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光涛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正勇 文/图
绿蔓繁茂处,又闻葡萄香。眼下,位于绵阳市游仙区仙鹤镇“果满山川”现代农业园区的5000亩葡萄次第成熟,晶莹剔透、如珠似玉的葡萄缀满枝头,弥漫着夏日的甜蜜。
沉甸甸的葡萄挂满架。
█ 脆嫩多汁,夏黑葡萄进入成熟季
6月19日,走进仙鹤镇洛水村菩提庄园,工人正在采摘、过秤、分拣、包装……一筐筐新鲜的葡萄摆满了称重点,现场一派丰收的繁忙景象。
“我们共种植有葡萄200余亩,首批成熟的夏黑葡萄有60亩。”仙鹤镇葡萄种植大户蒲体兵介绍道,夏黑葡萄果粒饱满、脆嫩多汁,甜度能达到19度以上,自本月中旬成熟以来,每日前来采摘的游客络绎不绝。
据了解,仙鹤镇葡萄种植距今已有百余年历史,规模化、集中化、标准化种植至今也已走过17个年头。从露天粗放种植到大棚精心栽培,从传统人工管护到现代智慧管理,从挑担叫卖无人问津到线上线下销售火爆……仙鹤葡萄名气越来越响。
成熟的葡萄引来小游客。
█ 甜蜜有方,仙鹤葡萄终成“国字号”
仙鹤葡萄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优质的品种和科学的管理方式等,处处藏着仙鹤葡萄的“甜蜜诀窍”。
“除了充沛的雨量、充足的阳光等自然优势,科学管理是仙鹤镇种出好葡萄的最大诀窍。”据仙鹤镇党委委员、副镇长杜强介绍,仙鹤葡萄三分种,七分管。从浇水、施肥、修枝到疏果,实施全过程精细化管控,如运用智能滴灌系统精准调控水肥、智慧大棚实时阳光雨水管控等,有效破解传统露天葡萄种植病虫害多、遇雨水天气烂果多、品质差等问题,仙鹤葡萄产量和品质得到大幅提升,荣登24年第三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仙鹤葡萄终成“国字号”金果。
种植户们采摘葡萄。
█ 稳产五千亩,葡萄成为致富法宝
“我家种植葡萄已有16个年头了,年均纯收入在10万元左右,去年更是突破了20万元。”仙鹤镇洛水村葡萄种植户王绍全高兴地表示,挣了钱他不仅买了小汽车,还在城里买了房,日子越过越红火。而在仙鹤镇,像他这样靠“一株葡萄串起致富路”的故事比比皆是。
如今,仙鹤镇已培育出葡萄种植企业2家,葡萄种植家庭农场15家,建成葡萄种植技术专业合作社2个,葡萄种植面积稳定在5000亩,年产量超1.2万吨,总产值约1.2亿元,惠及农户千余人。葡萄已成为仙鹤这片土地上群众致富的法宝。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