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报观察记者 敬松

“快看,那是鹬,在河滩二号挖土机旁边!”成都乡野走廊课程总监蒋志友一阵惊呼,数十名小学生和随行的家长纷纷将望远镜对准同一个方向……近日,为迎接第49个世界地球日,由成都根与芽环境文化交流中心组织的“湿地净滩行动”在成都市南瓜滩启动,通过集中青少年观鸟、科普和捡拾垃圾,为“小市民”们增进了解城市环保多开一扇窗。

环保教育

从青少年捡拾垃圾做起

成都根与芽环境教育负责人梁园是本次活动的组织者之一。

2014年,地质学专业硕士毕业的梁园加入成都根与芽。“喜欢、适合、擅长。”她用这三个词概括了自己对这份全职公益工作的看法。

除了设计课程、与学校敲定合作方案、开展实地公益活动和组织环保培训,梁园还需要经常踩点。“南瓜滩作为一块生态湿地,是鸟类的栖息地,但随着周边土地不断被开发,整块区域的垃圾污染也日趋严重。”梁园表示,他们先后3次在此踩点,勘测实地环境情况,并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小孩设计了不同的课程和活动方案。

“今天的活动将小孩和家长分为两个小组,除了对南瓜滩的自然环境进行观察记录,同时,还要求在河道周边拾取垃圾。”梁园表示,许多环境问题,根源上是教育的缺失,没有系统培养小孩子对大自然的热爱。“通过开展集亲子、教育、科普、趣味性于一体的活动,能鼓励小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垃圾的分类和减量,崇尚绿色生活。”

在近4年的工作中,梁园也感受到成都市民环保态度的转变。“如今,加入环保队伍的人数越来越多,许多学校也渐渐开始注重垃圾减量教育。”梁园表示,刚入职的时候,合作学校只有不到5所,她经常需要主动出击,陌生拜访。而如今已有30多所本土学校和成都根与芽展开合作,未来,她还想把公益项目拓展至全川。

这是成都根与芽今年第二次开展“湿地净滩行动”。去年,成都根与芽面向公众总计发起了20多场公益环保活动。除了环境教育,成都根与芽围绕“推动生活垃圾的可持续管理”这一终极愿景,还在生态社区建设、政策倡导等方面正不断探索公益之路。

亲子科普

让环保公益寓教于乐

蒋志友2007年毕业于东北大学自动化专业,随后在世界500强企业从事工业控制岗近10年。面对日复一日枯燥的技术工作,对鸟类昆虫充满浓厚兴趣的蒋志友,决心试水科普教育。2016年,他与来自中科院、内江师范学院的4名志同道合的朋友合伙成立了“乡野走廊”,致力于青少年自然教育和自然科考活动。

蒋志友认为,公益环保行动要行之有效,关键在于低龄教育,而要做好低龄教育,关键在于抓准青少年和家长群体的兴趣。

成人环保教育哪里难?蒋志友认为,他们思维固化,表面应付。而为小孩定制科普环保活动,能反向影响大人。其一,能增强亲子互动,提升环保教育的趣味性;其二,能让小孩和家长更真实地接触大自然,寓教于乐。

而与小孩子交朋友,也需要一些挑战。蒋志友有个昵称叫“闪电”,取自影片《疯狂动物城》里动作非常迟缓的树懒。他解释,叫“闪电”不是因为自己反应慢,而是因为自己所从事的低龄科普教育,需要在沟通和讲解时始终保持较慢的语速、极大的耐心和对细节的专注度。

两年多的时间,蒋志友带队组织了大大小小100余次户外科普活动,足迹踏遍成都白鹭湾、青龙湖、东湖公园等成都的生物湿地,还去到青城山、峨眉山、平武王朗自然保护区进行深度考察。

“随着公众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科普教育的水准也被相应拉升。” 蒋志友表示,未来,自己还会为青少年定制野外观察、科考记录、环境调查等更专业的科普活动,为环保公益做出更多贡献。

参加本次活动的家长之一董世玮表示,通过探访成都生态湿地,观察鸟类、蜜蜂和植物等,既能让小孩和大人深度接触大自然,培育环保意识,还能丰富亲子活动,能为小孩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教育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