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报观察记者 何勤华

7月26日,记者从凉山州教育局获悉,近期,《凉山州学前学会普通话实施方案》印发,根据方案,凉山州将在11个深度贫困县的农村以及安宁河谷县的民族乡(镇)“一村一幼”幼教点实施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

实现义务教育有保障,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任务,也是贫困退出标准。学前学会普通话,是实现公平而有质量的义务教育有保障的前提条件,是国家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帮助凉山州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一项重要措施,细化“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具体体现。

凉山州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的目的是帮助民族地区儿童在学前学会普通话,切实解决民族地区学前儿童因不懂国家通用语言进入义务教育后上课听不懂、学习跟不上的问题,帮助其顺利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为升入高中、升入大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行动将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实施、社会参与的原则,通过加强对幼教点辅导员的培训,全面提高辅导员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引入先进的教学方法,辅以本地实际的教具学具,提升普通的教学效果。同时,充分利用幼教点现有办学资源,在保障基本实施条件的基础上,分类指导,注重教学实际效果的最大化。

记者从凉山州教育局了解到,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重点在11个深度贫困县的农村以及安宁河谷县的民族乡(镇)“一村一幼”幼教点进行实施,聚焦农村不会普通话的幼儿。

通过实施学前学会普通行动,实现11个深度贫困县农村和安宁河谷县(市)民族乡(镇)的3-6岁学龄前儿童在进入义务教育前基本具备国家通用语言的沟通交际能力,能熟练使用普通话进行日常的交流对话,达到幼儿普通话达标标准,切实解决民族地区学龄儿童进入义务教育后上课听不懂、学习跟不上的问题。

今年5月27日,凉山州“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启动,近期正在开展教学试点,从今年9月1日起,将在全州11个深度贫困县以及安宁河谷县(市)民族乡(镇)的所有幼教点进行全面推广,最终形成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的长效工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