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清,国家图书馆原常务副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原副主任,研究馆员,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学专业,毕业后一直在国家图书馆工作,先后从事古籍采编、整理、保护、管理等工作。
在张志清看来,古籍保护、传承和利用,彰显文化自信,关系文脉国运,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源泉和动力。古籍保护进校园的目的是什么?古籍保护有哪些细节讲究?一起来看。
“文化传承发展百人谈”大型人文融媒报道
四川日报全媒体出品
统筹:姜明 赵晓梦
第八十一期
执行:杨昕
记者:王晋朝 张斌
剪辑:郭雨荷
编辑:梁庆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
“古籍保护、传承和利用,关系文脉国运”,张志清老师这句话直击要害!古籍保护进校园是从源头抓起,培养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年轻人接过接力棒,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古籍保护进校园,在课本之外,让下一代触摸历史温度,感受传统文化魅力,让文化传承后继有人!
守护古籍,守护民族“根脉”,保护它们,不只是为了留住泛黄书页,更是为当下发展找灵感,让古老智慧在新时代继续发光发热,指引前行方向。
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传承文化,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想知道古籍保护进校园具体咋开展,是不是让孩子们动手修复或者读经典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