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评论员 邓也
日前,在与青训教练座谈时,中国足协主席宋凯评价中国足球现状:“国家队层面确实没干好。过去我们在亚洲还算技术尖子,现在在亚洲已经是三、四流了,跟澳大利亚、日本更没法比了。”
确实,当国足0:1输给印尼,彻底无缘2026年美加墨世界杯决赛圈时,已经基本坐实亚洲“三四流”的水平了。
本届亚预赛第二阶段的36强赛,国足仅仅凭借胜负关系压着泰国队获得小组第二,惊险晋级到18强赛。18强赛分档抽签时,国足与巴勒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被分到第五档,仅比最后一档的朝鲜、印尼和科威特好一点。综合18强赛的表现来看,无论是小组赛积分的倒数第二,还是全部18支球队总成绩的倒数第四,都充分地表明当前国足水平已经远离了亚洲前列。
从2026年美加墨世界杯开始,参赛球队由32支球队扩军至48支,亚洲区史无前例地获得了8.5个参赛名额。名额越来越多,国足的预选赛征程反而越来越难,最后还是提前一轮出局。名额增加的速度,已经赶不上国足下滑的速度,更希望国足出现以提升市场影响力的国际足联都很无奈,中国球迷也已经习惯了。看着曾经被我们视为弱旅的多支球队杀入下一轮预选赛,国足是几流已经不重要了。
与国足黯然出局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被网友戏称为“苏超”的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的火爆出圈。江苏十三个地市全民参与、体育较量、文化交流,自嘲斗梗、老少皆欢。一时间,国足出局浇灭的足球热情被重新点燃,多个省份跃跃欲试,准备学习复制。有的看重其推动体育事业发展的价值,有的看重其带动文旅产业发展的作用,有的看重其提升和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意义。这些都是“苏超”的积极意义,还可以再次引发各方深入思考足球联赛、产业、文化与国家队成绩的关系。
虽然在短时间内,业余足球难以为中国足球输送高水平人才,也难根本改变职业足球和国家队机制的弊端,但是,“苏超”这样的比赛可以营造更加浓厚的足球氛围,创造更加多元的足球文化,吸引更多青少年的关注和参与。只要还有年轻人入场,这个项目就有希望。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
现在喊亚洲三四流不怕,怕的是没人接茬踢,只要场子上还有小年轻,希望就断不了
中国足球要振兴,希望要寄托在年轻人的身上,年轻一代敢打敢冲,无所畏惧,这种精神难能可贵,最近一位年轻球员一脚定输赢,让人又看到了中国足球的希望,是的,只要还有年轻人入场,中国足球就有希望。
江苏“苏超”里那些跑疯了的少年,说不定就是十年后的国足主力呢
别光盯着国家队成绩,江苏那些在场上撒欢的年轻人,就是未来的光啊
从技术尖子到三四流确实惨,但只要青训教练还在带娃练球,火苗就没灭
印尼赢球是教训,但更该看到教训之后,有多少孩子因此想站上球场证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