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享有“扬一益二”美誉的成都,究竟有多发达?

持续不断的城市考古正在揭开层层面纱。

川报观察记者 吴晓铃 摄影 郝飞

11月21日,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宣布在成都鼓楼北一街的建筑工地,发现了 从晚唐到明清时期的大量考古遗存。

其中,晚唐时期剑南西川节度使高骈修筑罗城后新修的城北干道,在1100多年前就宽达11至12米。

随着城市的发展,这处原本处于城外的地方 ,在明代则成为蜀郡王内江王王府的一部分。

古代成都城市的肌理,正在渐渐清晰。

唐代“北二环”规模宏大

鼓楼北一街,今日成都的绝对市中心。但是在唐代以前,这里却是大城以外的“郊区”。

在今年7月以前,这一切只模糊存在于史料记载中。随着鼓楼北一街文化宫5号地块考古发掘工作的开展,唐宋以来的城市地图拂去尘埃,重现历史面貌。

记者在现场看到,面积约5000平方米的工地上,已经可以看到揭露出来的砖砌沟渠,其中不少石砖上还有精致的花纹。沟渠旁,有面积数平方米的大小天井基址,以及里坊遗址。

工地一侧,长约60多米的河道已经清理完成,宽度达到35米左右。

考古工地现场负责人王瑾介绍,整个遗址的年代,从唐代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

在这片工地北侧,一条宽约近3米的碎石小路已清理完毕。工作人员指着其上的凹陷介绍,“这是元朝时马车常年行驶时的车辙。”

而在小路下端更早的晚唐路基,目前探测到的宽度达到了11至12米。

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发掘研究二部主任易立介绍——

晚唐时期,高骈在古成都大城的基础上,修筑面积更宽的罗城,以增强成都的军事防御能力。短短3个多月,罗城高大的城墙完工。

为了让城市交通更加便捷,当时的成都修建了两条城市主干道:一条是连接大西门到大东门的道路,另一条则连接小西门至小东门。而这条在罗城偏北处的道路遗址,就是晚唐时期修建,用于连接大西门到大东门的“北二环”的一部分。

在道路南侧,考古队员还清理出了不晚于南宋时期的里坊等遗址,说明随着罗城的修筑,原本的成都“郊区”也开始大搞基础建设。

有意思的是,在晚唐时期修建的这条“北二环”尚有近12米宽,岂料到了宋代和元代,道路却大幅度变窄至两米多。

易立解释,成都在晚唐开始便成为南方的经济中心,享有 “扬一益二”美誉。街道变窄不可能是经济实力不济,更多的可能是城市人口倍增后,不得不侵占道路修建房屋所致。

龙纹瓦当  证实此乃内江王府旧址

让人惊讶的是,填埋了部分护城河后改建的城市排水沟,在唐末时就宽达两三米。

易立介绍,这条排水沟西北至东南走向,是成都罗城内的一条主干渠。因为水沟过于宽大,为此,当时的工人们还采用了双沟渠的结构——在沟渠中央砌砖相隔,既便于分隔,又利于修筑时起券拱,构思相当巧妙。

渠砖厚薄不一,有的刻有各种精巧花纹。

易立说,高骈修罗城工期只有3月,时间相当紧张。因此除了重新烧筑一批很薄的新砖,还大量采用了更古老的汉砖作为原材料。

遗憾的是,这条彼时成都最主要的下水道之一,在历经五代、两宋的几经改造和修补后,却最终在元代早期废弃。而沟渠旁的店铺或民居,从建筑物的废弃堆积来看,火烧痕迹明显,似与火灾或战乱破坏有关。

种种蛛丝蚂迹,同样揭秘了成都的惨痛历史:南宋末年,蒙古铁骑南下,曾三次攻下成都。当年的城市繁华也因此湮灭。

不过在这处考古工地上,却发现了大量明代遗存,尤其琉璃烧造的精美瓦当、滴水、脊兽以及柱础等建筑构件,等级颇高,其中还有龙泉窑、景德镇的各种瓷器残片。

易立说——

随着明王朝的兴起,朱元璋将儿子朱椿册封为蜀王,规模宏大的蜀王府,也就在鼓楼街不远处的成都体育中心一带。

而蜀王府靠北的鼓楼街一带,则极可能是郡王内江王的王府。

“因为此次发现的排水沟及道明,与1996年发现的内姜街遗址相距仅295米。在古代成都的地图上,内江王府就在今日内姜街一带,而内姜街原本就是因内江王府而得名,并最终被误写为内姜。此次发现的高等级构件,证明这片区域就是内江王府的一部分。”

易立认为,此次考古发现,复原和构建了唐宋时期成都城的部分格局,为研究唐至明清时期成都的市政设施、街巷民居规划和布局,提供了直接依据。

成都城市的变迁和肌理,变得越来越可以触摸。

编辑 孙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