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松林 广元观察 朱荣杰 杨鸿波
清晨的秦巴山区,薄雾缭绕。
青川县里坪村的老酒坊里,醇厚的酒香已开始弥漫,村民们开始一天的劳作。此时,远在苍溪县金桥村的猕猴桃产业园,驻村第一书记赵玥正在检查滴灌系统。
里坪村茶产业园。广元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供图
这两个曾经的贫困村,如今在广元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驻村工作队的带领下,正焕发出勃勃生机。
10名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干部,自2021年驻村以来,以党员特有的坚韧与担当,在乡村振兴一线打响了“突围战”。
“现在开党员大会方便多了。”金桥村村支书赵书修站在修缮一新的党群服务中心前,感慨万千。工作队驻村后第一件事就是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投入8.6万元对两个村的党群服务中心进行全面改造提升。
“我们创新‘三会一课’形式,把党课开到田间地头,让组织生活更接地气。”里坪村第一书记谭自强介绍。四年来,工作队注重培养发展新党员,共发展党员6名,预备党员8名,其中返乡创业青年6人。
去年“七一”,工作队组织里坪村30余名党员赴广元市烈士陵园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革命先烈的感人事迹时刻激励着我们。”村支书冯国钊说,这次活动让党员干部的初心使命更加坚定。
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去年7月,持续高温让金桥村的猕猴桃面临绝收危险。工作队迅速行动:协调水库调配水源、对接供电所保障用电、临时架设供水线路......短短几天就解决了灌溉难题。
金桥村猕猴桃产业园。广元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供图
“真心感谢驻村工作队的帮助!”村里种植户杨永生竖起大拇指。当年,村里猕猴桃产量不仅没减,还实现了增收。
在里坪村,工作队挖掘传统酿酒技艺,帮助建立“立品酒业”。通过改良工艺、拓展销路,预计集体经济年收入将增加20万元。茶余饭后,村民开玩笑说:“以前是小作坊,现在成了正规军。”
此外,光伏发电、生态养殖等产业也蓬勃发展。截至目前,两个村的集体经济收入年均增长10%。
“以前晚上出门要打手电筒,现在路灯亮堂堂的。”里坪村村民冯正强指着新安装的37盏太阳能路灯说。这个投资6.5万元的亮化工程,受到了村民们的一致点赞。
在健康帮扶方面,工作队协调广元市优抚医院开展义诊3次,为200余名村民提供免费诊疗。“以前看病要坐车去县城,现在医生到家门口来。”76岁的刘桂芳老人说。
教育帮扶同样成效显著。工作队设立的“初心”奖学金已资助6名困难学生,其中2人考上重点大学。同时组织38名村民参加技能培训,全部获得职业资格证书。
在基层治理中,工作队创新工作方法。青川县220千伏输变电站建设中,用一个月时间化解了23户村民的林地补偿纠纷。“我们挨家挨户算账讲政策,最终实现双赢。”队员敬红晏说。
针对红白喜事大操大办问题,工作队采取“柔性劝导”方式。“不是去说教,而是带着自家酿的酒去唠家常。”谭自强说。现在两个村的红白事平均节约开支30%。
站在金桥村山巅远眺,连片的猕猴桃园郁郁葱葱,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村民们的笑脸,印证着生活的改善。
“我们要继续发扬优良作风,把乡村振兴的论文写在巴蜀大地上。”金桥村第一书记赵玥铿锵有力地说道。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