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艳 川观新闻记者 祖明远 绵阳观察 郭超英

作为绵阳市首批市级婚俗改革试验区,游仙区通过阵地建设、服务升级和基层自治“三驾马车”,以创新举措和多元服务,有效遏制了高额彩礼、铺张浪费等陋习,在当地成功掀起一场“甜蜜革命”,既减轻了群众负担,又培育健康向上的婚俗文化。

院地青年交流

阵地建设,让文明新风“浸润人心”

连日来,在游仙各街道、社区新风广场、文化墙,景区爱情角等婚俗文化宣传阵地,正逐渐成为新人,青年们的“幸福打卡点”,一个个移风易俗的宣传点生动地展示着文明婚俗的魅力。

在景区爱情角拍照留念的青年

依托城乡社区、社工力量和站点,游仙区婚俗文化“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活动正蓬勃开展。如集体婚礼的简约浪漫、纪念婚礼的温情脉脉、婚俗沙发的思想碰撞……将“婚事简办、拒绝天价彩礼、摒弃闹婚陋习”的新理念悄然传递。

同时,游仙区15个部门联动发力,借力网络将“文明婚俗进万家”等活动在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广泛传播。

服务护航,为幸福婚姻“全程加油”

着眼婚姻全周期,游仙区创新推出婚前、结婚、婚后“一条龙”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并精准推出14个婚俗改革服务项目,涵盖反对天价彩礼、婚姻家庭辅导、家风家教宣传、简约婚仪倡导等关键领域。

专业辅导为婚姻助力

此外,游仙区还将服务阵地从婚姻登记处延伸至镇街,构建起“以点带面”的辅导教育新网络。通过建立详细的辅导台账(包含子女、学历、年龄、调解成效、情感困境等关键因素),提供更精准的跟踪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游仙区还通过“5.20”、七夕等特殊节点,巧妙结合文旅节庆和体育赛事,打造出6场主题相亲活动,每场吸引超200名青年参与,有效提升了青年在当地创业、安家、婚育的意愿。

自治发力,让文明新风“落地生根”

根除陈规陋习,关键在于激活基层“细胞”。游仙区充分发挥镇街、村居的主体责任和居民自治力量,推动172个村(社区)将“婚事简办”明确写入村规民约。各村居普遍成立“红白理事会”,党员干部带头示范,破旧俗、树新风。

通过思想引导、榜样引领、制度引航“三管齐下”,群众参与婚俗改革的积极性被有效调动。高额彩礼、大操大办等不良风气得到显著遏制。

试点以来,该区已培育200余名基层辅导骨干和8家专业社会组织,开展线上线下专场活动50余场,为3000余对新人提供庄重颁证服务,为1900余对夫妻提供情感沟通、心理疏导,成功挽救了200余对濒临破裂的婚姻。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