80亿方,供水人口已达2300万人。与此同时,其气候变暖等影响,工程水源岷江上游多年积雪不足。而积雪,恰是都江堰水利工程在大春用水之际,补给岷江上游来水的主要水源。换言之,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水资源承载力,也有其天花板,而如今距离触碰天花板也并不遥远。

相关专家表示,“提质”的思路是,要在全力保障灌区供水安全的同时,对用水总量和用水强度的“双控”,以尽可能节水和提升用水效率。

“今后整个灌区内要‘以水定产、以水定城、以水定人’。”杨斌表示,今后水资源将成为灌区内制定产业布局、城乡布局和人口分布规划的前置要素,“原则上,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决不能再布局。就是说,不能超出供水能力,也不能破坏水源。”同时,以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农业水权制度改革、节水灌溉等方式等方式,倒逼用水户提高用水效率、减少输配水过程中的损失,“换句话说,灌区今后的发展,要建立在水资源承载力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