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金县融媒体中心供稿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掠过四姑娘山巅,小金县人民医院骨科诊室已排起长队。诊室里,80后骨科专家孙健正专注地为藏族老人调整固定支具。这位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的临床医学优秀毕业生,近期以人才引进方式从四川省第三人民医院来到高原,成为小金医疗的新力量。过去很多肱骨、股骨等四肢创伤骨折手术要去260公里外的成都,现在县里就能解决。自到小金以来,孙健配合“组团式”帮扶专家团队成功完成72台骨科手术。

近年来,针对疑难重症患者救治需求,小金在实施“组团式”帮扶专家团队远程会诊机制的同时,系统选派本地医疗骨干赴三甲医院跟岗进修。目前,县医院依托引进医疗帮扶专家团队组建的外科骨科治疗组,已成功独立开展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等骨科高难度手术,成功填补小金县骨科复杂手术领域的医疗空白,使疑难重症患者在家门口即可获得救治。

血脉相承藏地情谊深 十条新政育高原杏林

走进人才公寓二期,窗明几净的套间里飘出酥油茶香。孙健的案头摆放着《坎贝尔骨科学》《AO骨科内固定手术原则》《实用骨科学》等医用书;墙上挂着见证了与患者情谊的哈达。“最终选择扎根小金做医疗帮扶,一方面因为我父亲是曾经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川藏线老兵,母亲是跟着老兵去了越南、来过藏区的老军嫂,他们情系着这片高原;另一方面小金给了我更为充足的专业发挥空间,同时这里的民族同胞也更需要我的加入,每看到患者好转或康复,那种成就感是无可替代的”,孙健说。

双融共生筑人才高地 产才共兴拓振兴之路

从人才公寓的温暖灯火,到玫瑰大棚的增收致富、智慧农业系统下的高山蔬菜种植效益翻番,再到红军会师旧址前的群众安居乐业……这些生动场景,源自小金县“人才十条”等政策的持续发力,每年投入不低于300万元的人才专项资金,设立800万元县级就业创业帮扶基金,建成人才公寓、干部周转房源270余套,建成“小金苹果产业”人才港1个;苹果、玫瑰、葡萄、牦牛、高山蔬菜产业等人才工作站10个,小金苹果、小金松茸、小金酿酒葡萄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商标),成功培育小金蔬菜园区为省四星级现代农业园区,小金被评为“川菜直供港澳基地试点建设县”“省蔬菜生产重点县”。“组团式”帮扶推动医疗教育跨越发展,医疗“组团式”帮扶工作荣登省级管理能力提升红榜;教育“组团式”帮扶工作经验入选全国干部培训教材。通过“政策保障+产业吸附+生态留人”全链条培育体系,小金县储备人才8000余人,为民族地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产才融合的“小金样本”和强劲的智力支撑。

站在新起点,小金县擘画的“人才强县”战略向深向远。2025年,小金县将把握发展所需,聚焦人才堵点,完善优化人才政策,聚焦培育用好本土人才,靶向突破“引才关”、聚力深耕“育才关”、系统筑牢“留才关”,全面蓄力推进更多突破性举措落地。加力推进首届“金才”人才活动周、人才入乡“新农人”扶持、设立校地合作人才工作站、聘请人才伯乐大使等各项工作。小金将以“真心”换“人才倾心”,用“生态”育“创新业态”,这座曾因长征精神闪耀历史的红色小城,如今正书写着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群凤来栖”的精彩篇章。