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报观察记者 余如波 文/图

10月19日,作为第四届川剧节活动之一,四川省第四届青年川剧演员比赛在彭州落幕。最后一个比赛日中,来自成都市川剧研究院的虞佳以《目连之母》中刘氏四娘一角亮相,精彩演绎赢得现场观众叫好。

《目连之母》是成都市川剧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得主陈巧茹的表演代表作之一。去年初,陈巧茹执导复排《目连之母》并向虞佳传授该剧,两人还多次联袂演出。在参加本次比赛的青年川剧演员中,不少人携名家、名角亲传剧目参赛,“一对一”“手把手”让经典剧目传承更加原汁原味。

川剧“名家传戏”蔚然成风

1999年首演的《目连之母》,是我省著名剧作家徐棻采用“故事新编”的方式创作而成,以幽默诙谐的语言及生动形象的细节,演绎人间的母子亲情与真挚爱情,从而赋予传统“目连戏”现代的思想意识。

去年初,成都市川剧研究院决定由当年的主演陈巧茹执导复排《目连之母》,从表演、音乐、舞美、灯光、服装等多个方面调整提高,使之更加符合“既是传统风格又是现代审美”的原则。长期跟随陈巧茹学戏、此前已主演过《尘埃落定》《白蛇传》《打饼》《劈棺》等陈巧茹代表作的虞佳,再次被定为剧中刘氏四娘扮演者。

本次青年川剧演员比赛中,类似的参赛者还有不少,其表演剧目多根据自身特点量身定制。四川省川剧院参与角逐的12位演员,都以川剧艺术家“一对一”“手把手”亲传的代表剧目参赛,其中绝大部分为川剧经典折子戏:魏燕的《桂英打雁》由燕凤英指导,张淼的《越王回国》由魏益新指导,杨洪的《钟馗嫁妹》由童志良指导,谭媛元的《打饼》由邱明瑞指导……冯午由于表演能力突出,尤其是水袖、甩发等技巧较为出众,跟随邱明瑞学习《帝王珠》。

一些基层院团也在备战期间,主动邀请川剧名家上门“点拨”青年演员。“遂宁本地资深川剧艺术家相对比较欠缺,我们从四川省川剧院、重庆市川剧院邀请了一些名家,不定期到遂宁向青年演员‘口传心授’,短则两三天,长则一周左右。”遂宁市川剧团团长刘世虎介绍,今年该团有8名35岁左右的演员参赛,而他们已普遍在川剧领域摸爬滚打20余年。“在遂宁,名家指导机会难得,希望能让他们了解相关剧目的精髓,坚定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决心。”

“口传心授”方能原汁原味

“脚迈错了”“味道不对”“基本功不扎实”……四川省第四届青年川剧演员比赛现场,坐在台下的川剧名角、名导任庭芳不停“挑刺”。此次比赛,四川省川剧院演员万多、成都市川剧研究院演员薛川等均由任庭芳指导。“戏曲为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师带徒’是重要标志。戏曲传承必须‘过手’,学校教育无法完全取代。”

对这一点,虞佳深有体会。《目连之母》去年初启动复排后,距离首演只有一个多月。这出戏不仅女角戏份重,而且“几乎把旦角的活用完了”,这让虞佳感到非常吃力。“光靠看录像、看老师的演出,只能掌握唱腔、舞台方位这些‘大框架’,很多人物塑造、舞台把控等细节,必须经过老师当面提点。”虞佳举例道,《目连之母》中有个拿扫把的动作,排练时并不觉得有何玄机,后来在陈巧茹提醒下加入恰当的呼吸姿势相配合,“人物一下子就活了”。

冯午学习《帝王珠》,就连眼球停在什么位置老师也要细细把关,以准确把握人物性格。“以前我们每天都演戏,周末甚至一天演两三场。几十年下来,怎么出手、怎么出脚都符合戏曲程式,并且总结出自己的心得体会。”任庭芳说,如果缺少“从外到内”的全面传授,青年演员如书法“描红”一般机械模仿,就难以打动观众。

有鉴于此,我省一些川剧院团开始将“名家传戏”制度化,使之成为人才孵化、经典传承的重要手段。成都市川剧研究院院长雷音介绍,今年初,该院专门成立“传承工作部”为师生牵线搭桥。“希望用这种方式,解决‘学生不知道找谁学’和‘老师不知道找谁教’的问题,同时分期、分批推出专场展演,供专家和戏迷检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