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报观察记者 吴晓铃

1月17日下午3点,“央视综艺频道《国家宝藏》公开课之走进石室中学暨宋拓蜀石经(复制本)赠予仪式”在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举行。在今年石室中学建校2160年之际,《国家宝藏》节目组联同中国国家图书馆、四川博物院共同举办此赠予仪式。这是《国家宝藏》第一次走出录影棚,走进校园,并和师生们一起零距离地接触历史、感受文化,因此这次活动意义非凡。《国家宝藏》制片人、总导演于蕾、《国家宝藏》博物馆统筹任唯彤、四川博物院院长盛建武、石室中学校长田间、石室中学副校长赵清芳、石室中学优秀教师代表朱泽荪等出席。

蜀石经——传诵千年的“史上最强教材”

秉承着“持续打造精品节目”的创作赤诚,《国家宝藏》第二季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路上开始了新的旅程。第二季节目中四川博物院推选的“后蜀残石经”亮相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共鸣和反响。其实,“后蜀残石经”原本并不“残”,而是一套整体完整、经文详备的石经。我们今天无论是在四川博物院看到的“残石经”,还是珍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宋拓蜀石经”,它们都源自最早的“后蜀石经”,而这其中还有一段令人感叹的渊源。

最早的“后蜀石经”为五代时期后蜀宰相毋昭裔主持刊刻的儒家经典石经,立于文翁石室,也就是彼时的成都学宫之内,为学子们研读摹拓。毋昭裔之后,宋人续刻,最终历时近200年,集结了儒家十三经,奠定了儒家经典十三经的格局。蜀石经不仅刊刻经文,最为珍贵的一点是还刻有注释。它更以拓印本的形式影响全国,在宋代广为流传。而千余块后蜀石经因南宋末年的战乱而散佚,现仅存几块残石,故名“后蜀残石经”,现仅可从宋拓本中窥得石经原貌。

1965年,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曾耗资25万元从香港购回后蜀石经的宋拓本以及其他珍贵古籍拓本,现存放于中国国家图书馆,为后蜀石经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对于四川人民来说,“后蜀残石经”和“蜀石经宋拓本”都是珍贵的文物,对于研究四川的文化教育史,也具有重要的价值。因此,在石室中学建校2160年之际,《国家宝藏》节目组希望通过赠予仪式,让“蜀石经”重回石室,也让文翁重视教育、传承文化的精神通过石室中学,绵延不断地传递出去,让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成为历史与文明的守护者。

建校2160年,巴蜀大地的读书声从未间断

巴蜀大地,人杰地灵。李冰开凿的都江堰二千余年不废不变;文翁创办的石室精舍,历经战火,然而二千余年仍办学不止,弦歌不断。四川博物院和石室中学一样,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传播者,秉承着文翁重视教育、传递文明的精神,在惠及全民的文化普及工作上下足了功夫。而此次推选“后蜀残石经”参加《国家宝藏》录制,也可见四川博物院的良苦用心。

从石室精舍,益州州学,成都府学,再到石室中学,文翁创办的这所学校经过了蜀汉,唐宋元明清,直到今天历经两千多年仍然书声朗朗,从未间断。虽然作为古迹的文翁石室,如今只有故址,但文翁在历史上的功绩,“后蜀石经”在四川教育文化事业上所起的推动作用,始终不可磨灭。

《国家宝藏》公开课进校园,致我们上下五千年

作为此次活动的发起方,《国家宝藏》勇敢地迈出了它的第一步——走出录影棚和电视台,真正地走进大众的日常生活。这对于《国家宝藏》来说,不仅仅是开设一场公开课那样简单,它意味着《国家宝藏》在文化传播工作上并不是流于形式,而是去创造真正亲民的文化传播方式。毫无疑问,它是一个真正向大众敞开胸襟,面向全民、拥抱大众的文化传播者。而凝聚着四川省教育理念及文化普及精神的圣地——文翁石室,将成为《国家宝藏》与大众零距离接触的第一站,这也表明了《国家宝藏》希望能够像文翁那样,把优秀文化传得更远。

国图首次对外赠予“宋拓蜀石经”(复制本),让文化传承生生不息

中国国国家图书馆作为“宋拓蜀石经”的收藏方,不仅将包括“蜀石经”在内的许多珍贵的古籍拓本完好地保存至今,同时其服务人民、普及文化的理念与文翁办学的目的不谋而合。

因此,中国国家图书馆将“宋拓蜀石经”(复制本)慷慨赠予石室中学,这也是中国国家图书馆向外传送的唯一一本“蜀石经”拓本。在赠予仪式上,中国国家图书馆副馆长陈樱女士通过VCR表达了对活动的祝福。

中国国家图书馆副馆长陈樱女士表示:“很遗憾由于工作原因,不能同国家宝藏节目组一同走进文翁石室,但是我今天代表国家图书馆,为所有的石室人带来一件非常珍贵的礼物。在揭晓礼物之前,我想先谈谈让无数石室人引以为豪的“后蜀石经”。“后蜀石经”的刊刻始于五代时期,并立于文翁石室。蜀石经集结了儒家十三经,奠定了儒家经典的格局,是为当时属地学子的“最强教材”!然而如此珍贵的千余块“后蜀石经”,却因南宋末年的战乱不幸散佚,现仅存几块残石,也就是在《国家宝藏》节目中为大家介绍的现存于四川博物院的文物——“后蜀残石经”。蜀石经曾以拓印本的形式影响全国,而宋代的蜀石经拓本更是唯一可窥得石经原貌的拓本。1965年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从香港购回了珍贵的“后蜀石经宋拓本”,现在就存放于中国国家图书馆。2018年12月30日,《国家宝藏》“后蜀残石经”的故事一经播出,我看到了很多网友自发为“存师道,传薪火”的石室中学点赞,更有无数石室学子为自己是石室人而骄傲自豪。文翁石室建校于两千多年前,千余年来,人才济济,可以说是“史上最强学校”,所以国家图书馆特意制作了这件珍贵的礼物,非常荣幸此次能与《国家宝藏》节目组和四川博物院一同将它赠予石室中学。这份礼物就是“宋拓蜀石经”的高仿复制本,这也是国家图书馆目前唯一一本对外赠予的珍贵的复制品。此次,让石经重归石室的活动,是希望数千年的中华文化能在年青一代的石室人中薪火相传,最后,我代表国家图书馆祝愿石室学子精进不休、竿头直上,愿石室精神生生不息,山高水长!”

每一场相遇都是久别重逢。这次捐赠仪式不仅仅是遗散千年的蜀石经与文翁石室的久别重逢,更是一场文化与心灵的邂逅。《国家宝藏》通过这些闪光的国宝和动人的前世今生故事,不仅是想做一次全民的文化普及,更想唤醒所有华夏子孙对上下五千年虔诚的敬畏,对中华之未来畅快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