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报观察记者 罗之飏
如何破解四川发展不协调不平衡的问题?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提出必须大力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加大统筹区域发展力度,推进“主干”引领带动、“多支”竞相发展、“干”“支”协同联动,更好实现各区域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同频共振,整体提升全省综合实力。
如何看待“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彼此间的关系?这一战略有什么新的特点?7月2日,解读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首场新闻发布会上,相关部门负责人用三个“更加”进行了解答。
更加突出成都的“主干”作用
“一干多支”中的“一干”就是支持成都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充分发挥成都引领辐射带动作用。
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邓长金认为,这样的选择有两重因素:首先是四川地处西部内陆,整体发展水平与产业发达地区存在一定差距,必须要有一个综合实力较强、产业和人才集聚程度较高、创新竞争力优势明显的经济中心城市作为“领头羊”。其次,从四川各区域经济总量来看,成都经济总量居全省第一,远远超出经济总量第二的绵阳市,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吸纳优质资源要素,辐射带动全省经济发展,成都具有省内其他城市不可比拟的优势。
按照“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发展战略,成都将重点围绕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这个定位,加快建设“五中心一枢纽”,高标准建设天府新区,高起点建设天府国际机场和国际空港新城,增强对国际国内高端战略资源的集聚集成能力,增强对全省其他区域的引领辐射带动能力。
更加明确成都和其他地区的关系
环成都经济圈被列为“多支”中的“一支”,属于四个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板块中的一个,与川南经济区等其余“三支”是竞相发展的关系。“成都的定位是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而环成都的周边城市有各自不同的定位,两者是支点支撑的关系。”相关负责人认为。
成都和环成都经济圈统一定为成都平原经济区,和川南、川东北等四个经济区是协同发展的关系。这样划分则主要是出于促进区域协同发展的需要,成都平原经济区重点是建设现代经济集中发展区,和分工不同的其他四个经济区可以错位发展,优势互补。
“这样划分还有个好处,就是有利于差异化的支持政策和利益分享机制在各区域落地。”邓长金认为。以川西北生态示范区为例,该区域将把生态功能放在第一位,能实现和其他区域差异化“协同”发展,又能在特色农牧业、清洁能源、生态经济上取得突破,最终实现全省“一盘棋”发展。
更加强调经济区内部和经济区之间的协同联动
“各地、各部门要坚决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不能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更不能相互拆台、搞恶性竞争。”发布会上,“协同发展”再一次被着重强调。
四川地域广阔,地理差异明显,不同区域有不同的功能定位和发展路径,必须发挥比较优势,实现错位发展;但从一些地区历史经验来看,城镇化率达到50%以后,区域经济的空间形态将逐步迎来由“虹吸集聚”向“辐射扩散”发展的拐点。
“错位和协同并不矛盾。”省区域经济研究会副会长、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西南交通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戴宾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去年底已达到50.4%,正是优化产业经济地理、重塑区域经济版图,打破不协调不平衡现状的重要契机。”
抓住这个“窗口期”,邓长金认为可以从区域间的规划对接、改革联动、设施互通、市场开发等方面入手,特别是可以从区域间的基础设施互通和统筹产业布局入手。“省上正在抓紧制定指导意见,将建立务实有效的推进机制来助推这一目标的实现。”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