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敏 广元观察 杨鸿波

5月15日至16日,“高质量发展看朝天”媒体集中宣传活动在广元市朝天区举行,来自国家、省市级媒体及网络达人20余人深入探访该区在基础设施建设、文旅融合发展、产业提质升级等方面的创新实践,见证这片热土上涌动的蓬勃动能。

广元观察 杨鸿波 摄

交通先行:铺就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交通是区域发展的命脉。在朝天区黑石坡至曾家山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现场,机械轰鸣,工人们正紧张作业。这条全长28.3公里的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建成后,广元至曾家山的车程将从90分钟缩短至30分钟,彻底改变曾家山的旅游通达性。

与此同时,曾家场镇至荣乐养生谷段的8.2公里道路改建工程也加速推进,预计今年6月主线贯通。未来,黑曾路、七曾路将形成广元—朝天—曾家的环线快速通道,破解长期制约曾家山发展的交通瓶颈。

朝天区深谙“区位劣势可以通过交通优势弥补”的道理。“十四五”以来,该区围绕“门户枢纽提升、路网外联内畅、服务便捷高效”的工作方针,构建起“两横五纵三环线”的主骨架交通网络。交通的蝶变,不仅拉近了城乡距离,更为山区高质量发展打开了新空间。

文旅融合:创新发展绘就“共富图景”

文旅产业是朝天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在中子铺细石器考古博物馆,声光电技术生动再现7000年前先民的生活场景。

作为全国唯一的细石器专题博物馆,这里已成为大蜀道文化旅游和曾家山康养度假的重要节点。“我们不仅展示历史,更希望让文物‘活’起来。”博物馆负责人介绍,通过沉浸式体验、研学旅行等方式,古老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

广元观察 杨鸿波 摄

在曾家荣乐水世界项目建设现场,温泉泡池、儿童戏水区、成人游泳池等设施正加紧完善。项目总建筑面积3552.5平方米,包含12个风格各异的露天汤池,旨在打造全龄化康养体验。

民宿经济也在曾家山蓬勃发展。拾山院民宿将老房子改造成复式客房,既保留川北民居特色,又融入现代设计理念。

布谷布谷民宿创始人刘兴东则分享了他的“精品民宿经”。“我们专门花费110万元聘请杭州专业团队设计,就是要做标杆。”这种示范效应已显现——目前周边已建成民宿4家,在建2家,拟建6家。

据统计,2023年至2024年,曾家山新建民宿140家,改扩建320家,新增床位5000余张。目前,全区民宿、农家乐、乡村酒店等达1300余家,床位超2万张,文旅产业正成为朝天高质量发展的“金色名片”。

广元观察 杨鸿波 摄

产业升级:科技赋能打造“朝天智造”

传统产业如何焕发新生?

朝天区以科技赋能交出了答卷。在七盘关建材(石材)产业园,旭航构件制造有限公司的3600T铝型材挤压线正高效运转,一根根铝铸棒经过加热、挤压等工序,变成一张张扁平的铝型材。

“我们整合全国50余家铝合金模板生产企业,回收旧模板熔铸加工,形成铝模板全产业链生产模式。”公司负责人介绍,企业计划到2027年建成10条铝型材挤压生产线,年产能达10万吨,生产铝模板400万平方米。

广元观察 杨鸿波 摄

农产品加工业的科技含量也在不断提升。七盘关农产品加工园内,岚晟生物的中药饮片生产线可生产100多个中药品种;康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的产品进入北京协和医院等知名医疗机构,并出口30多个国家和地区。园区相关负责人表示:“30家入园企业带动建立原料基地6万余亩,1500多名农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农业科技的创新应用同样令人瞩目。在朝天区蔬菜现代农业园区,5000平方米的集约化育苗区内,水肥一体化系统精准调控温湿度,年育苗能力达1000万株以上。配套的冷链物流中心年可预冷处理产品近10万吨,延长货架期20天以上,为农产品“走出去”提供了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