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洱海的潋滟波光中,全国首个以“数字商业+绿色农业”为基因的科技小院正在改写传统农业的叙事逻辑。近日,“数商兴农科技小院”于大理正式揭牌——这是由拼多多支持,中国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多方共建的“创新试验场”,更是农业科技与电商基因深度融合的“超级接口”。在这里,洱海生态修复的“绿色答卷”与农民增收致富的“金色账单”正同步书写,而拼多多作为背后的“数字引擎”,正以“技术+流量+资源”三重赋能,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
“技术下乡”:科技小院成为洱海保护的“智慧大脑”
洱海流域的农业面源污染,曾是生态治理的“硬骨头”。拼多多与高校、政府联手,将科技小院打造成“产学研用”一体化的“污染治理攻坚指挥部”,用数字化手段破解传统农业的粗放管理困局。
“智慧农业中台”直连农田:科技小院使用的“养分智慧管控平台”,集成土壤检测作物模型、气象数据等模块,农户线上输入田块及种植作物信息即可获取个性化施肥方案,系统自动匹配,实现“测土-配肥-配送”全链路数字化。
拼多多“电商助农”:让滞销农产品“乘云出山”
科技小院不仅“治地”,更“治链”。拼多多创新推出“农地云拼”模式,打通农产品上行“高速路”,让曾经缺乏成熟销路的优质农产品成为直播间里的“爆款王”。
大理数商兴农科技小院的助农成果,是拼多多“科技助农”战略的缩影。通过“平台赋能+小院落地+农户参与”的三角模型,拼多多正将这一模式复制到全国。未来三年,拼多多将投入资金、流量等资源超1000亿元,全力构建一个用户、商家、平台共赢的商业生态。在农业科研方面,拼多多将继续助力科技小院和优质农产品发展,提供流量倾斜、营销工具、供应链金融等支持。
从洱海之畔到云岭大地,拼多多与科技小院的合作,正撕开传统农业“低效、高污染、低收益”的标签。揭牌仪式上,拼多多副总裁侯凯笛表示,希望把这里当作一个孵化器、培养皿,可以诞生大量的农业科研课题,培养覆盖产学研商等农业全产业链的人才;同时通过数农兴商科技小院连接全国各地的科技小院,把更多的优质农产品带给消费者。
在洱海畔的科技小院里,拼多多与农学教授、返乡青年、农户们共同书写着一个关于未来的答案:
当卫星遥感监测土壤墒情时,农户正用拼多多直播展示刚摘下的沃柑;
当AI算法预测病虫害风险时,物流车正满载科技小院的生态大米驶向全国;
当区块链记录下每一滴灌溉水的流向时,消费者的“绿色消费”正转化为农户的“真金白银”。
这或许就是乡村振兴最动人的模样——科技有温度,电商有情怀,而土地永远充满希望。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