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教育,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为少数民族地区孩子“拉齐”人生起跑线

省人大代表贺新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经过8年持续奋斗,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千百年来困扰中华民族的绝对贫困问题历史性地画上句号。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其一,人类反贫困事业本身具有长期性、反复性和持久性特征,现行标准下绝对贫困的消除不等于扶贫工作的终结,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拓展问题必将成为下一阶段各项工作的重要考量。其二,作为多民族大省的四川有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第二大藏族聚居区和唯一的羌族聚居区,少数民族地区面积占全省的60%以上,这是思考、谋划我省发展问题时必须关注的重要省情。其三,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外因只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发展变化的根据。因此,扶贫先扶智,必须充分认识、发挥教育在促进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先导性重要战略作用。就全省少数民族地区而言,必须立足长远、注重精神贫困的消除和发展内生动力的强化,通过大力发展教育、培养各级各类“本土型”人才来锻造民族地区自我发展的“造血功能”,方为切实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持久之道。

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来川视察时,针对当时的凉山脱贫攻坚问题专门强调:最重要的,教育必须跟上,决不能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全省少数民族地区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大力实施国家“两基”攻坚和连续两轮“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教育工程,我省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在扩大资源供给、优化教育结构、促进教育均衡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走出了一条跨越发展之路。但横向比较,受历史、自然、文化、经济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少数民族地区各级各类教育在办学条件、师资队伍、教育质量等方面仍然较大幅度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成为阻碍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的最大“软肋”,亟需从以下方面持续努力改善,更好地服务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在少数民族地区儿童的“教育启蒙”方面,应建好“一村一幼”,协力补齐学前教育短板。我省彝、藏区“一村一幼”建设对培养少数民族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掌握基本的汉语沟通技能、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基础薄弱、时间紧、任务重,该项工作推进中普遍存在师资、场地、设施、管理等一系列问题,制约了政策效益的充分发挥。

须进一步加大投入、进行必要的场地改造和设备设施完善,使其满足教学基本需要;适度提高师资(辅导员)补助标准,以保证师资的基本质量并稳定辅导员队伍;教育行政部门应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组织、实施好“一村一幼”师资的选聘、培训和管理、考核工作,协力补齐学前教育短板。

聚力均衡发展、控辍保学,全面提升义务教育水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一是继续加大少数民族地区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检”县的工作推进力度,全力推动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尽早实现基本均衡并加快向优质均衡转化。二是在已经通过“国检”的县(市),教育经费投入的重点应逐步从硬件设施转移到教师培训、改善教师待遇、提升教学质量等教育的软件方面。应当将师资的均衡作为下一阶段教育均衡的重点,着力解决好边远农村学校师资薄弱问题。

而要做好“控辍保学”工作,首先须澄清一个认识,即随着国家各项政策的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已经不是造成少数民族地区适龄儿童少年辍学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少数民族学生的辍学更多是源于基层学校枯燥、单调和低水平的教学,照本宣科、脱离生活实际的课堂和部分教师对差生的嫌弃,导致学校生活丧失乐趣与吸引力。因此,要建立控辍保学的长效机制,既要坚持目前行之有效的各项制度,更重要的是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要不断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增强学习活动的吸引力,做好学习困难学生的帮扶工作,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强化他们对学校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实现控辍保学的标本兼治和源头治理。

产教融合加快职业教育发展,培养更多实用人才。在继续实施好藏区、彝区“9+3”免费职业教育计划的同时,少数民族地区各职业学校要以市场为导向,适时调整专业设置、课程内容,积极主动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探索委托培养、定向培养、订单培养等多样化办学模式,构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机制,进一步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应着眼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系统构建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延长链。一是向上延伸。大力支持甘阿凉三州现有本科高校的应用型学科、专业硕士点建设,构建“中、高职衔接”“专升本贯通”“本硕相连”的少数民族地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二是向下接地。少数民族地区职业学校要改革现有招生制度,鼓励广大一线技术工人参加职后继续教育;对具备一定工作年限、获得相应等级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的人员,可免试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三是横向发展。鼓励内地优质职业学校加强与少数民族地区相关学校的联合办学、深化对口帮扶,多渠道提升全省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质量水平。

支持高校建设,提升本土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能力。众所周知,人才和科学技术分别是现代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和第一生产力。对少数民族地区而言,少量的高端人才、部分研究成果与技术或可通过特殊政策和资金投入从外地引进,但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所需的,能扎根艰苦边远地区的大量“本土型”人才还得靠当地高校培养,而这离不开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功能的发挥。

但客观分析,我省甘阿凉三州现有6所高校无论规模还是水平,均不太能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无疑不利于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的深化拓展,客观制约了少数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因此,相关部门和少数民族地区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高等学校的支持力度,包括在制定各类学术队伍入选条件时出台相关专项优惠政策,为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吸引、稳定高层次人才提供政策支持;实施硕士学位点“补白工程”(意指填补全省民族地区研究生教育缺失的空白)以优化学位点区域布局、提升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办学层次和本土人才培养能力;加大办学经费和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有效改善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基础设施薄弱现状,通过“筑巢引凤”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创新能力,更好地服务于少数民族地区脱贫奔康成果巩固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