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青冰 川报观察记者 杨艺茂

6月23日,作为宽窄巷子10周年纪念系列活动之一的“西为东用,宽窄有道”行走沙龙在宽窄巷子内顺利开展。来自西南交通大学世界遗产国际研究中心的执行副主任张宇、石筑营造联合设计事务所创始人朱明以及“一筑一事”的创始人王牧之三位嘉宾受邀出席此次沙龙,以在宽窄巷子内部行走穿梭的方式进行回顾讲述,现场吸引了大量游客驻足围观。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此次行走路线共包括井巷子、窄巷子、宽巷子、商业街、多子巷、人民公园等多个景点。三位专家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推往至“少城”时光,进而再结合东西方设计美学,对宽、窄巷子、商业街、多子巷等多个地点的设计理念、建筑风格、历史演变进行了深度的回顾与解读。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一面砖墙是直接从宋代老路复刻下来的。” 石筑营造联合设计事务所创始人朱明指着井巷子的一面砖墙说道,这条长达四百多米的墙面上的砖都是来自不同年代的,并且每一块都是原封不动地按照当时的风格修筑,而成都历史的变化就在这面墙上铺开得到展现。

接着朱明对宽窄巷子设计的讲解,西南交通大学世界遗产国际研究中心的执行副主任张宇和“一筑一事”的创始人王牧之随即在Swarka小洋楼、三联韬奋书店、白夜酒吧、保路纪念碑等场所对宽窄巷子“西为东用”的特点进行了细节性的解释。张宇拿三联韬奋书店举例:“我们所在的这个宽敞明亮的廊子其实就是典型的西式风格,但是我们又向上看支撑起它的柱子,柱头的风格显然有西方的风味,但是元素又采用的川西特色。” 王牧之则引领大家的目光于白夜酒吧:“这里外面的墙壁是用宋代砖瓦堆砌起来的,并且这里的院落保存十分完整,同时它又传承了上世纪80年代诗歌乌托邦的概念,它的层次感非常明显,动静结合,既有古代的建筑特点又符合当下年轻人的兴趣。”

“宽窄巷子对我们而言其实是有温度的”,当被问道如何看待此次活动时,朱明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通过对宽窄巷子背后人文的梳理解读,能让大家通过更多的细节去感受宽窄。

此外,此次行走沙龙宣传方式同样也别出心裁,不仅通过直接在景区的现场行场让游客了解到了宽窄巷子建筑的前世今生,还通过微博、直播、现场速写等一系列新颖独特的方式让线上近80万人也感受到了宽窄巷子的变化与成长。在直播过程中,三位专家还耐心地回答了网友的问题。其中,就宽、窄巷子之区别,张宇表示,宽、窄巷子本身宽度差距不大,但因当时窄巷子两街均是封闭的墙,进而给人们视觉上造成了一种错觉。

记者在现场同时了解到,继“西为东用,宽窄有道”行走沙龙,下一场“无宽窄,不成都”活动将于6月30日举行,届时将会邀请到著名作家洁尘、著名艺术家殷九龙、著名电台主持子寒、国际级极限运动达人杨小华参加活动,通过多个领域的视角来诠释少城腔调以及成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