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报观察记者 梁现瑞 郝勇 范坤鹏

要说当前最炙手可热的名词是什么?毫无疑问是区块链。当这一全新的模式遭遇乡村振兴,该碰触出怎样的火花?4月22日,中国县域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峰会上,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李后强带来的演讲就把两个最热门的词汇连在了一起:以区块链思维,推进乡村振兴。

怎么看?

区块链与乡村振兴在多个层面存在相通性

什么是区块链? “就像是一条珍珠项链,一颗颗珍珠就是区块(数据块),而连接珍珠的链子就是各种关系和机制。”一开场,李后强打了个比方,来形象地说明区块链,这个新模式拥有保密性、共识性、分布性、自动性等四大技术创新。

这四个方面都与乡村振兴中有相通性。

从非对称加密和授权技术来看,这项技术对群体内的每个成员来说,既具备“安全保障性”也具备“内部开放性”。乡村治理的主体是多元多样的,包括基层党组织、有村民委员会、乡村经济组织、乡村非政府组织等。

对乡村治理来说,乡村治理的每个主体都有参与乡村治理的权力,乡村治理的所有事务在主体之内都应是公开的,每个主体拥有与其他主体相同的权限。

从分布记账来看,这项技术意味着群体力量的整合,体现着分布性。乡村治理公共事务的实现,需要每个乡村治理主体也就是每个群众分别贡献自己的力量,最终汇成整体性的结果。一旦在这个群体中形成分工协作、相互配合的局面,乡村治理的大局是不容易被更改或者逆转的。

从共识机制来看,如同区块链的基础是共识算法一样,凝聚共识、取得共识是乡村治理的基础。

从智能合约来看,这项技术对应着自主性和智能性来看,乡村治理是多中心合力,不同于那种自上而下的权力压服,更强调主体间的平等性。由于乡村范围内的共同生产生活,乡村治理知道哪些人、哪些主体更适合哪些工作,能做到乡村公共事务的职能化分配。

怎么干?

五路进发,以区块链思维引领乡村振兴

如何以区块练思维引领乡村振兴?在李后强看来,首要一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凝聚乡村社会治理共识。

区块链的“去中心”特点不是没有组织,而是自组织,是一种更高级别的组织。这种自组织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不断坚定“四个自信”,形成凝聚共识、践行共识的良性互动局面。

共识是区块链运行的基础,没有共识的形成,交易主体无以确定认可交易记录的形式,保证交易的安全性,区块链就缺乏记录的规则和公信力。同样,在乡村社会治理中,没有各方认可的共识,就不能打动人心、集聚力量,乡村治理就缺乏思想保证。

乡村社会治理的共识包括、产业发展共识、发展民主的共识、平等合作的共识、法治的共识等等。

其次,要发展乡村经济,凝聚乡村振兴必须的人才、资源要素。

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区块链是为经济活动服务的,实质上是人类交易方式的发展和进步。而乡村治理问题也绝不仅仅是社会问题,解决乡村治理的基础性手段是乡村产业的振兴发展。

与城市相比较,中国农村社会治理的经济基础明显比较薄弱,农村社会治理面临的很多难题都是由于农村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水平较低造成的,这是当前中国农村社会治理要面对和承认的一个基本前提。这个特点决定了只有依靠发展才是解决农村社会治理难题的长期战略选择。乡村社会治理必须与乡村振兴结合起来,尤其是乡村经济振兴、产业振兴,才有可能真正解决这一问题。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乡村善治,要实现经济发展要素在乡村的集聚,立足乡村的资源禀赋,吸引外部资本、先进技术和发展理念,让农民留在乡村、生产生活在乡村。乡村治理才有立足的根本,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

第三,扩大乡村治理主体范围,形成乡村治理网络合作关系。

区块链本就是一个点对点形成的网络体系,这个体系中不存在一个中心,不存在上下级关系。区块链中的分工是职能的,任务重视能找到最适合执行它的主体。

实现乡村社会治理效率质的提高,必须充分发挥政府、市场和社会三方面力量组成协调的多元治理结构的作用。在多元治理结构中,乡村社会治理可以实现乡村政治、经济发展和社会与文化建设的有效分工和合作,从而可以大大促进乡村发展,同时又能更好协调社会关系,维持社会稳定。

过程中,要形成多元主体间分工合理的网络关系,政府要转变职能,放弃管控社会思维,重点做促进多元主体参与、协调多元主体关系、提供参与的平台和制度保障、排除不当干扰的工作。人大、政协要发挥联系广泛、整合力量优势,成为农村群众与政府联系的固定渠道、维护权利的渠道。要积极引入各类社会组织进入乡村社会治理,发挥社会组织政府有益补充的作用,在村民培训、议事平台搭建、公共服务提供等诸多方面发挥其有益作用。要将乡村振兴过程中涌现的新经济组织及时纳入乡村治理网络体系,不段扩大治理网络的覆盖面。

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使之成为乡村治理推动力量加强农村基层党建,是推动乡村治理的固本之举。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乡村治理的引擎,传播思想、保障参与、促成合作,创设平台,调动各方主体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乡村治理合力。

第四,要明确相关机制,建立乡村社会治理制度体系。

区块链是一个分布式系统,组成区块链的各个区块都是充分自主的,组成区块链,对于各个主体来说,不仅无损于其自主权利,反而由于区块链各主体的合作和区块链共识机制的作用,促进了主体交易的安全性、增加了信息储备、获得了合作利益。这是因为区块链中各个主体是充分联系的,依托现代网络技术发展,区块链内各个主体的互动是充分的、顺畅的。

在乡村社会治理中,也要充分构建各类机制,保证乡村治理的顺利推进。 一是民主决策机制。将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结合,保障乡村群众充分享有民主选举、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的权利。让乡村群众不仅可以自主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也能对涉及到自身利益的公共事务拥有充分的表达、决策权; 

二是项目推进机制。乡村社区就是多元主体合作治理这个网络体系的平台,各种主体以项目参与和推动的形式实现参与和治理;

三是把乡村社会治理与乡村社区建设和社区管理结合,赋予村民自治实质性的内容。

四是探索多元化的乡村治理实现形式。目前,已有一些乡村地区,在基层治理实践中,发挥基层创造性,创建了诸如“一事一议”、乡贤理事会、村民代表议事会等乡村社会自治的形式。

最后,多措并举,落实乡村治理保障。

区块要能够顺利链接起来,除了本身的联系、沟通、衔接,外部也要有良好的外部环境,排除对体系本身的不当干扰。

乡村治理体系也需要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具体说来,需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移风易俗,建立乡村社会新风尚;二是扫黑除恶、整治基层吏治;三是加强农村法治建设,引导广大农民群众自觉守法用法,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建立基本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为农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处理好农村中软法与国家法律法规之间的关系,系统梳理和修改完善有关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