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观察 朱荣杰
5月18日,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以“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为主题,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传承活动在皇泽寺博物馆展开。10名来自利州区则天路小学的小学生化身“文化小使者”,用稚嫩而坚定的童声,讲述着千年石窟背后的故事,为传统文化传承注入青春活力。
皇泽寺博物馆 供图。
此次活动是广元石窟研究所与则天路小学联合开展的馆校合作实践成果。“我们对‘未来’的理解,不仅是数字与科技的变革,更是推动青年成为文化传承的未来变量。”广元石窟研究所开发利用与宣教教育科科长罗琳介绍,为选拔出优秀的“小小讲解员”,两所单位精心筹备,经过一个多月的选拔培训,10名学生从200余名报名者中脱颖而出。5月15日,双方正式签订馆校合作协议,“小小讲解员”项目作为合作的首个实践项目,率先落地实施。
在培训过程中,孩子们接受了从模拟讲解到礼仪培训的系统训练,其蜕变令人惊喜。“从模拟讲解到礼仪培训,孩子们的蜕变让我们确信,博物馆需要更多‘年轻的声音’。”罗琳感慨道。
皇泽寺博物馆 供图。
罗琳透露,“小小讲解员”项目只是馆校合作的开端。后续,广元石窟研究所将陆续推出学术讲座进校园、主题展览巡展等项目,让孩子们在“走出课堂”的实践中深化文化认同。同时,希望通过“小手拉大手”的方式,带动更多人关注本土文化,让千年石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
小小讲解员,让孩子们走出课堂的实践中深化文化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